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席波的头像

席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5
分享

再走崖棚——《那山,那人,那狗》续

——《那山,那人,那狗》续


       当朋友说,周六陪我去崖棚时,我欣然应允。因为我去年行走崖棚时,就有一个许诺,那就是找时间再回崖棚。

去年第一次行走崖棚时,是在清明以前,是樱桃花开的时节。

初识崖棚,那山,那人,那狗,就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并让我留下一篇《那山,那人,那狗》的文章,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早晨,微雨。

再走崖棚,就是在霏霏细雨中开始。

雨雾濛濛,远处的山峦笼在了雨雾中,多了些神秘。着了雨水的滋润,近处的花花草草青葱鲜亮。

一开始就是陡坡。

穿过樱桃园,便上至两山夹峙的雄关,当地人叫夹山。雄关也好,夹山也罢,都是那么贴切,那么形象。

可这雄关,已经触动我心底的柔软。

去年,就是在这里,那只小黄狗在这里远望、送别。

那张我拍下的《送别》的照片,还参加了影展。我的朋友也看我拍过的这张照片,还能在这雄关找出对应的位置。

我心中惴惴不安。

期待能见到那只小黄狗,隐隐约约有一种莫测的担心。

雨好像不怎么下了,雾气却很重。

就在雄关下方的山谷里,一缕一缕的云升腾起来。

就在此时,从对面的云雾中走出一位大姐,见到我们,叹了口气,说道:“可走到正路上来了!”

她走得满头是汗,就靠在岩石一侧,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和我们说话。

原来她是从九仙山南边走过来的,早晨五点多就出发了走,去上沟亲戚家吃喜面。由于雾太大,在山上迷了路,走了三四个小时,才走到这里。

大姐身体很好,看起来也很豪爽。她背后背一个双肩包,可是这包是一直敞开的。仔细看时,原来里面有一只大公鸡,红红的鸡冠露在外面。

我们还没问,大姐似乎就猜透了我们的疑问:“吃喜面,一只鸡,三百块钱。”听完,我们都笑了。

稍事休息后,大姐穿过夹山,消失在雨雾中。我们也继续前行。

雨雾从谷底升起来,顺着山梁往山顶飘,飘着飘着,就没了方向,就渐渐消散。

但这飘来飘去的丝丝缕缕的雾气,却也为这山间添了一丝仙气。

这原本就是九仙山的山后,有仙气也是很自然的。

润湿的空气,清新而自然。行走在春天的原野,惬意而舒爽。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了无时间概念,反正就是爬山,怎样都合适。

走着,走着,崖棚近在眼前。

真是想不到,这只有一两户人家、隐在深山里的崖棚,竟然成为网红,甚至于潍坊、临沂的徒步客都趋之若鹜前来打卡。这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这崖棚,在《那山,那人,那狗》中,我已有介绍。它是五莲县户部上沟的一个自然村,位于九仙山北麓群山中,最早有10多户人家,90年代因交通不便,大多搬出大山,现只有一户邱姓人家常年居住。

走进崖棚,没有遇见老邱,也没有遇见小黄狗,有点失落,有点担心。

但是遇见了一只几个月大的小狗和一只小花猫。

小花猫的体型比小狗稍大一些,小狗呢,体型瘦长,发色驳杂,头部毛黄,脖后有一圈黑毛,身体后部是黑褐色。

在我的意识里,狗和猫是死对头,是玩不到一块的。小时候还听老人讲过猫和狗故事,故事讲的就是他们如何成为死对头的。

可是眼前的一幕,却硬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小狗和花猫不仅不是对头,还是朋友,是玩伴,他们形影不离,玩得很嗨。

小狗呢,花猫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还不住地用爪子去挠花猫。高兴了,就趴在花猫身上,又是亲又是挠的,尾巴呢,扑扑棱棱地摇个不停。

花猫呢,也不跑,也不恼,任凭小狗折腾。

这小狗也不认生,只要有人走到它跟前,它就后爪站里,两只前爪扑到你身上,或者在你脚跟前转来转去。

看着眼前这只小狗,我总是不自觉地将它和去年来时遇见的那只小黄狗联系起来。有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这只小狗就是去年那只黄狗的化身。

离开崖棚,我们顺着河谷继续前行,走到神仙洞。我将洞旁巨蟒一样的岩石指给朋友看,他们都说很像。所以,我觉得神仙洞应该改名叫“巨蟒洞”。

此后我们又从神仙洞往上走了一段。这里峡谷幽深,植被茂密,野花盛开,溪水清幽,简直就是一方秘境。

至一方巨石处,已经没有路径。巨石一侧,有驴友堆砌攀爬的碎石,但近乎垂直的崖壁,再往上去的难度太大,我们也就作罢。

稍事休息,然后回返至崖棚,再北上去寻另一块半山腰中的奇石。

又开始下雨了。丝丝缕缕的,是那种沾衣欲湿的杏花雨。

在崖棚,我们遇见了老隋,他是老邱的妹夫,周末来山上经营饭店。因为周末,来此徒步的人多,有想在山上就餐的,他就做一点。当然,食材都是从山下背上来的。

老隋让我们把背包放在棚子里,一是淋不着,二是去爬山还轻快。

告别老隋,我们穿过崖棚,就直上北坡了。

当我站在那块奇石的北面,眼见着西面山谷里雾气缭绕,云起云涌的,既有壮观的震撼,又有神秘的遐想……

上次来崖棚,我是这样描述这巨石的——

当我登上山顶,从高处俯视巨石的时候,瞬间被震撼到了——那块从山下看到的长长巨石,突然像一只巨兽,只用两只爪子便撑起了巨大的身躯,身躯下,一处一处凹进去的腹部,空出一大片空间,这难道才是崖棚的来历?我不得而知。

此后,我又一鼓作气,登上山顶。雾气似乎把整个山头都绕进去了,人就像在云里走。

等雾气少散开一些,龙潭湖就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大坝的轮廓似乎更清晰些。

山谷里,有一大队人马正往山顶爬。

原来,这是从诸城来崖棚徒步的一个团队,有三十几个人,专门包了一个大巴来的。

也许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是步了苏轼的后尘,来五莲游玩的。

当年任密州(今诸城)知州的苏轼,就经常来五莲的九仙山游玩出猎,还曾留下了很多诗词。

从山顶下来,回到崖棚。那只小狗立马靠拢过来,在脚下转来转去。

我从包里找出一根烤肠,想给它和花猫吃。本来我想把一分为二的,不成想,一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小狗蹿上去,一口就咬住了……

看着小狗霸道又可爱的样子,朋友也都笑了……

此后,告别老隋,告别小狗小猫,告别崖棚,一路回返……

雨停了,但依然是云雾缭绕的。

这一次,小狗没有跟着我们。它和小花猫玩得很开心……

当再一次离开雄关的时候,我不自觉地一次次回望,隐约中,那条小黄狗似乎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中午,在一家农家乐,朋友请我吃了一餐农家饭。炒河虾,炒香椿鸡蛋,大豆腐,山菜小豆腐,凉拌山菜……吃的是时令鲜疏,吃的是家乡味道,吃出来朋友的热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