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河柳的头像

西河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1/09
分享

年糕,一抹缱绻的乡愁

在乡下,一进入腊月,村里就热闹起来,人们开始蒸年糕、备年货。那时,饺子、焖子、炸丸子是过年必备食品,但并不是标志性的食品,只有黄米年糕才是过年时会有的。那软糯香甜的黄米年糕,象征着过年的色彩和味道,所以在孩子们的眼中,年糕和春联、鞭炮一样,是过年不可或缺的符号,阵阵年糕香,氤氲的是浓浓的年味儿。

年糕最早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早在周朝就有年糕的记载,《国札·札记》中“羞边之食,糗饵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汉朝人对米糕有“稻饼”、“饵”、“糍”等诸多称呼,西汉扬雄《方言》中就有“糕”的称谓,魏晋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亦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南北朝时的烹饪书《食次》,详述了米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有“将米磨粉制糕”的记载,将糯米磨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儿的面团,把枣和栗子等贴其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

据说,年糕源于江浙一带。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嘱咐亲信:“我死之后,若国家有难,民众缺粮,你们就到相门城墙挖地三尺,可以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越国攻打吴国。吴国连吃败仗,城中粮尽援绝,军民纷纷饿死。这时,伍子胥的亲信遵其嘱咐,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果然挖到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原来,这是当年伍子胥暗地设下的“屯粮防急”之计,他在相门一带用的城砖,全部是用糯米粉蒸制后压成的,这类糯米砖十分坚韧,既可以作砖砌墙,必要时又能充饥。此后每逢过年,当地家家户户都要蒸制像城砖样的糯米年糕,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绩。

相比江浙地区糯米年糕的来历,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其实更熟稔家乡“过年吃黄米年糕”的传说:在远古时期,北方有个叫“年”的怪兽,长年累月地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食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受不了,就经常下山祸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老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当地有个聪明的“高氏族”部落,每到严冬,估计“年”快要下山觅食时,他们就事先用粮食做好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老百姓见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做准备了。后来,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便流传下来。因粮食条块为高氏所制,目的是喂“年”度关,于是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谐音“年糕”了。

“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无论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春节都有吃年糕的传统,各地风俗不同,年糕的种类亦多种多样。南方的年糕多为糯米磨粉蒸制而成,洁白细润如温文尔雅的水乡女子;北方的年糕常用黍面做食材,色黄糯软,俨然粗狂豪爽的燕赵壮汉。糯米是江南的特产,而在北方有糯米那样黏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黄米)。这种黏黍脱壳磨粉,上箅蒸熟后,又黄又黏,而且还带有些许甜味。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黄米年糕作为过年的必备饭食,往往是母亲最先着手做的。屋檐下,灶火烧得旺旺的,大铁锅的蒸箅上,热气腾腾。因黄米特别黏,母亲会事先在蒸箅上铺一层白菜叶,防止粘在一起分不开。接着,要在白菜叶上撒一层提前煮好的红枣,再撒一层用煮枣水散湿的黄米面儿,中间撒一层红枣,最后撒上一层湿黄米面儿,厚度以盖过枣儿为准。在撒面过程中,她会不时用筷子戳面,说这样是给面层通气,不然就容易夹生。之后,盖上锅盖,文火慢蒸。一个多小时后,父母相互配合起锅,连同蒸箅将蒸熟的年糕,倒扣在铺好“锅排”的炕头上,趁热揭掉白菜叶,切下带糊饹馇的“糕边”。黄澄澄的黍面、红彤彤的大枣,看着就让人特别有食欲。

蒸年糕时,也是我和小弟最开心的时候,不用父母平日里的催促,早早就把手洗了又洗,就等着年糕早点儿蒸熟。起锅后,我们弟兄俩猴子般窜进窜出,眼里望着,手指不由地伸进嘴里。趁大人不注意,伸手拿上一块带饹馇的“糕边”就往嘴里塞,热腾腾的黄米年糕,软糯香甜,真是越嚼越带劲儿……

年糕,一抹挥之不去的缱绻乡愁。吃年糕,分享的不仅仅是浓浓的年味儿,还有一份暖暖的亲情!

2015年2月28日

(原载2018年第3期《衡水文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