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忘 的 十 年
——中国记者节感怀
A 篇
我孩子的小舅是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今天是11月8日,记者节。电视台特意安排并制作了专题,报道电视记者怎样工作及家庭生活的一些事情。不想,采访孩子的小舅妻子时,正在乡村小学上课、挺着大肚子的她,委屈的泪水一涌而出:“他整天忙呀忙,根本没有时间陪我逛街。看到别人成双成对的,我非常羡慕。我就陪着他在单位加班,直到夜深时才能回来……但我希望每位记者的家庭都来支持记者们的事业,他们劳动的成果,是我们生活的晴雨表,是我们前进中的方向标。”
电视节目播出后,许多不知名的观众打来电话问候,听说广电局局长看了片子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岳父岳母在家里看了节目后,幸福的泪水流淌在了笑容上。
妻子在旁边插话了:“我怀咱们的孩子时,当时胎位不正,医生要我校正胎位,腰里就缠着几圈四五米的白布。你在报社老是加班,我坐也坐不成,只好一个人围着小县城满街转。你们报社在六楼,停水时,我干脆在你加班时,从一楼向六楼提水,一壶一壶地提呀。还有,晚上我一个人睡前洗脚时,只能站着洗,一只脚给另一只脚洗……”听着这些话,我回忆起来10年的记者生涯——
那是20多年前了,我们的报社刚开始筹建,人员从全社会招考。当时,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二十岁的小青年。本来要教书的,我却凭着学校办过校刊、学校文学社社长的一点小资本,成为一名记者。
B 篇
在农村人的眼里,记者可是一个神圣的带着光环的职业。我是农民的儿子,自然更加珍惜。
刚开始时,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业余休息时间,我几乎把精力全部用在了采访上、工作中。记得我经常和一名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同事合作,一起采访,一起校对。早上第一顿饭是七八点钟吃的,到第二顿饭时,已经到了晚上的七八点钟。遇到紧急采访任务时,我们都要晚上加班,常常工作到夜深二三点钟,有时还要熬个通宵。等到天刚一亮,我们就把好多页厚的稿子交到了总编手中。当时,我们都认为自己年轻、壮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样的日子一长,问题就出来了。周围的人和父母都说我身体好像在不停地消瘦呀。果然不出所料,我在不到20天时间内,体重减了8斤。我想,自己在学校时,我一米七三的个头,体重都在65公斤以上,而且在运动场比赛时,有的体育项目还拿过名次的,怎么会呢?然而,事实上,在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我的体重由65公斤降到了55公斤!由胖小伙变成了瘦麻干。
身体上吃亏的付出,换来了事业上的一点小成就。我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新闻工作者,作品连连获中、省、市级新闻奖,不久便成为报社的骨干力量,采编中心的负责人。生活中,我娶了一个娘家在城里的模样不错的媳妇。这一年正好是香港回归,我逗妻子说,两年的“拖拍”,她终于回归到了我的怀抱。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因为短暂,总是让人回味和向往。
我的小家伙刚出生便得了一场大病,请了名家名医都治不好,全家人的心悲到了极点。但是,我忙得几乎顾及不上。因为,正值报社实现办公自动化时期,白天上班采访、编稿,晚上进行计算机学习培训。办报纸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在报社工作,出了差错,轻则受经济处罚、纪律处分,重的则被开除,有的还要消除政治影响。因而,我仍一如既往努力工作着。记得一年冬天,为了反映一起农村教育、财务问题的事件,我和一名记者,不顾天寒地冻,到十多家农户家里调查,直到深夜,晚上就住在了农户家里。这一年,使我的脚、耳朵全冻伤了。但稿子发表后却引起了极大反响。
幸亏老天有眼,孩子的病被一名乡村老中医治好了。
然而,我的病却开始了。
先是出麻疹。三十岁的男人出麻疹,听了会让人哭笑不得。但,我的确是因为小时候身体壮实,没有出过。等到而立之年,可能身体免疫力下降了,病毒就乘虚而入了。整整在家里出了四个星期!
接着是渭河发洪水这一年,我赴渭河参加抗洪抢险,作了一名“战地记者”。上级报社有个叫王文的记者,不幸落水遇难了。我没有在抗洪中遇难,但险些在抗洪归来后牺牲。
我得了出血热。据医生说,这种病从抗洪阵地上染上,潜伏期大约有 7到40天时间。我在抗洪前线呆了10天,回来后两星期以后,就感觉像感冒了一样,头痛、发烧。起初两三天当作感冒治了,延误了病情,等到有生命危险时,才得以确诊。医生说,如果晚几个小时,我可能就没治了!
病是好了,可是,还有比病痛更为悲伤的事情。
C 篇
15年前的初秋,报纸因政策原因停办,报社取消,人员分流。这可是我们用10年心血辛辛苦苦积垒起来的呀!当然,停办我们的报纸不是因为办报宗旨或者质量等原因,而是政策原因。这一年全国停办各类报刊600多种。
我一头雾水!大家被迎头打了一棒!有的欲哭无泪。更多的是无奈的等待。然而,我们还是要坚决贯彻国家的政策。
10年来,我们同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是志同道合者历经艰苦所建立起来的,是在弘扬正气中升华的,也是在力排丑恶中缔结的。报纸代表了党和政府的态度,反映了群众的心声,我们则代表了社会的良知,
10年来,我已由当时的毛头小伙变成了而立之年的大青年。同事中,青年人的头上添了些白丝,中年人好像要步入老年行列的样子。我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热爱的记者行业、新闻事业。工作中,我们曾经经历过阵雨的洗礼,也迎接了风霜的挑。在日久经年的战场上,我们羽毛丰满。
好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像春天一样温暖着我们,安排我们到了各自满意的工作单位。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旗帜的招引下,一步步走向了成熟。记者生涯中,10年里无数个不眠之夜,已经把一块块钢铁磨化成宝剑利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们的记者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得到了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这种成长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财富,让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在工作环境里,在今后漫长的路途中,一生享用。
记者节,我会永远记住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