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岭山翁的头像

金岭山翁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1/03
分享

古榕树下的承诺

古榕树下的承诺(小说)

金岭山翁

乌蒙山脉,起伏连绵,逶迤磅礴,群山环抱之中,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南盘江,一条叫北盘江。这两条河流日日夜夜奔腾不息,将崇山峻岭冲刷成地缝天沟,随处可见峭壁千寻、桥梁如虹的壮丽奇观。随着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一条条通村盘山油路,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盘山而上的玉龙,直达依山而居的村寨。

在通往小寨村的油路两旁,原先裸露的石旯旮,已难寻昔日的踪影,全被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果林覆盖。沿着盘山油路而上,翻过山坳,不远处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坝子——小寨村就在这里。

小寨村四周群山环抱,几个村民小组居住在坡度较缓的半山上,寨前是一个坝子,是几年前由旱地改成的水田。水田里草鱼鲜肥,稻子耀金。

半山上,一排排翘檐二层小楼,盖着青色水泥瓦,墙体是清一色的青砖白灰沟缝,颜色对比鲜明。

从村西到村东的一条水泥大道,一直通到村东的一棵四抱多大的古榕树下。榕树左边是刚开业不久的农家书屋兼小卖部。右边是二层精致的平房,进门处挂着“小寨村村民委员会”的牌子。二楼栏杆上一只大喇叭,正播放着村小学教师创作的《圆梦中国》舞曲。

榕树下,是一个占地一亩多的广场,四周安放有系列游乐健身器材。南边是村民们平时自娱自乐的舞台。

今天,广场上聚满了全村男女老幼,人人穿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广场上空,四只彩色大气球牵引着四幅标语,随风起舞。其中一幅标语特别引人注目:“热烈祝贺小寨村通村油路竣工!”

舞台上,老年队正跳着欢快的秧歌舞。舞毕,一群青年男女,随着竹竿拍打地面的节奏,跳起了竹竿舞。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民族传统歌舞,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这一切都是那条特别标语注脚的前奏。

小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山寨,民族风情浓郁,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山民,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建了如今连都市人都流连忘返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上午十点整,舞台上两张课桌拼成的“讲台”,盖着红绒布,上面放着两只无线话筒。“讲台”后,整整齐齐的安放着八把精巧绝伦的藤椅,是村民自己用山上的藤条编成的。

村委会门前,一行人正朝着“讲台”走来,领头的是一位年五十挂零的汉子,一米八左右的个子,二目炯炯有神,脸膛黝黑,雪白的短袖衬衫扎进笔挺的西裤里,越发显得老练、英俊。他就是今天的主角——小寨村党支书刘世福。这个名字很特别,当年他阿爸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给世人留下幸福的意思。

一行人落座后,刘支书拿起话筒,试了试音响效果,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刘支书清了清嗓子说:“小寨村的父老乡亲们,大家早上好!我们村通村油路,竣工了(掌声不断)!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照顾,千万不要忘记党的恩情啊”(雷鸣般的掌声)!小寨村通村油路竣工,今后,各家各户的土特农副产品,就不会因为交通问题烂在山上,烂在家里了!从此,大家再也不会受黑心商贩宰价啦(雷鸣般的掌声)!……

刘支书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拿起电话刚说了几句,脸色骤变。只见他与身旁的一位老人耳语几句后,又拿起无线话筒大声说:“父老乡亲们,对不起大家,我有要事去办,下面,由魏礼佳老村长给大家讲……”顿时,广场上鸦雀无声,人们面面相觑,村民们不自觉的用手巾擦眼泪,同组的村民,自发的跟在刘支书后面,朝刘支书家走去。

魏礼佳老村长给大家交代几句后,连忙随着在场的村民一起,急慌慌的朝刘支书家的方向赶去。

刘支书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

刘世福是家里的长子,早年丧母,是父亲刘德范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他成了小寨村有史以来第一个高中毕业生。由于当年家里困难,几个妹妹还在读小学,家里没钱给他去县城参加高考,他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一晃十二年后,复员退伍,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寨家中。

十二年过去了,家中一切依旧,只是堂屋简陋的书桌上,多了一摞他从部队带回来的荣誉证书和几枚闪闪发光的军功章。

第二天,刘世福应同村妹妹郝杏仁的邀请,到她家作客。中午饭后,两人在田间小路上溜了一圈后。来到村头的古榕树下。刘世福看到村里一切依旧,村民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传统生活,心在滴血!善于察言观色的妹妹郝杏仁,看在眼里,故意制造浪漫气氛,指着刘世福别在裤带上的香烟盒大小的洋玩意问这问那。刘世福告诉他,这个叫BB机,朋友找你有事,它就会喊你,你就可以到有电话的地方打电话问朋友有什么事。郝杏仁虽然不明白BB机的含义,但还是好奇的问道:“那你用它直接问朋友是什么事不就行了吗?”刘世福说:“现在还不行,不过,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很快,我相信过不了几年,你说的那种电话,一定人人都会用上的。”

刘世福看了看天,接着说:“我想,只要肯动脑筋,踏实苦干,今后,我们也能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日子:家家用自来水,住洋房,出门自己开车。你说的那种电话,到时候我买个给你,而且还要带领乡亲们过上这种生活”。郝杏仁媚了刘世福一眼:“到时候可不要忘了你今天的承诺哟,有头上的古榕树作证呢。”刘世福习惯的举起右手:“我一定……”郝杏仁连忙把他的手按下,扑哧一声笑了。

郝杏仁好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本正经的问道:“刘大哥,你当兵的那个地方一定很美,很富裕吧?”刘世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我们小寨村落后的原因:山高路陡,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各方面发展受限制。除了这些客观条件,还有思想观念落后。”

郝杏仁偏着脑袋问:“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刘世福想了想说:“当然是要先修车路,安自来水,安电话,改变种植模式,山上种经果林,田坝种稻谷和大棚蔬菜,稻田里养鱼,一举多得。还要组织大家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改变思想观念。等大家都有钱了,还要修漂亮的学校,修商店,修娱乐广场,开饭店……”郝杏仁听得云里雾里,心想:该不是梦吧!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这个梦早晚会实现,甚至觉得,刘大哥说的这些,仿佛是专门为她俩未来的美好生活设计的蓝图。凭借成熟少女敏感的神经,郝杏仁的脸颊泛起红晕。当两人四目相对的一瞬,两颗年轻而爱慕的心,同时狂跳,爱情的火苗已经点燃。

常言说得好,欢愉嫌时短,寂寞恨天长。不知不觉,太阳渐渐偏西,两人来到三岔路口。刘世福关切地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家吧。”“回我家吗?”郝杏仁故意问。“我家里还有事,我就不送你了!”刘世福无奈地说。郝杏仁故意做出委屈而撒娇的样子说:“你不送我回家,我就跟你去。”刘世福正不知所措,只见郝杏仁迅速转过身去,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双她亲手绣的“鸳鸯戏水”图案的鞋垫,放到刘世福的手上,一双含羞的眼睛瞬时放电,然后,边挥手边朝自家方向的小路跑去。

落日的余晖,照着她那两条乌黑发亮的辫子,在白底红花的衬衣上左右起舞……

 

此后,刘世福在老父亲的帮助下,用在部队积攒的三千元钱,购买了几只山羊和母猪喂养,还把自家的承包地分一半种核桃、板栗、花椒、茶叶。由于小寨村当时还没有自来水,人畜饮水都都要到一公里外的水井去挑,枯水季节甚至更远,其艰辛可想而知。不过还算天随人愿,仅一年时间,刘世福家就成了小寨村闻名的万元户。

刘世福不仅脑瓜灵活,踏实肯干,而且心地特别善良。时常接济寨中的困难户,还把新生的羔羊和猪仔,赊给寨中家庭困难的乡亲喂养。有一天,寨中的五保户罗大伯病了,他硬是一口气把罗大伯背到几公里外的镇卫生院,为老人交了医药费,陪伴老人住院两天两夜,直到老人出院才一起回家。因此,他在寨子里,人缘和口碑极好。几个热心的大妈,两边撮合,刘世福与郝杏仁在第二年新春喜结良缘。

 

婚后不久,村里换届选举,刘世福以最高票当选村支书。

一家富不算富,刘世福的志向可大了。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谋划小寨村脱贫致富的蓝图:第一步解决水的问题。小寨村缺水,挑水路远费力耗时不说,严重制约种养殖的发展;第步,调整种植结构,山下种粮,山上种经果林,既能保持水土,又增加收入;第步,想方设法修通进村便民路,既能让乡亲们及时把自家的土特产运出去卖,又为小寨村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寨村山高谷深,修路需要大量资金,目前无能为力,所以放在第步解决。然后,修学校,修村文化室,修学校,发展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建养老福利院……刘支书的构想,得到了村委其他同志的一致拥护。蓝图既定,马上行动。

要安自来水,得先找水源。小寨村属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都是季节性望天水。上哪里找水源呢?刘支书为此几夜难眠。

村支部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会上,干部们各抒己见,提出三个找水源方案。

第一个方案,到六公里外的峡谷河里取水,经过实地勘察,从峡谷谷底到山坳的垂直高度超过1400米,高差太大,并且从山坳到小寨村距离6.5公里,工程耗资巨大,在当时的经济等条件下,完全不可行。否定。

第二个方案,找县水利局专家到村里勘测,钻井打水。刘支书和老村长魏礼佳四次前往县水利局找局长,前三次都白跑。局长不是开会就是出差,没找着。第四次终于找到局长。局长听了他们的来意,热情地分别倒了杯白开水给他们,就从文件柜里拿出地图铺在办公桌上细看,边看边摇头,并用铅笔指着地图对他俩说:从地图资料看,小寨村没有地下水蕴藏,钻井找水计划不可行。两人无奈,告辞局长回家。方案否定。

四次白跑,尽管他俩省吃俭用,每次往返坐车、吃饭、住店,各自花去一百多元。那个年代,对于贫穷的乡下人来说,一百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村里贫穷没有公共经费,村干部又没有工资,为此,老村长还被老伴好一阵数落埋怨(虽然所有费用都是刘支书个人开的),又无法解释,只好独自蹬在半边抽叶子烟生闷气。

第三个方案,是到村后的朝天洞里去看看里面有没有水源。这个朝天洞,小寨村人人知道,但祖祖辈辈从没有人下去过。洞深不可测,洞口边长满杂草树木荆刺,阴森可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执着改变命运的刘支书,凭着一腔为民谋福祉的古道热肠,决心冒险一探究竟。

这天,他约好村委几位干部和寨里的几个铁哥们,找来一捆粗壮麻绳,一支强光手电筒。一位年长的村干部,还从家里揪了一只鸡来,说先用鸡吊下去试,如果拉上来的鸡是活的,再吊人下去稳妥些,大家欣然照办。

经过试验,拉上来的鸡虽然血淋淋的,但还是活的,在场人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派谁下去呢?在场人面面相觑。刘支书自告奋勇,将强光手电筒拴在腰上,衣兜里揣上两个打火机和几枚冲天炮,指挥铁哥们将麻绳接好,一头拴在洞口旁边的金丝楠树上,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叫大家慢慢放麻绳,听到冲天炮响就拉他上来。说完,就理着麻绳朝洞口下去。过了好长时间,放麻绳的众人听到一声冲天炮响,一切用力将麻绳往回拉,拉上来的麻绳被洞边的乱石磨得毛茸茸的,年长的村干部看在眼里,心中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大家都没有说,继续用力拉。眼看刘支书离洞口不到两米了,疲惫的脸上挂着笑容。突然,麻绳断了,拉的人因用力过猛,几个人手握麻绳猛然向后仰躺在地,同时发出一声惊呼“妈呀”!而刘支书呢,就像跳伞运动员一般迅速向洞中坠下去,手在空中乱抓。仰躺在地的几个拉麻绳的,急忙爬向洞口,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同时大喊:“刘———……

 

入夜,小镇昏黄的灯光,像星星一样忽闪忽闪的。镇卫生室手术门前,几个山民模样的庄稼人焦急地来回走动。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一位戴眼镜穿白大褂的医生挡在门口,走廊上的人一拥而上,白大褂医生叫郝杏仁一人进去,其余的人在走廊上等候。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没说话,只是用目光相互表达焦急的心情。时间仿佛凝固了。

大约又过了十来分钟,手术室的门再次打开,一位护士和郝杏仁推着手术车,刘支书坐在车上,光着上身,腰上缠着绷带。等候在手术室门外的乡亲们急忙迎上去问长问短。刘支书不愧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铁汉子,强撑着身体,苦涩的微笑着对乡亲们说:“谢谢乡亲们关心帮助,我没事,只断了匹肋骨,过几天就好了,大家不用担心,回家去吧。”护士小姐接着说:“病人需要休息,只留下郝杏仁大姐照看就可以了,其他人回去吧。”众人哪里依说,前呼后拥一直到病房,又如此这般关照一番,才陆续离去。

原来,就在麻绳被洞口乱石割断,刘支书身体迅速下坠之时,恰巧落在洞口下方三米左右洞壁凸起的石坎上,石坎下方石缝里,长有一蓬五根碗口粗细的金丝楠树,刘支书顺势抓住树身,才幸免一难,但还是摔断了匹肋骨。后来,众人重新选择位置,放下新麻绳,将刘支书拉上来,连夜送往镇医院。

此后几天,刘支书在医院吃药打针,强忍剧痛,在妻子郝杏仁的搀扶下慢慢挪到医院办公室,借医院的电话向县水利局局长反映找到水源的消息,以及自己在医院的情况。水利局局长靳全丽,被刘支书公而忘私的精神所感动,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一致决定:先派技术员前去测量预算,采用村民投工投劳、国家解决变压器、炸药雷管、水管等物资的方式帮助小寨村解决自来水。

刘支书在医院里,悲喜交加,五味杂陈,如坐针毡。悲的是自己受伤,耽误工作;喜的是终于找到水源,有县水利局的帮助,国家的资助,小寨村美好的日子有希望了。入院第四天,刘支书就迫不及待的做起妻子的思想工作,在妻子的搀扶下,背着医生偷偷回到家,揣起接骨片等药,拄根木棒朝村委会走去。

三个月后,小寨村家家安装了自来水,全村三百多户,从此结束了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历史。

水是农业的命脉,水的问题解决了,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后,刘支书又带领乡亲们一步步实施小寨村脱贫致富的第步、第……计划。

 

要想富,先修路。

刘支书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多次到各级申请,好不容易争取到通村公路的建设项目。经过测量,进村公路要经过邻村农户的耕地,还要占用本村刘世横(刘世福堂哥)及另外几家村民的承包地,这几家死活不答应,因为小寨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地,耕地本来就少。

为解决修路占地问题,刘支书几次召开了村干部紧急会议,研究解决方案,最后一致决定:外村的,全体村干部一起去多做思想工作,尽量用两个村边界本村的荒山和他们换。地里有青苗的,赔偿青苗费;本村占地的几家,尽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实在不行,村干部每家拿点土地和他们换,地里有青苗的,按照外村的标准赔偿。

按照决定,几个村干部没日没夜跑了一个星期,外村的,终于按会议决定方案搞定;本村占地的几家,反而说不通。特别是刘世横,一脸横肉,其他几个村干部提出拿自家承包地和他换,他高低不赞成,一定要刘支书家种有经果林且已经挂果的地换,否则免谈!当场气得魏礼佳老村长火冒三丈!老村长指着刘世横说:“你小子太过分了,修路是为全村百姓过好日子,又不是刘支书家的私事,你叫刘支书一家今后吃什么?刘世横怒气冲冲的回敬道:“难道是我家的私事?祖祖辈辈没修公路,难道不活了?”老村长气得胡须乱颤,嘴唇颤抖着说:“你…………”众干部连忙给老村长抹胸疏气,场面僵局。

刘支书也是正常人呀,正常人都有七情六欲,特别是对像刘世横这样的贪得无厌不顾大局的人,心里一百二十个不舒服,但为了全村群众的大局利益,他强压心中不愉快,果断站起来,拉住刘世横的手说:“幺哥你和几位叔叔伯伯(占地户主)听好了,就按我幺哥你说的办。你们喜欢我家哪块地就量哪块地,不许反悔!”众人无话可说,问题终于解决。

事后,村子里议论纷纷,有人说刘支书是大好人,有人说刘支书太傻,有人说“不贪锅巴吃,谁愿意在锅边转?几个村干部积极修路,一定有油水捞……”这些风言风语传到刘支书妻子郝杏仁耳里,她才知道丈夫为村里修路,把自家丰收在望的经果林换了占地户的石旯旮,她虽然理解丈夫工作上的难处,但毕竟经果林是他们一家多年心血的结晶!任随丈夫怎样诓哄解释,她还是跟丈夫怄了几天的气。

哎,基层干部太难了!搞公益事业,不仅要日夜跑腿,低三下四求人,还要受气,甚至牺牲自家利益了反而不被人理解!

 

修路工程开工了。经过全村父老乡亲三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修通了从乡里到小寨村的4米宽、7.2公里长的凸凹不平的毛路。但仍不能通车,就连骑摩托车都很困难,稍不留神就有掉下万丈深谷的危险。

这三年,刘支书一直坚守在工地上,哪里有危险、有困难,乡亲们总会第一时间看到刘支书出现在现场。就连逢年过节,也是妻子做好饭菜,和儿女一起给他送来。

随着国家扶农政策力度加大,去年,县交通局计划在全县实施通村油路建设,但道路基础部分由村里自行解决。

小寨村毛路尚未全部完善,很多地方需要打堡坎,危险路段需要在路边加防护栏,工程耗资缺口近叁拾万元。为了工程如期完成,村支书刘世福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带头捐资,并首先主动把自家仅有的六万五千元交给工程指挥部。

可就在工程启动后的第八天,刘支书老父亲突然病倒,村民们闻讯,主动帮助刘支书,用简易担架将老人抬到镇上,然后找车送往县医院检查治疗。

医生告诉刘世福:“老人因长期超负荷劳动,脊柱变形压迫血管和神经,有轻度脑梗塞现象,县医院条件不具备,需要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不然后果会更严重”。刘世福问医生:“过几个月再去手术可以吗?”医生一脸茫然:你自己决定吧。刘世福犯难了。

首先,通村油路工程刚启动,工地上随时都可能有危险发生,自己作为村支部一把手,万一工地上出了安全事故,自己担待不起

其次,家里所有的钱全部投到工程建设上了,到哪里去筹钱?

不过,刘世福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他还是将医生的建议提出来和老父亲商量。老人看到儿子焦虑的神色,好生心痛。老人心里想:自己已是年逾古稀的人了,生死在天,决不能拉儿子工作的后腿,所以对儿子提出去上级医院手术的建议,一万个不答应。儿子拗不过父亲,只有在心里默念:苍天在上,保佑我阿爸平安,等通村油路工程结束,我一定第一时间送阿爸去上级医院治疗。

老人最终在县医院保守治疗一周后出院回家。

小寨村通村油路基础建设,在全体父老乡亲长达半年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平安地如期完成任务。

 

在刘世福任村支书的二十多年间,他总是忙于村里的建设发展,家里的事全靠老父亲刘德范和妻子郝杏仁支撑。老父亲长年累月任劳任怨,理解和支持儿子的工作;妻子侍奉老人,照看儿女,忙里忙外,从无怨言。每当看到丈夫因日夜操劳过早鬓角挂霜时,就十二分的心疼。只有一双年幼的儿女常常抱怨爸爸不称职,刘世福也常常在心里愧对家中老小,但自古家庭和工作难以两全。

 

如今,小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成功典范村,田野稻谷飘香,山头硕果累累,村头一排排挂着红灯笼的仿古建筑,是小寨村最具特色的“原生态绿色食府”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全村家家二层洋房,年轻人个个有摩托车,男女老少人人有手机,个别人家还购买了小轿车。每天傍晚,村广场上人声鼎沸,连老头老太太也摇着扇子,相互搀扶着,到古榕树下的广场参加健身,人人脸色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刘世福也兑现了当年在古榕树下对郝杏仁的承诺!

今天早上,村里举行通村油路工程竣工庆典,村支书刘世福正在讲话,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里传来妻子焦急的声音:“老公,阿爸可能是脑梗塞昏倒,不行了,你快回来呀…….。”于是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