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守毅的头像

谢守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16
分享

铁甲神树的“福荫”

2022年6月1日,应该说对石泉县文艺家一行人走进石泉县中池镇茶里村开展“寻古探幽访贤问能艺进茶里”采风考察活动,是有着历史性纪念意义的重要日子,我们一行在乡贤冯宣珠先生的指引下,来到中池乡茶里村三组,上陡坡、爬悬崖,重走当年“壮丁王”求生存的“壮丁洞”;参观了那棵高略近40米、胸围1.5米的“铁甲神树”;分别拜访了90高龄的韩久福和85岁高龄的韩仁地这两位老人。

出生于1922年3月的韩久福老人,虽然身体还算健旺,但是,由于上学不多,加之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对他来说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好的是,1927年出生的韩仁地老先生地讲述,弥补了我们“寻古探幽·访贤问能”的所需要“取”到的“真经”!

韩仁地老先生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块真正意义上的“风水宝地”。韩仁地的曾祖父韩为佐,是随湖广迁徙时到此定居的。当时过来时,只算是“落难”,所以算不上富裕之家。但韩为佐想好了打算长期住在这里,如果要保证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第一要务是要选好居住地、修房造屋。那时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迁徙或者“逃难”的路上肯定费尽千心、历尽万苦。即使有金银财宝也不便于在长途跋涉、餐风宿露的过程中携带。他冥思苦想,只有全凭双手建设家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韩为佐落脚于斯,一心筹划着自己和家人的安乐窝,必须呕心沥血,常常是夜不能眠,食不甘味。就在一个他既觉得慢无头绪又碌碌无为劳作的天黑之后,好些心烦之事不得不让他焦头烂额,他干脆倒床蒙头大睡,等大脑清醒之后再做计划。

说来奇怪,韩为佐睡下之后很快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在位于他身后的不远的一条小溪的河坎上,飘飘然一位童颜鹤发的老者伫立在他面前,对他说:“年轻人,远道而来实在不易,念在你的前世大有积德行善之举,且受众人爱戴!如今,意欲与我为邻,应是你前世修来的福分。听老者一言,你的立足之地就选在你入睡的这块方圆八十长为界之地上。记住大关王沟与小关王沟交汇处溪岸上,天生立一株‘铁甲大仙’,你亲手给他修一小庙,供纸敬香,祀奉时刻于心,日后你可能会有殷福,成坛成罐钱财相报……”说完拂袖而去,地上没有留下的任何痕迹。

夜里三更之后,隐隐约约听得远处雄鸡打鸣,韩为佐翻身坐起,回忆刚才的梦境,心里一阵砰砰的跳、又一阵辗转反侧,当然也不乏一阵隐隐的窃喜。这时,韩为佐第一要务要解开心结的是:这是真的吗,这个‘铁甲大仙’又在何处呢?

“百问不如一见”,百问不如一寻。韩为佐怀揣良好的“梦想”,他没有把情况告诉家人,也不打算到左邻右舍去询问,天刚麻麻亮,兴奋而又忐忑不安的他出了门,按照“老者”交代的“两条沟交汇处溪岸上”这个特点,出门沿溪流而上,再仔细端详“铁甲大仙”地具体位置。他细想:“铁甲大仙”中这“铁甲”,分明是一种树木的名称,他一边走,一边看,由于地形地貌生疏,时而三步并作两步,时而手脚并用。当他紧走慢赶一阵子来到一个两溪交汇之处,明显感到大口喘气,便顺势而坐在一块黝黑色大石包上,抬头仰望上空,只见眼前20米之遥,一棵三人合包之围的林中之王——大树,他急忙走近一看,这就是真正的“铁甲树”。韩为佐欣喜若狂,大声疾呼道:“这不就是我梦里看到神仙老人给我说的‘铁甲大仙’”吗?他连走带爬,几大步跨上去紧紧抱住铁甲树,自言自语道:“铁甲大仙我终于找到你了!”

韩为佐抱着大树一阵欣喜若狂之后,就在大树不远的地方搜寻第二个马上要做的事:“亲手修一小庙,供纸敬香”。他发现就在铁甲树左侧一条小沟的另一边有一块平平坦坦的地方,只是需要先修一座供人们来去过往的小的桥。于是乎,韩为佐干什么都有使不完的劲,况且顺风顺水,做啥成啥。不仅在几天之内完成了修桥,而且因势而建了一座小庙宇,一切就绪后,故意将一挂鞭炮点燃,第一次噼里啪啦的响声由近及远、惊动四方,不用说第一炬香、第一捆纸,就是他在树林中曼舞着袅袅青烟萦绕在小庙周围的树林间又延伸到四方……后来,这里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铁甲树显灵了,故被人们称之为“铁甲神树”!

韩仁地老先生说:“从我记事起,这关王沟口的老铁甲树,至今已有千年。虽过千年,但它依然亭亭如盖。粗壮灰白的树干至少得四人合为。表皮上深浅不一的沟壑,从横交错的枝桠,遮住了少半里路的绿荫……”静静地演绎着历史深邃和绵延的清雅。它保护着周围的乡民们,乡民们也默默地守护着他,从不曾在它身上栓套牛羊,也不曾在它脚下倾倒废料。老铁甲树似乎懂得乡亲们的好,努力地增长着枝枝叶叶,时刻准备给周围的乡亲们遮风避雨。乡亲们给了铁甲树不言的呵护,铁甲树还给乡亲们满满的青绿。

韩仁地老先生说,铁甲树有灵。那不是他空口现编,而是他孩提时代上上辈人都有这种说法。因为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一一地给人们留下了有据可循的不争事实:

先说这韩为佐,他把“铁甲大仙”找到,修桥、修庙、供纸敬香如法炮制,下来就考虑自己修房造屋之事。说来也奇怪,他在开挖屋场的不几天,就在靠着院场里边,他挖到一块大石板,当他撬开石板的一侧,只见下面一层油纸,他掀开油纸细看下面是满满一大缸银锭子,少说也是百来斤以上。韩为佐满心欢喜,他想这一缸银锭是他命中注定的财宝,也只能由他所得。韩为佐第一个最好的想法是,要修建几间象样的漂亮房子,一家人好好享受一下。于是,他请了上好的土、木、瓦、石工匠,陆续来到家中,一切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进行。

真是无巧不成书,韩为佐按部就班、也比较顺利的地实施着建房计划,在接下来的院场下边,即将成型的大门立柱之处的东西两个角,又挖出两缸银锭子。加上先前挖出的银锭子一共是三缸。于是就更加坚定了韩为佐修建漂亮房子的坚定信心。就这样,阳春三月开始、到秋末冬初,一座大气、完美、漂亮的双层四合园、占地近两亩的“韩家瓦屋”按时拔地而起,落地生根。除了逐渐人丁兴旺的大家居室,还有建造了养马圈三间、盛轿房两间,马道子等都一应俱全。最多的时候养马七、八匹,轿子四乘。如今,“韩家瓦屋”古时大器建房的遗迹处处可循:雕饰精美的大门石材鼓儿墩,挑、梁,灯笼方都一流的木质,且雕梁画栋。山水、鸟兽、人像图案,都摸得着、看得见。不难想见,那个时代的韩家瓦屋是多么气派、多有声望!那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可惜,在经过历次战难,尤其是近代“文革”十年内乱,“破四旧、扫清牛鬼蛇神”以后,可以保留下来的文物、遗产,都无一幸免,基本上都是毁灭性的破坏。韩仁地老先生指了指他坐的石墩说,“屁股下面坐的两个石鼓儿墩,都是几代人苦苦请求才留下来的”。

再说“壮丁王”的诞生:当时有一个名叫冯世业的年轻人,生于民国二十六、七年。为人宽厚耿直,天生一副壮实的身体,力气蛮大,五根聪慧。他从不以大欺小,欺善怕恶,深得周围四邻喜爱,在当时可算是有勇有谋之人。由于他生来深明大义,尊老爱幼,友好相邻,因此,方圆几十里地的年轻人都喜欢和他交往。可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是拉壮丁——国民党反动政府以暴力手段强行征兵,多少穷苦百姓的孩子,被抓上战场面对生死的残酷和不幸。冯世业对这件事历来都恨之入骨,他当时就把附近的十来个被反动势力认定的壮丁“人选”团结在一起,对地方上保、甲反动武装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他们这帮年轻人在冯世业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常常是白天提心吊胆地在家里劳动,晚上就一起上了山洞躲壮丁。就在“铁甲神树”上部一公里左右的一个陡坡悬崖上,有一个山洞,听当地人说,这个洞深无可测。洞外地势十分险要,只有一条陡峭崎岖的小径可以通往内洞,外面三方都是悬崖陡坎,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冯世业经常就和冯世定、冯世祥、李佑元、韩久远、韩久林、杨德远等等十来个青年小伙子,就躲在这个山洞里,据说,前前后后躲脱了二、三十次被拉作壮丁。可惜,那时候没有通讯工具,这群年轻人只有靠打听风声、侦探消息,再就是判断国民党伪保长、甲长历年抓兵派夫的时间来猜测下一次抓壮丁的大致时间。因为他们自己根本没有枪支弹药等武器装备,甚至梭镖、大刀都没有,只有木棒防身之用,他们势单力薄,全凭自己的机智勇敢跟反动政府作斗争。其中就有这么一次遭遇险境:长期的农村循环往复的生产劳动,加之那时候既没有科学的种、养殖经验,又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基本上都是靠人工肩挑背磨。因此,在一次过于辛苦的劳动之后的半夜,依然在冯世业“主帅”领导下,都拖着疲惫的身子爬上壮丁洞躲壮丁。由于长时间的劳作,坐下就疲乏犯困,不久都就地呼呼大睡了,虽然冯世业依然守在洞口。天刚佛晓,几十人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爬上了壮丁洞口。他们躲在洞里的七八个人,还摸不着东南西北,只感觉到洞口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三四十个为政府抓壮丁的打手。冯世业大声呼喊:“你们快跑,他们由我一个人来对付!”经过一番厮杀,终壮丁王手持木棒,独自冲进乡丁、保丁之中,奋勇搏斗。从山顶灌木林一直打到山脚小河边,山坡上留下一条几百米长、且处处溅有壮丁王与乡丁、保丁拼命厮杀喷满血渍的壕沟。终因寡不敌众,冯世业被乡丁、保丁绳捆索绑了起来,连一双脚都被绑着的,只有让他走路时才放开绳子。长长的一大串人押着冯世业向旧石泉县府方向走去……之所以这帮人为抓住冯世业这个壮丁头子,立即送往旧县府,是因为国民党旧县府多次扬言悬赏要抓的主要对象“壮丁王”。兵丁押着冯世业抄小路直奔旧县府的一路上,他们不给冯世业吃、喝。他们强行扭住壮丁王走出关王沟,趟过路家河,溜进夹丰沟,翻过五泉岭,爬上三十里岗,眼看前面就是红花沟出山就到石泉。冯世业一路上都在筹谋逃脱的机会。尤其是想到,如果到了石泉县城落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手里,今生就难得再回茶里这可爱的家乡了,不由得心生一计:他对这帮人说:“你们不给我吃、不给我喝,总不可能不让我解手(撒尿)吧?”一个像是领头人的,就让其他兵丁解开牢牢地捆住冯世业双手的绳子。刚解开绳子,冯世业说:“你们走哇,我要回去了!”只见他几个箭步越过众人、打倒了身边围过来准备再绑他的人,一溜烟跑了。这二、三个兵丁都把他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冯世业渐渐远去的身影。其中有几个正在梦想绑着冯世业到官府领赏的家伙,还在那里叽哩哇啦喊叫:“抓住他!”可是,冯世业早已无影无踪了。虽然反动政府也曾数次纠集过专抓冯世业的队伍,凭着人多势强,企图仍在壮丁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抄、封锁洞口抓住冯世业,都被冯世业领导下的一群年轻人与反动政府的官兵进行坚决抗争,为他的上十个弟兄彻底解除了作“炮灰”的生死之苦。也因此,在石泉中池,由冯世业为代表的农民抗暴英雄们在“壮丁洞”里演绎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们对“壮丁王”的赞誉,成了三乡五里广为流传的佳话。

后世的福荫:前面的故事基本清楚地交代了“铁甲神树”方圆几十里地的芸芸众生都得到了“神树”的福荫,因此,这一带的人们都有一颗人人向善的心,邻里彼此团结友爱,忠厚诚实,氛围和谐。冯宣珠先生,先在乡镇基层工作,后又调到县农业局乡企局政府办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及县政府办公室副科级秘书等重要工作。冯宣珠的二弟曾任迎丰镇党委书记;三弟冯兵,曾在迎丰镇农经站任站长职务。他们兄弟三人无论是在本村道路建设,供电建设,自来水建设,学校建设,粮食加工,扶贫济困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重要贡献。在积极向上、兴旺发达的仕途上,几十年都深得领导的厚爱和器重和同志们的爱戴;同事、同志之间,挚爱亲切;同福同享,有难同帮。在家里,孝敬父母,长幼亲切,和睦共处,堪称典范。弟兄姐妹都是经过严厉的家风家教熏陶下长大成人的,共同的心愿:对父母、对长辈、对社会都很感恩!不用说,他们的后辈也一定是在他们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当中,锻炼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村民冯世定夫妇,在过去生活条件极度困难条件下,坚持耕读传家祖训,养育四个子女中,大女儿冯霞考上了老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三个儿子先后都考上了公务员,一直在县乡政府部门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仅茶里三组冯氏家族就有近20人在外地各行各业工作。其中有政府官员,有教师,有商人;在学历中,有中学生,大学生,博士生。

韩氏家族的后起之秀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在祖国的大地上:石泉一绝的80后“勇哥”(韩勇)网红达人,目前粉丝量86.2万。不用说“勇哥”逐渐走俏的网红,一定能把“三宜石泉”、“石泉十美”的那无奇不有无所不奇,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自然风光,加上波光艳影的点缀,把石泉美艳的流光溢彩,推向国内国际友人作为一个窗口对外宣传起着积极的作用。出生于90后的韩洪,四年前大学毕业,现在就职于江苏苏州某企业,经济效益很不错;2000年出生的韩小意,现在陕西科技大学在读、且研究生连读;2001年出生的韩巧妮,在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大二在读;2001年出生的韩溪,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大三在读;韩仁尧,已在西安军工国企供职。

中池茶里,无论是前世风调雨顺、人物康阜,还是今生的继往开来,兴旺发达,大都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情丝万缕的关系。试看今日,茶里人正朝气蓬勃、豪情满怀地张开双臂欢迎五湖四海的嘉宾和友人来揭开这张神秘的面纱,一睹芳容并热情地把茶里推出陕西,走向全中国之时,茶里人一定要牢记:这是“铁甲神树”的福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