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驿道,又称为官道。在尚属于蛮荒之地,山高林深,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的贵州高原,驿道,曾经是商贸往来、政令畅通、传达信息的主要渠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立体交通角色。
黄平上塘古驿道,系黄平州(今黄平旧州)至平越府(今福泉市)驿道之上塘段。上塘时属黄平安抚司(现旧州镇)。万历二十八年(1600)改设黄平州后,隶平越府(今福泉市)。清嘉庆三年(1798)改隶镇远府。道光七年(1827)对驿道进行维修。始于旧州城西,经波洞铺、上塘铺、翁埋铺、打铁关铺、地送铺、王家塘铺至平越(今福泉市)。驿道筑于明代,跨涧越山,蜿蜒曲折,宽窄不一,宽处约3米,窄处1.2米,一般1.5米左右,全用鹅卵石铺筑。驿道运输主要靠马帮,贸易往来,有效地促进了旧州、平越沿途大邑要市的经济繁荣。
漫行驿道,看着留存在荒草山野里晓风艳阳中的鹅卵石、五彩石、青石铺就的路面,数着路面被马蹄踏出的一个个深深的蹄印,尤如置身于毫无遮拦的露天博物馆,给人强烈的伤痕累累的废墟荒凉悲摧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撞击着你、引领着你、感动着你,激励着你,让你不由自主在心中浮起乡愁,铁马秋风、边关晓月、塞上落日、大漠琵琶、草原杨琴、异域胡笳、娇妻倚门、慈母夜灯、古道西风廋马、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涌上脑海。
漫行驿道,关山苍苍,溪水悠悠,稻田垒垒、清风阵阵,仿佛昔日马帮马铃叮当、吆喝声声、成群结队地赶路的风尘之状;仿佛昔日黄平莘莘学子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进京赶考的匆忙之状;仿佛昔日苗民大起义皑甲耀眼、戈矛映日、旌旗林立的盛大之状;仿佛昔日工农红军攻打旧州时镰刀锤子的红旗迎风招展、红五星光芒闪耀、钢枪熠熠生辉之威武之状浮在眼前。
漫行驿道,你会看到炊烟袅袅、竹木青青、鸡鸣狗吠、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你会看到,偶尔有三三两两的牧童放牛马在山野溪畔,响一两声马嘶牛叫,落一两段咿呀笛声;你会看到,田间地头,有着许多忙农活的村民,时不时还抖出一首首满含赤裸裸相思的山歌。历史的风烟,并没有把一切都带去;岁月的更迭,并没有把一切都尘封;世事的沧桑,并没有把一切都摧毁,而那最美的也是生命力最强的终于经受了历史的挑选,被留了下来,昔日陶渊明笔下的桃源胜地,原来就在眼前。
看,从山坳那边隐隐的林中骑马而来的年轻人是谁,哦,是年仅19岁的史可法,他正在古驿道上缓缓地离开这片他生活了19年的美丽故土,去外面的世界,开始追逐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可他再没回来,再也没回来,他在遥远的扬州,率军与清军奋战,誓死保卫大明,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诗篇。
看,在秧苗青青的稻田走过来的年轻身影是谁,哦,是年轻的石赞清,正迈着矫健的步子,风尘仆仆地赶往京师殿试,从这古驿道上走上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大道。在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他为维护祖国利益民族大义,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独赴夷营,慷慨陈词,晓以利害,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看,在古驿道上匆忙行走的年轻人是谁,哦,是年轻的张子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正赶着前去投军,从此他走上了率众勇歼日本侵略者,转战京、徐,扬我国威,救我国民的血雨腥风的生涯,打得日本鬼子抱头鼠窜,闻风丧胆。
如果你正神情疲惫地忙碌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正英姿勃发地行走在创业路上,如果你正行色匆匆地奔波在打工路上,抑或你沉湎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抑或你流连于韩剧美剧、网络游戏;抑或你正忧郁着周末假期一家人将到何处寻找一个梦中的家,那么请你在匆忙之间,抽一点时间来这里看看,挤一点时间来这里瞧瞧。走在面容斑驳的古道上,眺望古驿道四周的青山绿水,俯视着古驿道两旁的葱绿草木,呼吸着带有泥土芳香、庄稼芳香、草木芳香的清新空气,听着一路上的鸟语呢喃、蝉声如雷、蛙声如潮,你会感慨万端,有如归故里、如回故乡、如遇故人的感觉。在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找到了乡愁;在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找到了原来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在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不是在仕途上如何春风得意,生活的意义不是在商场上如何日进斗金,要的是心有所安,要的是心有所属;在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创新的精神、奋发向上的情操、甘于奉献的品格,是曾经行走在古驿道上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乃至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必须发扬和继承的……
诚如高建群一首诗所云:
不可能士兵洒下的每一滴鲜血
都被庄稼吸收了化作营养
不可能历史落下的每一星尘埃
都被山水冲入深深的海洋
应当有一部分留下来
即便是废墟
也留在大地上
当人们轻松走过时
陡然一惊
开始沉重的思想
黄平欢迎你!“古苗疆走廊”——上塘古驿道欢迎你!在这里,你能找到故乡,你能找到乡愁,你能找到心灵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