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善举者 当永远颂扬
——来自重访子午道的善举故事
“填补桥”
踏入子午古道行进至宁陕县龙王镇莲花村公路边一个院子,斜插院子公路里边,显而易见一块莲花村的村介路牌,紧挨着这块牌子上面不到20米,就是莲花村古石桥。这座石桥,有一个至今被当地人颂扬的动人故事——
最早在这子午道兴盛的茶、麻、耳、五倍子、丝绸、盐商贩子和来往络绎不绝的过路人,必须经过这莲花村两山夹一沟的要道。这条沟高、宽均两丈余。天气晴朗的日子,都凑和着过往,但必须手脚并用,抓着枝藤或野草的拉力才能走。那达官显贵和千金小姐就只靠带家里的佣人背护着过。可是,到了暴雨、连绵雨季,高山直泻而下的来山洪,不由分说地挡住了去路,况且阻挡路程的时间那就由天来决定了。这样就给远近的商贩和过路人带来极大的麻烦,必须困在沟的两岸,等待天晴水退之后才能继续行路。
隔这不远处,住着一位五六十岁的姓吴老太婆,眼看这么繁华的路段上,每当盐贩、茶商、生意人,无论骑马、坐轿,还是步行,都必须在这深沟里,手脚并用扯着路边的枝条、草茎下了上、上了下,时间长了,这扯手的枝条、野草都没有了。可是她想,自己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只是急在心上,却束手无策。
这吴老太婆有个儿子,接了媳妇多年不见生育,眼见自己渐渐老去,恐怕有生之年还见不到自己的孙子。一场连绵雨到了,又一队茶商驮着大包小包的茶叶路过此地时,被泥石流冲刷大河沟两旁根本无法行走,即使你多么焦急赶路,在这里你不得不偃旗息鼓。于是就有人在这里长声短叹:“要是有哪位好心人能在这里积德行善、搭桥修路多好啊,给大家提供了方便,众人会保他多子多孙,子孙兴旺!”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正被在地里打猪草的吴老太婆听到了。她联想到自己儿子结婚多年,至今不用说怀胎生子,而且月月见红。远近的医生没有少请,就是中药、草药吃了几大框,就是不见肚子鼓起来,心想,这就只能生个屁了,怨天由命吧。老太婆听到刚才那个人一说,她还真的受到“启发”,于是,便心生一计,说干就干,恐怕真的修桥补路,积德行善能感动天地,让我儿孙齐全,那是大好事一件呀!
吴老太婆回到家,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她熟知的房后不远的一个石崖下,一块巨大的青石前,她先把周围用锄头慢慢掏得干净利索,再用绳子量了一次又一次,其石长、宽、厚度都适合做一个桥梁,老太婆心中暗喜:这块石头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宝物,让我子孙圆满。然后,她用刀砍、铁耙耙,扫除一切运巨石路上所有障碍之物,再作后面的安排。
为了争取当地能工巧匠和知名人士的支持和认可,这吴老太婆确实费了心机,想出了让她完成修桥的心愿的高招。这天白天,她精心准备了一桌煎、炒、炖、煮样样齐全的好饭菜。媳妇问她:“今天要来什么客人,妈妈作了这么多好吃的?”老太婆将计就计地说:“给你请送子娘娘哩!”媳妇此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天黑前,老太婆带上儿子、儿媳,把方圆几里的几位能工巧匠和知名人士如数请到家里,不等儿子儿媳对所来的客人端茶敬烟停当,她自己已经手脚麻利地在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放满色香可口的菜肴。然后让儿子儿媳规规矩矩地站在客人面前,恭敬斟酒奉菜,表达诚心。众客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作何为?
几句客套话讲过之后,老太婆说明了她的心事:原来她是要在这个大河沟上建一座天然石桥,以方便南来北往的商贾和众人。等老太婆说明真相,在座的各位无不拍手叫好,齐赞老太婆的孝义善举,并愿意大力协助。
大家正在聊着,一位中年人提出一个大家都操心的一系列问题:这石桥如何做桥拱、桥墩,两边要浆砌的糯米浆、生石灰、砂石等材料在哪里堆放、需要多少人工等等。老太婆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道来:“两边的桥墩就请在座的各位匠师合谋策划,桥梁不用担心,只要两边桥墩建好了,桥梁自然天成。”她如数家珍地说:“房后青石山下有一块巨石,其长、宽、高我都量过,尺码都适合用在这里做桥梁,只是要些时间运到现场。如果要做到让巨石不出破败,完好无损,那就是请大家都齐心协力、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不间断也得两年才能把这个大“桥梁”运到场。
当晚,众匠师酒足饭饱之后,就地作了简短分工,由张老匠师主持,各负其责,一定保质保量圆满完成这一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这些匠师们都没有食言,并在“造桥”工作中,人人献策、个个出力。周围的邻里乡亲,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要抢时间、抓节令,忙完了自己庄稼的收种,硬是挤时间、哪怕半天几小时,都要在这条运石路上帮一把、助一力,可谓费劲了心血。在近三年时间里,大家全凭手工,在巨石下面垫小石头、放滑木杆、用木杠翘,似千足虫一样,小心谨慎地让这块巨石安安稳稳地放在了两边结实稳固的桥墩上,成功合龙,顺利竣工。
据说石桥正式合拢的那天,四邻五乡的乡亲们都来庆贺,那场面是人声鼎沸,鞭炮齐鸣,好不热闹。有人提议,让吴老太婆给这座桥起个好听的名字,老太婆也不推辞,满有信心地说道:“我主张建这座桥,今天终于完工了,首先要感谢这三年来几位大匠师的亲自指导和精心安排,加上四邻相亲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应该说是大家建的不是我建的,我虽然花了一些钱,但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是独木难支的。至于这个桥的名字我早已想好了,虽不怎样好听但是很实际。因为这座桥本应早建,直到前年才考虑起这件事,今日才得以实现,算是我为远近商人和近邻的乡亲们要重要通道出了一点力,建了一座迟到而又亏欠大家的桥,这桥就叫‘填补桥’吧!‘填补’大家的恩情。”众人齐呼:“好!”从此后,这座桥就叫“填补桥。”
今天,我们站在“填补桥”下,睹物思人,无不为今天依然结实高大而又雄伟的“填补桥”惊叹而又肃然起敬!一位细心的文友找来卷尺,对“填补桥”进行了透彻的丈量:长12.7米(不包括引桥两头用水泥掩盖的部分),高4.5米,宽1.25米,完全是这块大青条石作为桥梁通体完整。实在不能不佩服古人坚决战胜困难的智慧和力量。
至今,人已去桥仍在,这里的人们既赞美这座石桥千百年来为这一带的乡民所做的贡献和留下的好口碑,更没有忘记这位吴老太婆给大众积了德、立了功。说来也怪,就在通桥的当年年底,吴老太婆的儿媳真就生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在后面的日子里,也顺顺当当易养成人。不难想见,吴老太婆孝义行善的行为,应验了民间常说的一句话“好人必有好报!”
听了故事,看到这里方圆几十户人家外部环境和房屋机构,都很有气势;附近村民自发地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谈话、交流。这些人,一个个和颜悦色,大有故人相见的气息,虽然挽留我们到家里喝水抽烟,但身不由己的搭车人,不得不在“嘀嘀嘀”的喇叭声催促中,道别上车。
车子慢慢离开了莲花村的“填补桥”,但我们这一群“参观者”无不为这位远去的吴老太婆津津乐道:像这孝义善举的“填补桥”的故事值得永远颂扬,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