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xinglinxunxi的头像

xinglinxunxi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30
分享

收获记忆,珍藏美好

生活在繁华喧嚣快节奏的城市里,我喜欢在清晨或傍晚时分,独自漫步在一条较为宁静的街道旁,以此松弛白天工作中紧绷的神经。每当看着偶尔一闪而过的车辆或三三两两匆忙而行的人们,就会想到现实生活有如争先恐后奔腾着的海浪一样,总是如此的紧张。
我很羡慕街道旁那一排排青翠而舒展着枝叶的风景树,它们每天都是静观着身边的一切,宁静地生长着,送走黑夜,迎来黎明。
在紧张与宁静之间,回首过往的年华,让那些美丽的记忆来冲洗迷茫的心灵,以求获得一丝短暂的快慰……

我是农民的后代,在我的梦中,乡村之恋永远是我不变的情怀。当很多人从农村里走出来,通过多年的打拚,按入住城市的积分制,谋得了城市户口,终于从身份上由“农民”变成了“市民”的时候,我还是向往着在年老的时候落叶归根,最终还是希望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
我总是留恋过去在乡村里拥有的自然风光。在这个五月的夏日里,乡村的田野里则透着悠悠的晨曦未露的凉气,暑气逐渐消散,想到曾漫步于田埂,心情豁然开朗的那种情怀令人难忘。夜幕落下,当习习的晚风吹过,脸上、手上便感觉到一缕清凉的时候,远处的房屋便都点起了灯光,从那稀稀疏疏的树丛辐射着晕黄的散光,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田间和沼泽,时时送来新插的早秧,还能闻到大片的竹林清新的香气。这时,草丛里蟋蟀叫声响成一片,我就会觉得天地之间一切乐曲是自然淳朴的,不是世俗乐器的嘈杂。身置其中,则被如此的自然之声而陶醉。
当天色还未完全黑,遥远的天空出现了一颗星,它是这样的恬静,像梦的眼睛,偶尔闪烁着光芒的时候,时常会传来家长呼唤玩耍的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赶鸭子、鸡进笼子的嘈杂声,这些声音让我的心仿佛干枯的禾苗得到了清清的河水的浇灌一样而润泽起来。
我感谢乡村的河水养育了我,家乡的小河是我童年的摇篮,在那里可以找到童年的欢乐。在河的两边就是家乡人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庄稼田地,那时的水,那时的地,没有一丝的污染与破坏,完全是处于一种很自然的生态平衡环境之中。
在那岁月里,这一片被小河水日夜浇灌的田地,虽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能让我的父辈们的腰包鼓起来,但是那种从自然原色中获取的欢乐无法比拟。
小河的水源源不断地与田间地头的纵横交错的沟涧相连,滋润着农田里的庄稼。我时常看到在流水的每一个关口上,看到安放有篾制的捕鱼工具。鱼群会随着流水流入其中,幼小的鱼儿会从编织的细细的竹篾的缝隙间流走,只捕捉到的较大的鱼儿。新鲜的鱼是吃不完的,就会腌晒起来。那时的家家户户一年到头都有吃不完的自然生长出来的鱼,并且左邻右舍相互赠送,传递着一份浓浓的乡情。后来随着大量的农药化肥的普施与各种电捕鱼法的滥用,自然的鱼群几乎濒临灭绝。儿时的那种原生态自然环境只能靠回忆来珍藏了。


走过了充满着欢乐的童年,开始了漫漫人生的求学之路,那时,书信就成了与家人、朋友之间情感的纽带。上中学后,尤其是刚和同学朋友分别,书信就成为互诉衷肠、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每到课间,当听到校园广播室通过喇叭念到自己的名字时,就飞奔而去取来信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细品慢读。看后小心地收拾起来,有空了就拿出来看看,在青涩的岁月里慢慢成熟。书信,也就在流水般的岁月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长大,丰富着记忆的深度与内涵。
书信,是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联系方式,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拂去世俗的烟尘,想到当年的书信交流,曾带给我多少的欢乐,多少惊喜!家书一封,简洁无华,字里行间渗透着亲人的呵护,父母的叮咛,朋友的问候与牵挂。
随着通讯手段的更新换代,书信,退出历史舞台是迟早的事情,它和布票、粮票一样,在完成使命后一定会成为历史。可是,看着现在的电脑,现代通讯工具尽管快捷方便,但缺少了书信的质朴与厚重,缺少那种温情和期待。
终有一天,我会渐渐老去,在家乡夕阳笼罩的时光里,阅读发黄的信笺,忆起如烟往事,享受美丽过往的生命旅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走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用手中的笔抒写一份责任。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参加过各种不同的培训学习,也因此获得过各种不同的证书。但其中有一张值得我永远珍藏与回忆的证书——学员证。
这张学员证与我念中学时拥有的《团员证》一样大小,外面是鲜红色的塑胶封面,正面印有金黄色的“学员证”字样,底部还印有一排金黄色的字“人民日报社新闻函授部”。
内页与工作证一样,填写栏目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编号等。登记照片虽已模糊,但加盖其上的钢印“人民日报社新闻培训中心”的字样却清晰如初。发证日期:1997年5月1日。
又是一个5月,5月与劳动结缘。让我想到乡村人民的辛劳和汗水。那时我虽然是一名乡村教师,但是很多时候也与他们一起同甘共苦过,深深地知道影响着他们的切身利益的有些事情需要有人代为呼吁。
我的家乡是以种植为主的产粮之地。在上世纪90年代里,农民负担沉重,种田要上缴各项提留款,而这种款主要靠上缴粮食来偿还。“卖粮难”就成了每年“夏征”时粮农们最头痛的事情。我也曾向当地有关单位反映过村民的愿望,但无人搭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人民日报新闻培训中心的学习,成了新闻部的函授学员。在学习期间以书信提交新闻稿的方式直接与报社编辑交流并得到指导。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人民日报社一位高级编辑——张启华老师。经过她的精心辅导与提示,我曾有一篇反映农民“卖粮难”问题的稿件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当然,除了反映一些时弊的现实问题之外,也有从正面宣传一些好的典型事例。
正是这次的新闻培训学习机会,我也被当地市级报社聘为了一名特约记者,出于一份代为家乡人民吐露心声的责任心,用手中的笔及时地反映了一些涉农问题并得到了解决,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称赞,那段时光也是值得我珍藏回忆的。
如今,家乡在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中,已今非昔比,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变。过去的一切成为了美好的回忆,但当初的愿望永远不会改变,仍将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来抒写在时代的召唤下自己对世间事情的所感所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