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席波的头像

席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8
分享

寻梅鹤槎山

偶尔看到网上有消息说,鹤槎山是一处古迹,又有梅花可寻。清代诗人张揆方《鹤槎山登高诗》说:节值登高恰恰晴,鹤槎山麓缀霜英。花粘溪女银钗脚,叶乱村翁蜡屐声。压担花糕入廛市,盈筐紫蟹上江城。老夫也逐游人队,一种痴情莫与京。

于是,在周末,去一探究竟。

这鹤槎山,虽名为,但其实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山。它位于南翔镇北1.5公里,今东风农药厂南首。

据说,宋建炎四年(1130),韩世忠由平江移军海上抗击金兵,在南翔驻军,筑烽火墩,原高30余米,以泥沙夯实,再砌石建屋于上,用以通讯联络。现烽火墩遗址余高仅约10米。

因此地地处南翔,而南翔素被称为白鹤翔云之地,别称槎溪,又靠近逶迤的槎浦,故后人取名为鹤槎山。

我到达鹤槎山时,一下子就被其西南面的一丛艳丽的红梅吸引住了。那墙角的一树树梅花,带着蓬勃春意扑面而来。

走近看时,这梅花掩映处,便是鹤槎山的大门。这大门两侧的几棵红梅开得正盛,那浓艳的绯红,在这阴郁的天气里,如一团火焰在燃烧,又如一团红云在涌动,让人不由生出一份热情,生出一份感动。

见大门未开,我就绕着院墙转了一圈。

这鹤槎山占地也就是1200平米的样子。墙头上不时会看到一簇簇探出的梅花,偶尔也会有一两枝红梅从窗棂的空洞里钻出来,演绎着红梅出墙的意境。

而在鹤槎山的高处,树林阴翳,密林西侧有一处古堡,而北侧有一座张翼欲飞的古亭。远望林中,那隐隐约约的丛丛红梅、白梅,如云雾蒸腾,如梦如幻。

转回大门,门开了。

信步入内,便见一古庵,这就是鹤槎山南麓的香雪庵,最初系清代建筑,现在,除了一个外在的框架,庵内空荡荡的,显然这是后来仿建的。

在香雪庵东侧,有一棵古树,乃为古银杏树。粗壮的躯干,屈曲的枝丫,尽显岁月的沧桑。这棵已经300岁的老银杏树,就像一位满头华发而熟知往事的老人,默默倾诉着过往的历史。

史料称,清咸丰三年(1853年),以徐耀为首的罗汉党在此秘密结社,并联合青浦天地会首领周立春率众占领嘉定县城,吹响了反清斗争的号角,有力配合了上海小刀会起义。

后来,太平军进攻上海,也曾与清军在鹤槎山展开激战,这棵古银杏树上还留有炮火的残痕。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唯有老银杏树依旧枝繁叶茂。

沿着古树旁的木栈道拾阶而上,栈道两侧枝条扶疏,花枝乱颤,微风吹过,花瓣如雨。

栈道之上有一平台,扶栏俯瞰,院内沿院墙栽植的红梅都已盛开,如火如荼,令人心动。

继续往上走,没几步,一座钢筋混凝土构筑的老碉堡赫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构筑的一座碉堡。

碉堡的整体保存完好,隐秘的位置,坚固的体身,完好的嘹望孔、射击孔,碉堡上隐约可见的弹坑,让我们不由想到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就在碉堡的右前方,在一株蜡梅和几株红梅的掩映下,有一古亭,即为舞鹤亭。

这舞鹤亭同样古已有之,只不过也早就毁于战火,此亭亦为后世仿制。

说到仿制,据说现在看到的香雪庵和舞鹤亭,都来源于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很有名的电影《魔术师奇遇记》。

200011月,鹤槎山被公布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复原鹤槎山的历史遗迹也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毁损严重,如何按照历史原貌复原则成了难题。

历史学家在电影《魔术师的奇遇》里面找到了灵感。

这部上世纪60年代由著名演员陈强、程之等主演的第一部国产立体电影,当年曾在鹤槎山取景。电影中出现的鹤槎山的镜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也为鹤槎山遗迹的修复工作提供了可靠而又难得的依据。

2013年小刀会起义160周年之际,当地政府出资整修鹤槎山,不仅恢复了山脚下的香雪庵,还修建了上山的木栈道及山顶的舞鹤亭。

不过,十多年后的今天,木栈道已经朽烂不堪,舞鹤亭在岁月中飘摇,唯老碉堡依然,古银杏依然……

站在舞鹤亭上,东临的嘉闵高架桥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脚下的鹤槎山寂寂落寞,鲜有人来,不由让人感慨。

可是史书记载,从前每年的正月十五,附近村民都会在鹤槎山下举行社灯聚会;每年的重阳,当地村民在此登高、思亲……

离开鹤槎山的时候,太阳出来了。

连续几日的阴雨天更坐实了春寒的料峭。但这挣脱出来的太阳,让鹤槎山的红梅更热烈,更活泼……

在春天的阳光里,我似乎看到鹤槎山热闹起来,红火起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