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守毅的头像

谢守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10
分享

朱鹮有了舒适的“家”

朱鹮有了舒适的“家”

“我很高兴家在朱鹮生态园中,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享受了这份荣光。”这是我最近带领一群中、省、市级作家,在陕西石泉草池湾朱鹮(栖息地)生态园开展“文化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采风调研活动时,一个小学生时对我说的话。

我们一行人刚下车,就碰到面前两个“红领巾”来迎接我们,向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欢迎各位作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来到我们朱鹮生态园(栖息地)旅游观光!”随后就作起了我们的向导。经交流得知这“小向导”的姐姐,曾是我做小学毕业班主任时的学生,所以小向导们说起话很亲切、随和。

“小向导”饶有兴趣地说,他这临时“向导”是老师布置的德育实践课的“家庭作业”。因为“从前,我的家乡草池湾根本不是景区,没有一家农家乐,更没有来来往往的游客。除了村民们的劳作声和鸡鸣犬吠,到处都被寂静笼罩着。而今,由于这里开发成了‘朱鹮生态园’”,这里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子、兄弟姐妹都自发地热爱且细心照料着国宝朱鹮的‘起居饮食和养儿育女’,小学生自然有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更应该重视对国宝朱鹮的保护。另一个“小向导”接着说:“这里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数以百计、千计的游客来游玩,我们知道这些人都是宠着“国宝”来的,游客们到来本应该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但他们看到了景区的警示牌上“禁止喧闹,给朱鹮以安静环境”,因而举手投足都悄无声息。我们谈兴正浓时,几个初来的作家不熟悉路线,两个“红领巾”只好去为他们做“单线”向导。

观光中,只见附近五、六个“朱鹮之家农家乐”座无虚席。大概朱鹮生态园原始地貌、原始生态赐予了他们福音,让这里的人注重环保意识,让原始生态植被和沟、溪、水田为朱鹮提供了一片温馨、祥和的栖息地,让游客在饱览一方秀丽的绿水青山的同时,和朱鹮来个最美邂逅、才是游客纷至沓来的原因吧。

这里树木茂密,翠松、古柏、柿子树、板栗树…这里水塘、河沟、堰塘…这里梯田层层、荷叶圆圆、荷香扑鼻;这里红薯正泛着青绿、那里高粱一片红艳,如燃烧着熊熊烈火。这里芳草萋萋,那里湖水正泛着一汪清波。到处谷穗金黄,颗颗谷粒透着亮光,让人满眼收获,满眼希望,满眼明亮。

这里的男女老幼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对朱鹮出于自发的爱。村民们自发地给朱鹮想方设法给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还专门给朱鹮留出觅食的“口粮田”(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水田、河滩、小溪)。从三两只朱鹮到近五十只朱鹮的今天,我发现了一系列变化:地方政府的支持,群众的参与,定期组织打击狩猎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加强人民保护珍禽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成本较大但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巡逻执法,为珍禽创造和谐生存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当然,一个更可惜的现象是孩子们自发地参与了进来,这才是未来之希望!

草池湾的地形地貌属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且邻近有大量的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湿地环境地带,栖息之处位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具体地说,朱鹮喜欢这里山区与水田的过渡地带,有丰富的食物,这些维持朱鹮生息繁衍的条件,虽然有天然的,但大部分都是事在人为!。

孩子们的言行也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出从小事做起、小手“拉”大手从而带动更多的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力量去努力为之奋斗,通过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一代付诸的实施,才是我坚信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国宝的家园、更有效保护人类的家园。

一只只朱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水田里自由觅食,还鼓起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们,没有一点怕人的样子。它的外形雪白、羽色带一点灰色,十分漂亮,样子十分可爱。它们雌雄成对,是长寿鸟,因而被视为“吉祥鸟”。

虽然我国朱鹮保护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但草池湾的农民也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乡风文明中,走上发展有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脱贫致富之路。今天,具有美好的发展眼光的草池湾人,早已看准这里的地理特征:石泉草池湾是朱鹮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从打造石泉“朱鹮生态园到实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目标,以“一路一树多花”的模式,“休闲绿道”建设,着力营造优美的国宝朱鹮的居住环境和人居环境。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推广,石泉的人文环境,将会越来越舒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朱鹮的家将会越来越舒适,必将大大地带动石泉经济发展,这里的人们既为朱鹮健康的繁衍生息努力举措,又为石泉的绿水、青山、白云、蓝天和美好的生态保护发力!让朱鹮永远有一个舒适的“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