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星明的头像

谢星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9
分享

厦门行

对厦门的热望始于八十年代的《鼓浪屿之波》那首歌。那寄托悠悠思乡之情的忧伤情调和清新低回的优美旋律,就像轻轻缓缓的海波,击打在我青春易感的心上,咸咸的,湿湿的。歌中得知鼓浪屿与台湾岛隔海对望,日光岩很高,可以眺望云海苍苍,于是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南方的种子。

中学读了地理后,知道鼓浪屿就是厦门边上的一个近岛,与台湾的金门近在咫尺,肉眼可见;厦门又是著名华侨陈嘉庚的故乡和著名的厦门大学所在地,心中的种子便开始发芽生长。

几十年的读书工作始终与厦门无缘,只能任凭这棵小苗在一角阴暗处默默生长。

今年暑假,在疫情肆虐的间隙,终于在女儿的鼓动下,那棵寂寞多年的小树终于有机会被移出暗角,沐浴在七月的热烈阳光下。

飞机在大陆南边下降高度,舷窗外,阳光下的大海碧波粼粼,水天相接,身下山峦青翠。高崎机场就在海边。

接机的年轻司机很健谈,一边驾车一边热情介绍厦门特色:物价稍高,一切都需外运入岛;房价高,寸土寸金,几近于一线城市;风景美,是一座城市花园;华侨多,南洋华侨叶落归根的首选地。

我背起背包,一任梦中的树在盛夏的热烈中张扬。

榕树

行走在厦门的街上,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榕树。

生长在江苏的我最熟悉的是柳树、榆树、刺槐、杨树、泡桐、法桐、水杉……它们春天发芽,夏天茂密,秋天落叶,冬天蓄积,叙说着节候轮回的自然规律。对于榕树却只知其名,未见其实。中学课本黄河浪《故乡的榕树》里的如遮天巨伞的榕树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乐园,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宾馆边上的街边便有一棵榕树,遮天蔽日的巨大树冠如伞盖般从路边伸展过来,荫庇了大半个街道。我好奇地登上八九级台阶上被用石头围砌成的五六米见方的土台,台上的榕树巨干撑地,枝丫横斜。巨大的树干大概三人才能合抱,横生的侧干下又垂直向下生出几根盆口粗的小干,支撑起侧干向更远的外边伸展。独木成林!我想起了书上介绍榕树的用词。大大小小的气根从枝干上垂落下来,像似老者的须髯,在风中飘动,当这些气根垂落接地,便落地生根,成长出另一棵树干,于是老榕树就有了新血脉,繁衍出新的子孙。树根部已经有了几个海碗大的被水泥填补的朽烂空洞,但我并不担心,生于南方海边的榕树应该无需担心台风雷劈火烧的死绝危险,它只管给树下的人们遮挡出一大片清凉的浓荫,因为它对自己的生命力有着绝对的自信。

看得出,当地人对榕树满怀热爱,一幢老楼的屋后,一个小巷的巷口,一片广场的中央,一座小庙的檐旁,一条崭新的马路边,哪里会没有榕树呢?午后的老人在榕树下摆开棋盘,安安静静地杀上两回;年轻的姑娘在树下飘动着青春的裙摆;疲惫的旅行者放下背包,歇一歇匆匆的脚步,一定会有乡间的孩子骑在树上,像黄河浪说的,张开双臂划起桨来。榕树于这座城市是一段久远的历史,一段闲暇静止的时光,一个儿时快乐的回忆,一个脚步疲累中的休憩驿站,一处平常而又美丽的风景。

在依山而筑的南普陀寺后山,五老峰下巨石嶙峋,或卧、或蹲、或立,其状万千,但每块石头上都盘曲缠绕着榕树的根。它们扎在石缝里,如巨蟒般蜿蜒开去,紧紧抱住石头,与石头连结为一体,几次我都下意识地被吓了一跳,以为有大蛇横在脚下。哪有这么顽强倔强的树木,只要有一点点空间,便能腾挪出一大方天地!

我知道厦门不仅是一座近代移民城市,唐朝起便有了北方的移民,河洛地区的百姓为逃避动乱迁移南下,在这里拓荒定居,成为最早的“客家人”的一支。今天厦门人说的闽南语就是发源于北方的“河洛语”。

后来,从明朝洪武年间抗倭建城,到“隆庆开海”发展海上贸易,到郑成功军据厦门收复台湾,以及闽人下南洋又移民归国,厦门由岛到城,又由城到港,再到今天的花园旅游名城,厦门人就像这独木成林、根虬叶茂的榕树,顽强地生存,把根牢牢地扎在这片今天叫作“思明”热土上,从不畏惧,从不动摇,从不忘本,越活越开阔,越活越美好,越活越自信。

就连我这个外地人也喜欢上了这生命蓬勃的榕树。

海水

上午九点多飞机便落地厦门,到宾馆稍事安顿,下午没有安排行程,我们便自由活动。应爱人要求,我们跟着导航直达黄厝海滩。

七月底的中午,海滩上黄沙耀眼,阳光炙人,微风鼓浪,偌大的沙滩上没几个游客。仓促间,我们也没有准备泳衣泳具。

滩上岸边,有几棵榕树作荫,坐在树下,海风习习,送来了周身的凉爽。我也到过几次海滩,青岛,大连,烟台,沙滩平坦,砂质细腻,人气很旺,但海风中都弥漫着浓浓的海腥味,潮湿,苦咸。海水中漂浮着很多海藻,还有少许散发着腥臭味的浒苔。但奇怪的是,这里的海风干爽,没有一丝的海腥味。这是海吗?

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要赤了脚踩踩细细的海沙,洗洗清凉的海水。脱了鞋,下到沙滩上,顿觉炙人的滚烫,中午的阳光早已将沙子晒得烫人,于是又穿上鞋,不顾黄沙漫脚,走向海边。

海水就在脚下,一会儿上涌,一会儿后退,抚摸着沙滩,卷起细细的滩沙,不见丝毫的浑浊,完全没有常说的凶悍狂暴,温柔得像似怀抱婴儿的母亲。海风伴随着微微鼓动的海浪,依然干净清爽,也更加清凉。干脆脱了鞋袜,卷起裤腿,让双脚亲近海水。海水更温柔了,轻轻吻着肌肤,沁人的清凉源源地从脚底向上延伸,我的心安静了下来,炎热与烦恼都退却得干干净净,只有碧绿的大海在眼中无穷无尽地延伸。

第二天又随团来到一国两制海滩,傍晚的海滩人很多,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拎着小桶小锹在沙滩上赶海,一声声欢喜的惊叫在海风中播散。前方高大的妈祖像面朝大海,温柔地望着碧蓝遥远的前方,佑护着以海为生的辛苦人们。

对面的金门近在眼前,我举起随带的望远镜,看到了金门岛上小山耸立,房屋俨然。狭窄平静的海水把厦门和金门隔成了这边和那边,心里涌出余光中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方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身后“一国两制”的巨大标语朝着金门静静地站立在环岛路边。

红砖、别墅和万国建筑

早就被闽南的清水红砖的厝屋打动。鲜亮的红砖,高挑飞翘的屋脊,极具特色。

今天终于身在现场,亲密接触。

第四天的行程是鼓浪屿,早早就按捺不住激动蹦跳的心。过了轮渡,在鼓浪屿码头上岸,沿着康泰路和岛上最长的街道内厝奥路前行。路不宽,就像一条阔绰点的街巷,两边都是高高低低错落起伏的民居建筑。或是一个简便的餐厅,或是一家招牌鲜明的旅馆,或是一间风情的茶吧,就连街道两边的墙上都被涂写上别致的文创,有着鲜活的生活文化气息。在一座小庙边上了十几级台阶。在一座别墅边找到了我们的预定的民宿,别墅位置较高,下面就是鳞次栉比的房屋的屋顶,红色的屋顶掩映在绿树中,像一幅斑斓的油画,美丽极了。巷口边一座院子的门楼很别致,精巧的古罗马塔司干柱子,让人一见倾心。透过铁艺大门,里面是一座红砖别墅,胭脂红砖上的黑色斜纹改变了红色的单调,显得古朴而活泼。再下台阶,细观小庙,只三小间门面,上嵌“保生大帝”四字,清水红砖修建,门前香烟升腾,一色的清水红方砖铺地,门里两边的椅子上坐着几个老人用我听不懂的闽南语不紧不慢地闲谈着。

早就听说了鼓浪屿上的万国建筑,我也曾几次近距离欣赏过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雄伟壮观、各具风格是留给我的最强烈印象。鼓浪屿的会是怎样?我期待满满。

从钢琴码头出发,依百度地图的指引,去寻找鼓浪屿万国风情。码头左手前就是英国领事馆旧地,三层的清水红砖楼,四角参差配饰着方石,结构方正,灰白石头拱券造型的落地门窗,配上白色百叶窗,是一座中式材料英式造型的建筑。它是鸦片战争后岛上最早的外国领事建筑,据说馆前还曾有过狮狗墓和旗杆,后来被当地百姓捣毁,馆里还建有囚室,是英国殖民者对中国人民的罪证。沿鹿礁路上斜坡,路左侧的日本领事馆铭牌凸显在眼前,始建于1897年的日本领事馆被称为“鬼楼”,臭名昭著。主体为三层维多利亚式风格,清水红砖的外墙,红瓦的屋顶,四周有连续拱券的外柱廊,用闽南陶瓶构件装饰成柱廊栏杆。后来又续建日式住宅和警察大楼,地下室设有专门关押、刑讯中国人的牢房。中西合璧的造型风格,高大榕树掩映下的清水砖楼安静地坐落在斜坡下,我无法想象它曾经的滔天罪恶。继续前行,右前方是块平地,平地右侧是一座教堂建筑,规整的矩形平面,朝东门头的三角形山花上,英文协和礼拜堂环绕圆形气窗,下面的1863显示了它的历史,这是鼓浪屿最早的教堂。下是四根罗马塔司干式的巨柱,整体呈现出西方复兴主义的风格。一对新人穿着白色婚纱在教堂前拍照,留下他们最美丽幸福的生命瞬间。曾经只服务洋人中国人不得入内的教堂,今天成为当地人打卡幸福的景点,沧海桑田,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沿福建路向前,一座中式门庭矗立面前,在遍地西式建筑包围中,显得意外而又特别。瓦当覆盖,四角高飞,斗拱精致,蹲狮守门,石库门式的门楣上悬挂一扁,上书“海天堂构”。我没有进门,张望门里,却见正面的两层主楼红砖立柱,歇山重檐,飞角缠枝,檐下大红灯笼高悬,为典型的中式砖楼。但楼前两边的侧楼都是西式风格,罗马混合式的四根廊柱耸立廊前。一个院子里中西建筑安然共处,真是特别得不能再特别了,主人的审美趣味和情怀令人尊敬。

沿途各式别墅随处可见,大多清水红砖建筑而成,但具有鲜明的西式风格特征。更引起好奇的是每幢别墅前的院门,它们大体类似,水泥修建的西洋式样,却又绝不相同。你看,这家是三角三花门顶,装饰着卷花藤蔓;那家同样是三角山花门顶,装饰着菊花样的卷花瓣;这家是塔司干式的门柱,简洁明快,那家却是罗马柯林斯式的立柱,凹槽遍身;这家是爱奥尼风格,凹槽式柱顶上装饰着卷轴图案,简洁沉稳,那家是柯林斯式风格,柱头装饰的莨苕叶,精致繁复,显得奢华,不一而足,叹为观止。

这些上了年纪的历史风貌老建筑,将西式的理念和当地的清水红砖材料融合起来,虽没有外滩建筑的巍峨,显得小巧玲珑,却将这偏安南方大海的小岛装饰得如混血美女,精致而别有风韵。

走在鼓浪屿曲曲折折的街巷里,我恍惚在过去和现在间游走穿越,这些建筑不是空屋无人沉睡在历史时光里的“死”历史,而是或开办成博物馆,或开发成旅社、咖啡厅,或氤氲着烟火气的“活”现实。

归来堂

来了厦门,不说说陈嘉庚是说不过去的。

对陈嘉庚的认知最早源于他作为爱国华侨领袖对于抗战的重大影响,后来知道他创造了著名的厦门大学。今天终于来到了他的老家,近距离感受这位华侨领袖的风采。

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厦门大桥下的海滨。步行走上鳌园路,左边是华侨大学,右边是开阔的龙舟池,每年的端午,集美人都要在这里举行龙舟竞渡比赛。继续前行,在一幢色彩丰富的教学楼前停了下来。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集美中学的道南楼。楼名源于《论语》“吾道南矣”,大概与陈嘉庚他们的南洋经历有关。

集美中学始建于1918年,比建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还早。五层的道南楼对称工稳,清水红砖的墙体,配以白色的石栏杆,栏杆上饰以闽南风格的绿色陶瓶,廊柱和半圆形过道间以白石砌筑,并以红白灰三色石头装饰,楼顶呈中式歇山红色陶瓦顶造型,古朴典雅,色彩丰富,美观大方。我奇怪于一座学校何以会建成这种既有鲜明的西式特点,又有着中国传统造型,还有着闽南特色风情的样式,导游看穿了我的疑问,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当时董事会一帮人正为把学校建成什么样式而争论不休,有人看到陈嘉庚身穿西装头戴斗笠笑他不中不西,但陈嘉庚却突然一拍大腿,我就要这种不中不西、既中又西的样式。于是集美中学的建筑便有了今天的这种“穿西装,戴斗笠”“曲燕尾脊”“彩色出砖入石”的特有的嘉庚风格。嘉庚样式的建筑风格带着鲜明的南洋风情,结合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我国古典建筑的特色,西洋式屋身配以中式的大屋顶,体现了陈嘉庚既要心向世界又要根植传统的教育理念,多年南洋打拼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心向世界,才能眼界开阔,与世界同步,根植传统,才能不忘民族之本。一座建筑凝聚了他这个南洋归侨的深深的忧患意识和拳拳爱国情怀。

再往东行,便是集美中学的南熏楼,“南熏”取自《诗经•南风诗》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的句子,体现了陈嘉庚以文化人的教育理想。其十五层主楼,以纹理细密的花岗岩建造,青瓦飞檐,极具特色。

道南楼东侧便是归来园。花岗石铺砌的大埕,盆栽翠柏整齐雅致,中央立着一道石屏,上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对陈嘉庚一生的总结:“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屏前立着陈嘉庚的雕塑铜像,栩栩如生的铜像身着衬衫领带,左手拿帽,右手执杖,脱下的西装随意地横放在臂上,深邃的目光眺望着南方,遥望着远方亲人的归来。

瞻仰过雕像,向北便是归来堂。归来堂落成于1962年,寄托了先生身前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的殷切期望。

归来堂的向北是陈嘉庚先生故居。这是一座复建于1955年的三层建筑,外观为白色罗马风格,是嘉庚先生与胞弟陈敬贤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踏上走廊,清水红砖的墙体和地面有呈现出鲜明的闽南特色。一楼房间都辟为陈列室,展示着先生兄弟以及华侨同胞筚路蓝缕的建校过程。一张张图片,一本本簿册,记录着创业艰难的辛苦和艰难,展示着华侨们报国爱乡的火热激情。

二楼中间是一个敞开的会议室,西侧的几个房间里陈列着先生生前生活及使用的物品,简单木质的餐桌、座椅、床铺与普通人家无异,床铺旁的一张大办公桌特别引人注意,桌上放着一个摆放文件的小柜子,见证了一个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故乡人民的爱国华侨的质朴本质和奉献精神。

从归来园出来,再次走在鳌园路上,集美中学就在我的身后,集美大学就在我的身后,眼前龙舟池的一池清水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但我知道这里是一个蛟龙孕育的池渊,他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试水,在这里竞赛,从这里游向大海,飞腾长空。

我默默地眺望着更远处嘉庚先生曾经遥望的大海,眺望着先生没有看到过的姿态雄伟的厦门大桥,一股龙舟出海的阵阵鼓声和呐喊声在耳边响起,越来越大,越来越猛。

几天的旅程,匆忙而又充实,走马观花而又收获满满。回程已是夜晚,飞机起飞了,舷窗外,茫茫大海边上的厦门灯火璀璨,街道如同条条火龙在我的身下飞舞。有一棵榕树,在我的心田里扎下了连串的根,茂盛成了一片森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