在浩瀚的书海中,我漂泊、探寻,只为寻找那一本本触动心灵、令人陶醉的佳作。而在我心中,那一本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早已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我是在14岁上高一的时候接触到《第二次握手》的,那时候它还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同学间秘密传阅。
破烂的纸张,残缺的情节,潦草难辨的字迹,都挡不住同学们传抄和阅读的兴趣。
所以,当这本小说在我上高一的那一年(1979年)正式出版以后,校园内很快又掀起竞相传阅的热潮。
说起读《第二次握手》,我还有一段难忘的趣事——
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手里有一本刚出版的《第二次握手》,自然就成了大家追逐的猎物,同学们纷纷加入排队等待借阅的队伍。等到这本书辗转借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很快便沉浸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经历,或喜或悲,或激动或感慨。甚而在上班主任老师的化学课的时候都没能抵挡住诱惑,还想偷偷瞄几眼,结果就是——被老师发现,书被没收了。
当然,过了一段时间,老师还是把书还给了我 。我挨顿批是小事,在女同学那里很没面子才是大事。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的“过错”,耽误了同学们的传阅。所以,那段时间,我在同学面前,总感觉灰溜溜的……
《第二次握手》是张扬于1963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作者多次重写修改,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秘密流传,1979年,《第二次握手》终于结束了手抄本的命运,正式出版。
这是一本讲述青春、爱情与梦想的书,它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代人的奋斗与追求。
小说以作者舅舅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讲述了知识分子苏冠兰和丁洁琼的爱情故事,他们两人年轻时彼此相爱,然而受到苏冠兰父亲的阻挠。后来,丁洁琼到美国进修,参与原子弹的设计制造工作。苏冠兰则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叶玉菡结为夫妻。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丁洁琼留在中国,参与国家建设。两人再会,实现“第二次握手”。
书中的主人公苏冠兰,一个怀抱理想、执着追求的青年,他的每一次选择都牵动着我的心弦。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坚定,能看见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他的爱情,纯净而深沉,如同山间清泉,洗涤着那个时代的尘埃与喧嚣。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洋溢着的那份对祖国的深沉情感。
小说中的主人公丁洁琼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毅然放弃了个人的安逸与幸福,投身于艰苦的科研工作。她的付出与坚持,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荣光,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如今,时光荏苒,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少年。但每当我翻开《第二次握手》,仿佛又能回到那个纯真的时代,与书中的人物共同经历那些风雨与阳光。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是青春、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与奉献,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为了纪念那段与《第二次握手》结缘的岁月,我工作后专门买了一本《第二次握手》收藏和纪念。
或许在别人眼中,《第二次握手》只是一部小说,但在我的心中,它是一部史诗,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承载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与憧憬。
《第二次握手》之于我,应该是我人生中中阅读的第一本畅销书,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座灯塔,时时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每当我迷茫、困惑时,总会想起它,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那些熟悉的故事情节、深入骨髓的人物形象,都成为了我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而今,《第二次握手》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传颂着。它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永不言弃、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第二次握手》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岁月中最美好的时光。它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第二次握手》,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它不仅给予了我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更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追寻书中的那份精神力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