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守毅的头像

谢守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7
分享

向“三线建设”者们致敬

“三线建设”者们致敬

 

现如今,我常常听到七十岁左右的人说,他的一生最“辉煌”经历是参加“三线建设。”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三线建设”,但对这一段历史极其伟大意义,其梗概略知一二。

三线建设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进行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三线建设既是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从战略意义上说,这是一次大规模国防、科技和工业建设运动。这一时期,中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决定将工业和军事设施从沿海及边境地区向内地迁移,以避免可能受到的外部攻击。

在我的老家,一些健在、谈及“三线建设”仍津津乐道的老人们,他们在三线建设中主要以中国西部陕西境内参加劳动、工作,主要以修路(公路、铁路)、架桥(搬运工)。当时,三线建设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建设运动,更是一场精神建设运动。

那时候,一个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一般都要派七、八或十来个劳动力“上三线”(我的胞兄、堂兄等都在其中),况且他们都是生产队里的精兵强将。在全国来说,那是数百万甚至千万。所有的三线建设者们,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到中西部落后地区建设三线。他们无论是手轮大锤开山放炮,或运石挑土筑路架桥,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精神,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

根据我们市、县境内的三线建设总体趋势看,三线建设的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新中国发展史乃至整个世界工业建设史上都堪称奇迹。它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多年的努力,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批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和新兴工业城市,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为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展开之后,以科技为中心的研究机构也开始在三线地区布局。全国范围的优秀科技力量不断向三线地区汇集,诸如陕西省宝鸡凤县红光沟航天六院就是在这个时期艰难诞生的。形成了研究学科及门类齐全、梯队较为合理、水平较高的科研力量。这些科技人才及科研机构为三线地区的后续发展,乃至为全国工业与国防现代化储备、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与技术人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线建设实现了生产力向西部地区的布局,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建设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铁路、公路、长江为网络的交通运输业,以煤炭和水、火电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以发电设备、机床和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制造工业,以元器件、通讯和引导设备为骨干的电子工业,以战略武器和轻重型军事装备为特点的国防科技工业。三线建设不仅在国防和工业建设上具有重大意义,还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线建设在增强国防实力、改善工业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以及传承三线精神等方面都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它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我们从村来说,三线建设也带动了经济发展,使这些地区原本较为落后,通过引入工厂和技术人员,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同时有助于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了范围的均衡发展。三线建设将全国的优势企业和技术力量推进到三线地区,让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陕西西部不发达地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崛起,建设起较为完备的工业发展体系。为东西部形成互补与均衡的工业布局和齐全的工业门类、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不愧为三线建设者们,对他们曾经付出了辛劳的事业还津津乐道,以此为荣。因此,他们和全国的三线建设者们一样,不仅只是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值得永远传承和弘扬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三线建设者们,向您们致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