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斜阳的头像

斜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03
分享

不变的孔垄

每天上午8点至11点,孔垄西厢大道菜市场那段马路,人如潮水涌动,摩肩接踵,车若龙入浅滩,缓速慢行,走走停停,这种涌堵现象,形成一幅壮阔的美景。

哇塞,孔垄的人真多。

热闹让孔垄生机勃勃,热闹让孔垄经济繁荣。

让时光穿越千年。

不知是孔垄的俊朗吸引了东港,还是东港的秀丽让孔垄倾情,他们在这里拥抱,交融,酿出一杯芳香酩酊。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散发着陈年古香,高矮不齐的店铺临街而立,弯曲的街道人潮涌动。他们当中,有才思敏捷,赴京赶考的勤奋弟子,也有被人牵着,眼戴墨镜的算命先生,有留着长辫,肩挎布袋的风尘过客,也有身穿长褂,手摇纸扇的花花公子,有腰背微驼,手拄拐杖的苍迈老人,也有手捏油纸伞,脚穿青布鞋的风雅人士,有嘴含烟斗,满口黄牙,脸上堆着笑容的店铺老板,也有头戴布帽,腰系围裙的作坊工,有体态丰盈,身着旗袍的优雅女士,还有浓妆艳抹,娇眉百态的歌女……他们脚步从容,神情悠然,从那一张张恬淡愜意的脸上,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唐朝盛世生活的自得其乐。

夏天的太阳,直射地面,街道青石板仿佛在冒着青烟,祭塘边的柳树荫下,坐着许多乘凉的街民,柳条无精打采地垂向水面,一些鱼儿在水面漫游,孩子们在祭塘中划水,有的孩子从谷坝桥上跃入水中,痛快地享受着水的清凉与少年的快乐。

筷子街是竹器加工地,街道长约200米,宽约2米,两边店铺相对而开,就像两根筷子整齐地摆放着,街因形状而得名。在这炎炎夏日,逼仄的巷弄里没有一丝微风,师傅们在忙碌地工作,

他们灵巧的手,将竹子劈成竹片或竹丝,编织成各种用具或工艺品,如斗笠,竹 笆,竹席,竹椅,还有提篮,筲箕,簸箕,晒筐,以及板箩,篾丝箩,米筛,格筛和梳子, 篦子,小花篮等,竹条竹丝在手中不断地舞动,翻转,看着一个个精美的竹器,虽然汗流浃背,心中依然觉得欣慰,很多外地人来孔垄,总要带上一些竹器回家,作为留念。

孔垄位于黄梅县下半乡,地处长江边,水资源丰富。是城关通往小池必经之路,在古时候,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孔垄人民借东港的优势,敞开胸怀,接纳八面,拥抱四方。这里不但是客流中心,也是物流集散地。

店铺是固定的。客人是流通的,店铺为顾客提供所需物品而繁荣,顾客因店铺适用商品而称心,两者共依共存。

朱坝桥头是农副产品交易场所,人们将本地产品送到那里销售,又从那里买回外地产品,经营者从中牟利,激活了市场,繁荣了经济,让生活更加多彩。

凡是好的东西,总会在有意或无意间被保留下来。

“九江茶饼香,武穴酥糖甜,孔垄麻鼓比月圆,麻花脆口销远地,酱干味道实在鲜。”这首顺口溜唱了数千年,既是对孔垄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孔垄饮食加工业的高度赞赏。

万年台位于滩湖桥旁边,临河而建,坐南朝北,与关帝庙相对呼应。台高两米,台面四周立着粗大的朱红色圆柱,圆柱上面架着若干横梁,铆榫结构,斗拱造型,顶部盖着青色布瓦。檐部和四角用琉璃瓦铺贴,飞檐翘角,气势宏伟。

每逢过年或庙会期间,这里经常举办文化娱乐活动。玩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拳,唱戏……台上表演者酣畅淋漓,激情飞扬,台下观众掌声不断,喝彩连连,场地挤得水泄不通,好奇的人们总是踮起脚尖,看过究竟,后面的人看不够的时候,干脆将前面的人用力一推,立刻产生多米诺效应,人体重心自然向前倾斜,当波及到最前排人的时候,他们又用力往后一搡,身体重心又倒向后面,波浪滚滚,这场景,犹如东港春潮,一浪更比一浪高。

夜晚,月色朦胧,万籁俱寂,河边的草丛里传来一些虫子的叫声,东港码头停靠着许多乌篷船,船帆落下,河水无声,有的船上亮起了微黄烛光,星星点点,灯火阑珊。

小镇客栈,茶楼,酒馆里灯火通明,人来客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人相聚,吟诗作对,自叹怀才不遇,商人相聚,生财有道,总想取巧投机,官员相聚,清正廉明,唯图高升一级,歌女相聚,情爱是假,只有金钱才是真,百姓相聚,柴米油盐,健康是福,平淡才是人生。在那混沌的世界。在那半醉半醒的状态下,烟火气里充满着欲望,也对生活寄予了梦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