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守毅的头像

谢守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5
分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石泉县熨斗镇考察纪实

进入麦坪村,只见眼前一片生机勃勃,连片种植的烟苗郁郁葱葱,宽敞的入村道路、平坦的机耕路、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大气靓丽的农村住宅楼掩映在繁花绿叶间。嫩绿茁壮的玉米、天然形成的形状千姿百态的石林,整洁的村落,鳞次栉比的塑料大棚,连片的中药材,一块块绿色的桑园等如一幅幅美丽和谐、富裕幸福的乡村画卷徐徐呈现在石泉县文联、县作家协会、县诗词楹联协会、石泉县摄影家协会、石泉县城关镇老城文体协会、池河镇文体协会各路精英,一行四十多人组成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采风活动的人群眼前。这里青山绿水,这里天高地阔,蓝天碧野,到处是牛场、茶园、羊肚菌大棚,还有蜂糖李。牛羊咩咩,鸡鸣犬吠。个个村民精神振奋,笑意盎然,幸福溢于颜表。

在麦坪村委会,村支部梅书记梅邵蔚向我们介绍了麦坪经济发展经历:原先这个村属熨斗镇最边缘、海拔最高的贫困村。当年贫困的麦坪村,地地道道的山大人稀,主要种包谷,由于从古绵延、且品种老化,广种薄收。少有水稻,常有闹饥荒的现象。当时这里还流传一说叫做“熨斗三杰”:凌家坝的白菜,杨建沟的柴,干沟河的姑娘一串串的来。这说明当时的经济资源除了种白菜,再就是砍柴卖。也反映了当时的贫困状况。从发展的角度上说,制约根本发展的经济依然是经济条件落后。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东风,麦坪村把推进产业转型进程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重点发展烤烟、马铃薯等产业,积极发展瘦肉型猪、蛋鸡等养殖业。麦坪村共有367户人户,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鼓励下,村上发动群众充利用资源,大力引进人才,实行分散经营,科学管理,大力打造村级特色产业,实行蓄牧,蚕桑一条龙,兴建现代标准化养牛场4个,年出栏300头,年产值300万。集体经济标准化光伏电站多处,发展中药材200亩,标准化桑园517亩,年发蚕种200多张,大力培育新兴经济体,以勤孝文化为引领,实行文化上墙,兴烟扩场,发展烤烟近2000亩,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积极推广文旅融合模式。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因而,麦坪村村委领导班子团结人民群众充分利用人多地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确保了贫困户户户有增收渠道、家家有产业支撑,通过扶持项目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户均有1至2项相对稳定的增收产业,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同时通过实施道路、院坝硬化、美化以及拆旧复垦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才有了今天这个面貌。“当然我们会进一步努力,让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梅邵蔚说。

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河,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山路右边是山,只见这里的山高耸入云,悬崖陡峭。各种奇怪的藤蔓爬满山崖,红的红,绿色的绿,倒也不十分惊险。山如斧削直插进河里,让人望而生畏。

茨林村从地形上看要比麦坪好多了,地势平坦,青山绿水。同车而行的一位文友说:“刚才还在盆上沿边上,现在却来到了盆底。”原来他说的意思是整个熨斗地形是个盆地,四边高中间低。

茨林人不知费了怎样的功夫才从中间凿了一条道通向熨斗古镇,使得外界和这个过世外桃源有了联系。河水沿着山缓缓流淌,就像一大块碧绿的菲翠,绿得幽深,绿得灰暗。河边浅滩的沙丘上一排杨柳,枝条婆娑,依依低垂,憩息着各种水鸟。成群的白鹤在银的沙丘上觅食,时而一个蜻蜓点水,时而漫步穿行,时而一个俯冲,扎进水里叼起一条银白的小鱼。

穿过那狭窄的公路,走过一段茂密的树林,就来到农业生产区。只见这里地势平坦,两边都是柳树一排排,一行行,井然有序。桑叶又嫩又绿的,玉米正在扯喇叭口,那狭长的叶子一片青绿,微风吹来,送来缕缕青香。离玉米地不远就是油菜地,油菜早已收割完毕,还零星点缀的菜荚和菜杆,估计这里今年的油菜籽又获得大丰收。不过此时地里已经栽种了棟椒苗。不远处的玉米地套种的是马铃薯,马铃薯开着紫茵茵的花儿,甚是美丽,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西瓜地里那密密麻麻的叶子里,几朵白色的小花像小姑娘娇羞的脸悄悄探出头来,引得蜜蜂嗡嗡地浅唱,几只彩色的蝴蝶也在这儿采蜜,不时蹁蹁起舞。微风拂过,发出淡淡清香。紧挨着蜜猴桃园是一个个白色的塑料大棚。番茄棚里,一个个小灯笼似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上面开着朵朵黄花。黄瓜棚里,瓜架上爬满了棵棵瓜藤,一根根水灵灵的黄瓜从瓜架上垂下来,像挂着数把长剑,直指地面。那一朵朵黄色的花儿特别诱人。豆角棚的豆角结满了瓜架,肥嫰嫩,胀鼓鼓的,像倒挂的万把刀,清香阵阵,十分诱人。

一条宽阔的村道通向农家小院。小道两边玉米成行,中间夹杂着菜园和苗圃。高低相间错落有致。一大片李子园被修剪的非常整齐。枝条上接满了一个个圆鼓鼓的李子,这里栽种的是有名的蜂糖李,面积大约有几十亩。据说春季花开如雪,香气袭人。夏秋则果实累累,香甜如蜜,给人的感觉是垂涎欲滴。正因为如此,一位农家妇女刚从地里摘回来的十几斤豆角、被我们观光团成员瓜分一空。

令大家都仰慕茨林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去年熨斗泡汤会,一棵茨林白菜卖到了八百元。熨斗白菜是历史以来都很出名出了名的好吃。多年民间流传一句歇后语:熨斗的白菜——没经(方言,没搞场)真正的“熨斗无茎白菜”以其独有的“叶绵、杆脆、芯嫩、汁甜”的口感和丰富营养价值而闻名。尤其是2023年,石泉县熨斗镇沙湾村驻村工作队将无茎白菜作为一项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全程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同时,工作队和合作社加大奖补扶持力度,白菜种植户除享受每亩300元的奖补外,还能免费到专业合作社领取籽种、有机肥及育苗托盘。让人百吃不厌。有一次在熨斗的亲戚家蹭吃过一次白菜,只见白菜又脆又甜,很入口,吃了还想吃。直到现在舌尖上回味那股香脆的味道,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没尝到茨林的白菜。

据了解,茨林村和麦坪村一样,原先都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有句俗语这样说,“嫁女莫嫁茨林村,好男儿不上茨林村”。意思茨林村太穷,女儿到茨林村就是受罪,男儿到茨林村就只有受苦的命。我年轻的时候曾到过茨林村,清一色的砖瓦房破破烂烂,而且墙壁大槽、小槽。男男女女挤在一个屋里睡,而且猪关在灶屋里,院坝里被猪拱得大坑小坑,老远就闻到一股猪屎味。我吓得立马就跑,从此再也没有去过慈林村。

这次到茨林,茨林的变化着实吓我一跳。原来在乡村振兴政策和扶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茨林村的干部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沟谷填土,平整土地,大力进行人工改造。努力改造田地,大修水渠,加大环境治理,为农民致富造血。基础建设搞好后,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行农旅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发展大棚蔬菜,瓜果、食用菌栽培,中药材种植,大力改造村民住房,拓宽村道,实先户户通公路,户户通水、通电,家家有网络。大力规划农村经济建设,实现林、果、菜、庄稼一条龙。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增收,就业。带动了农民返乡潮。如今村容整洁,规划布局合理,打造文旅结合的农村经济特色新村初具规模。新村建设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农民致富的信心。这一切离不开茨林村干部的努力和党的富民好政策。

今天的采风活动,让人耳目一新从昔日老少边穷的麦坪村变成今日的“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再到茨林村春季香气袭人、夏季枝繁叶茂预示着秋果实累累、冬五谷丰登,所有的变化都离不他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紧跟党的政策,结合当地资源和人才优势,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相信在乡村振兴政策的驱动下熨斗镇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幸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