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河柳的头像

西河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1/07
分享

插枝春柳寄哀情

清明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流传至今,最根本的形式和内容还是扫墓祭祖。到了现代,人们扫墓祭奠先人时,往往要栽植一些松柏之类的常青树来寄托哀思。殊不知,清明“插柳”也是一种特有的民间风俗。

清明插柳的习俗与国人种柳、爱柳之风有很大关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为优良的树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植很多柳树,使军营从此得名“柳营”;晋代陶侃镇守武昌时,在当地遍植柳树,名曰“官柳”;隋炀帝曾号召全民种柳护堤,并赐以重赏,诗人白居易以《隋堤柳》为题,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唐代普遍种柳,长安主要种槐,堤旁则多种柳。据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也曾把长安的一株柳树带到拉萨,并亲手种植在大昭寺前。

早在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等,均出自各地典籍,民间亦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宋元后,清明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清明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季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人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柳枝了。

清明插柳,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说是唐末黄巢起义,秘密通知百姓,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后起义失败,人们便在清明戴柳纪念他;也有说是为纪念北宋词人柳永,他作词绮丽多情,教坊歌伎多喜唱柳词,死后歌伎每逢清明多往柳墓扫祭,因“柳”谐音,便折路边柳枝簪发。而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所言即为“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逃亡出走。逃亡期间,重耳历尽艰辛,饱受磨难,跟着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仅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其中一人叫介子推。后来重耳饥饿难挨,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他,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送给他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当上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分封群臣时唯独忘记了介子推,后经旁人提醒,他才赶紧差人请介子推前来受封。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矢志不渝,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为纪念这位生死与共的救命恩人,遂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规定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至今山西介休一带的老百姓,为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每逢他死难之日,除禁止烟火吃冷食外,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并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作为一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民族感情的节日,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社会价值取向,期间的种种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插柳”这种方式既起到了缅怀先人的目的,又绿化了环境,久而久之,在民间渐成风气,直到民国时期,清明节还曾一度被定为“植树节”。当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清明节来临时利用“植树祭故人”的方式,以一种文明、绿色的方式寄托哀思,向已故的先人表达思念。

清明是个沉痛的节日,也是一个复苏的季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既有祭扫坟墓、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植树插柳的欢笑声,摆脱悲伤,走进复苏才是生命的真谛。倘若我们有心,完全可以折来柳枝插于在门前或墓地寄托哀思,兴许插下的柳枝会慢慢泛青发芽,虽然没有谁去希望这截柳枝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2012年3月31日

(原载2014年3月28日《台湾好报》;2014年第1期《雪绒花》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