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部井水的头像

西部井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19
分享

记忆村寨

一、瓦刘村

这是一个冬日的早晨,咸阳原上的天空灰蒙蒙的,下一点冰冷的小雨。底张镇的瓦刘村,水淋淋地蜷缩在这个灰色的天气里。村名中这个瓦字,也带给人一种蓝灰感觉。而村民刘先生,今日却一身光鲜鲜的唐装,红黑相间的图案,犹如国画一般炙热而古朴。他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起村子的故事,说他自己的老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其实,陕西人大都是这样讲述自己的来历,好像大家都来自一个地方。

据史料记载,明朝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迁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大移民。元末战乱二十年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此时,中国北方,遍地荒凉,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好多地方成为无人之地。为了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医治战乱创伤,洪武年间,朱元璋开始实行移民战略,将山西等地的人口向其他地方迁移,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原则,将人口向外迁移。

山西有一家兄弟十人,有老六、老七、老八和老十被迁移到陕西,也就是瓦刘村和周边姓刘的人祖先。当时,他们并不住在瓦刘村,而是住在距此十多里的北边,住的是土窑洞。而瓦刘村当时的村名叫作宋村,后来,刘姓搬迁过来之后,渐渐成了村里的大户,村名后来就成了宋村刘家。刘家的老八、老十住在这里。老六住在距此十里的西边的地方,便是后来的西刘村。老七住在渭河滩上,便是后来的坡刘村。老六种地,老七养牛,老八和老十有个烧琉璃瓦的好手艺,给庙宇、大户人家和皇家烧制琉璃瓦。当时的刘老板生意兴隆,产品畅销四方。后来,便有了瓦刘村的名字。

刘家的祖宗牌位,当地人叫容,就放在瓦刘村的老八家,每年春节前祭司,坡刘村和西刘村的刘姓人都来拜祖宗。仪式庄严,鼓号喧天,队伍庞大,场面恢弘。可是,坡刘的老六觉得自己年长,大老远跑到弟弟的瓦刘村来拜祖宗,不仅没面子而且麻烦,于是,就在一天夜里,派人来把祖宗的容偷走了。从此,西刘村的人也不来了,亲情慢慢地疏远了。

刘先生年近七十岁,他说自己是刘家老八的后代。在那个必须安分守己的年代,就不甘寂寞,走南闯北,江湖漂泊。每回回来都带一个漂亮女人,惹得村里人眼热心里痒。最得意的时候,他衣锦还乡,见了村里人,不管那女老少都给发钱。如今,辉煌已是往事云烟。老了,就像一片瓦,静静地躺在生活之上,为家人遮风挡雨。不管是平民身份的灰瓦还是贵族出身的琉璃瓦,其实都一样。

二、孙围墙村

三桥后卫寨地铁口的北边不远处,有个村子叫孙围墙。9月6日这天,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为儿子办喜事。清早的空气很好,秋风凉爽中有一丝甜的味道。太阳隐在厚厚的一团云朵的后面,待会儿就要喷薄而出,阳光会像燃放的爆竹一样撒落一地。乡党来了很多,帮忙的人很尽责,主人很高兴。清早的第一顿饭是招呼大家吃臊子面,这是一直流传下来的风俗。当我问起村名孙围墙的来历,戴眼镜的管礼房的账房先生说,这个村子的人是明朝的时候,大迁徙来的。旁边的后卫寨是驻军的地方。孙围墙村子大多是军户,也就是带家眷的军人。叫围墙的村子有两个,吕围墙和孙围墙。这两个村子分别以吕姓和孙姓为多。从明清起,村子四周建有一圈围墙,类似于城墙,目的是为了对付土匪以及宁夏马回回的队伍来袭。明朝官府还鼓励鼓励每个村子修建围墙。

村子属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道办事处管辖,在西安的西边,咸阳的东边,离拆迁已经不远了。像这样几百人聚在一起,搭棚搭彩门,热热闹闹过喜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你一碗我一碗集体吃臊子面时候也将成为过去。这里的臊子面和咸阳的差不多,和西府的不同,属于咸汤面,不放醋和辣子。汤里要加煮过肉的肉汤。这里臊子面的特点是很袖珍,肉臊子、豆腐丁和黄花菜都切得很小,黄豆粒那么大,面条很细,用做漂菜的韭菜也切得特别短,碗也特别小。大家坐好了,一盘一盘往上端。管事的在一旁喊着给这桌卸饭,给那桌卸饭,但是有些人也等不及,跑到大锅边截胡,于是,就有点乱。管事的火了,从截胡的人手里夺过两碗面,摔在地上。好在碗是不锈钢的,只损失两碗面而已。面很好吃,一个人至少得三碗。午饭是肉菜,每一桌都是鸡鸭鱼肉,没有什么特色,但是乱哄哄的场面,喜洋洋的气氛,依旧是特色。

三、靳里村

靳里村,咸阳北杜镇的一个村子。三月的桃花依旧弥漫着温暖的馨香,每一片嫩绿树叶都长出古老的模样。但是,有一种躁动却是从来没有的,在村子里的每个角落和人们的心里或隐或现。它或许来自正在修建中的空港新城的一条宽阔的公路。这个村子和它的名字已经濒临消失的边缘。

靳字,当地并不读jin,而念ji。村里其实也没有姓靳的。在村口,我碰上一个正在割草的老者。他的镰刀沾满青草熟悉的味道。他说村子原来的名字叫寄驴村。传说刘秀走南阳的时候,把他驴子寄放在村里,村子因此而得名。后来因为嫌太难听,改成现在的名字,靳里村。这就是中国文化,动物有好有坏,被赋予褒贬意义。驴子虽然和马是一个科属,都会打出悦耳的响鼻,而且驴子比起马来,有更多的优势和优点,比如驯良温顺,体小灵活,吃苦耐劳,不容易生病,但人们却喜欢马,不喜欢驴,和马有关的词语大多是褒义,比千里马,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和驴有关的多是贬义,卸磨杀驴,黔驴技穷,驴唇不对马嘴,原因可能和驴子的长脸和犟劲儿。其实这本来是人的缺点,却强加于驴子的。现在村名里没有驴子,村里人也不养驴子。不使用畜力的时代,让驴子愈走愈远。黔之驴的寓言故事,我们再一次想起的时候,会多了几丝遥远和陌生。

传说总归传书,寄驴不过是戏称而已。靳里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深厚的历时渊源。咸阳市是周、秦、汉和唐等十三朝古都,就在靳里村的东边的田地里,1988到1989年出土了一大批北周时期的官员墓葬,出土了周使持节、仪同大将军王德衡等人的墓碑和墓志铭。王的官职和墓志铭正史并无记载。由此可见,“靳里”二字也许有着大家所不知道的内涵和时代背景,也许和古代官府有关。

看这靳字的解释:基本字义1.姓氏。 2. 吝惜,不肯给予:靳秘(吝惜而不外传)。 3. 戏辱,奚落。 4.古代套在辕马胸前的皮革,因用作夹辕两马的代称。真有意思,靳里,是不是又和马扯上了关系,这一次不是驴,也许有点驴唇不对马嘴。

四、蒲家寨

底张镇以东两公里这个村子,当地人叫婆家寨,其实真正的名字叫蒲家寨,叫转音了。村里除了姓蒲的,还有陈、赵、胡等姓。 能知道村名来历的人没有几个,75岁的退休教师胡老师算一个。他说,村名来历和村里在清朝出过一个姓蒲的举人有关。村子从前叫做张旗寨,姓张的人是这里的原住民。可是,后来姓陈的人迁居这里,家族势力逐渐强大,把姓张的人赶走了,这个村里至今没有一户张姓。清朝年间,村里的蒲姓出了一个举人。举人是乡试的中试者,虽然还不算是官,但是有进京考试的资格,即使京试不中,还是有做官的可能性。若有人举荐,可以做县官,也可以在教育部门任职,最差也可以做教书先生。不知道蒲举人后来有没有做官,但是,就凭举人的身份,蒲家人的地位一下子显赫起来,村子从此也被叫做蒲家寨。 胡老师一九六三年高中毕业当了小学教师。先后在附近的几个小学教书。在五七农校当过校长,在xx中被xxx叫“胡嚣张”,被贴大字报,最后从晋公庙小学退休。胡老师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读书很多,知识渊博,城府很深,教学很有一套,如今桃李满天下,算得上如今蒲家寨一个很有威望的人。

后记: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收集和整理我去过的村子的来历和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些村子有一天肯定要消失,这些名字和有趣的故事也会跟着消亡。但我从来没有专门或者专程去某个地方做这些事情,我只是因为别的事情去那个村子的话,就不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找年纪大的问问一问,聊一聊,回来记录整理一下,发在qq空间,其中《摆旗寨》、《咀王的古槐》等还发表在《咸阳日报》。多年后的今天,在我把这四篇短文整理成一篇文章的时候,这些村子都不存了,被城市扩张的嘴巴吃掉了,名字也被吃掉了,骨头都不剩。村子的旧址成了大马路、高楼大厦、工厂等鲜明的城市元素,造城运动让村民们都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的村寨,搬到居民点住上了高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说是城市人吧,没有工作;说是农民吧,没有土地,到底是干啥的,想不明白。这也许是他们自己的一种焦虑,但他们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拆迁暴发户,有钱有房,而且有多余的房子出租和出卖,生活无忧,年轻人外出打工,五十岁以上的人,就算是老人了,终日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在小区闲聊或者打麻将,无忧无虑,幸福快乐,也许他们会经常念起自己的村子和村子的名字,而一切都成了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