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刚老师的《校园石磨路,一缕乡愁伴书香》
当脚步踏上山东管理学院的校园石磨路,一种别样的情愫在心中蔓延开来。那一块块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石磨,仿佛是时光的使者,引领着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着乡愁与书香的交织之美。
文章开篇,作者便被校园里的磨盘路所吸引。两个肩并肩的磨盘,带着浅浅的曲线向前铺开,瞬间提升了花园小径的格调。这并不长的石磨路,却让人倍感亲切,仿佛在与过去的村民对话,使小花园充满了温暖。随后,作者又在博学楼和博思楼之间的小公园里发现了更多的石磨路和石磨景观,这些石磨形态各异,有单眼的,也有双眼的,有厚有薄,但大小基本一致。初看粗砺,仔细观察却能发现石磨条纹均匀,甚至还有装饰的花纹,石匠在斫制过程中加入的艺术成分,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石磨,作为中华几千年来物质食粮得以加工的最基本工具,一圈圈转下来,磨出的面粉养活了整个中华民族,也延续了华夏儿女的血脉。
在作者的笔下,石磨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郊农村进行改造,当农民上楼时,这些石磨、石碾便不再派上用场。然而,有乡村情结深厚的有心人,将这些石磨收集起来,用心保存。中原民俗园的创建者贺恒德先生收藏的近四万块石磨,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著名作家、民俗学家冯骥才先生也建议把这些石磨盘保护好,不要损坏,也不要用在固定的建筑中,堆成石磨山,既节约场地,又方便以后再取用。
笔者曾在《磨的记忆》(发表于《凤凰资讯报》)一文中感慨:“磨这种古老的物件,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渐渐隐去,即使偶尔出现,不是作为一种农业文化的象征,就是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的符号了。但是,磨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却永远刻着深深的印痕”。
山东管理学院的石磨路,在校园中应该是全国唯一的。这些石磨是村民真正用过的,不是新加工的工艺品,它们保留了最原始的乡愁。
走在石磨路上,时间仿佛静止了,古老的石磨,带着历史的韵味,透露着特殊的气质,传递着古朴悠远的讯息。这几条石磨小路,让我们在书声琅琅的校园中,还能依稀辨识到曾经的乡村变迁。校园“拓荒”,而对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们来说,却是迁离。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村民们,搬离了自己的家园,被集中安置在楼房。曾经的田园变成了校园,曾经的农田成了操场,老井湮没,石磨废弃,钯子犁头丢的丢,废的废,乡村生活越来越远。山东管理学院最初的建设者,把这些石磨收集起来,铺成了路,设成了休憩台,为校园铺就了格外宽厚的人文底色。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品德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石磨路,一缕乡愁伴书香,它不仅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更是一种教育的载体。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在书声中感受知识的力量,也可以在石磨路上触摸历史的温度,体会乡愁的韵味。这种乡愁,不是对过去的简单怀念,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未来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快节奏的生活,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而石磨路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回顾历史,思考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石磨路也让我们反思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变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被改造,农民们离开了自己的土地,住进了高楼大厦。这种变化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乡村的宁静、淳朴和传统文化,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石磨路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价值,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我们不能让乡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消失,而应该让乡村与城市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此外,石磨路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石磨路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通过触摸石磨,了解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石磨路也提醒着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感恩、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
山东管理学院的石磨路,是乡愁与书香的交织,是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是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历史的温度,体会乡愁的韵味,思考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