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道正的头像

熊道正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7/23
分享

故乡的那座桥

沟港纵横,塘堰密布,浔阳江北岸那片黑色的土地就是我的故乡。在那片热土中,曾留下我的童年留下我的快乐,也留下许多优美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

村头那条一条自北向南的东港,穿过无数的村庄蜿蜒地注入长江。数十里水道两边长满了芦苇辣蓼,蒲草茭白,红菱碧荷。还有起落的鸟类,打渔的小舟,簑翁垂钓,列岸杨柳,流淌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离长江五里之遥有一对夫妇,竹篱茅舍,依港而居。老两口膝下无嗣,靠种港边的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春种秋收地维持生计。他们见两岸的人们和过往的客商因一水之隔,进进出出的诸多不便。特别是红白喜事,病人就医的那些急事,要不绕途跋涉,要不冒险泅渡。老俩口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商量着将平生积攒的养老钱,买了一条渔舟,在这里摆起了义渡。

他们一边耕种,一边摆渡,竭力为往来的行人提供方便。不论雨雪风霜,不论白天黑夜,只要在对岸一声招唤,渡船就悄悄地离岸,划破一港碧波,把过渡者稳稳地送向彼岸,分文不取。人们看他偌大年纪,卖菜的偷偷地留下几棵白菜,走亲戚的暗暗地留下几枚鸡蛋,办喜事的感激地留下几包糖果,他都坚辞不受。执着地守护着那份道德,那份信义,那份忠诚。

一年夏季,连绵的暴雨使江河猛涨,塘堰横溢,往日宁静的渡口突然喧嚣起来。浑浊的洪流淹没了碧荷,扯断了红菱,蒲草茭白露出尖尖的细叶,无奈地随激流摆动,宽阔的港面时有团团水草杂物漂浮。

这天晌午,乌云密布的天空撕开了一道缝,裂口处现出红色云朵,血样的鲜红。忽然港对面有人呼渡,看着一港的浊流,看着宽阔的港面,看着对岸焦急徘徊的过客,老艄公没有犹豫,毅然地解缆放舟,为了自己的信义,为了自己的承诺,他义无反顾。

来人四十来岁,肩背包裹,戴黑色礼帽,着灰布长衫,白白净净的一付行商模样。船刚拢岸,他一个健步跃上船头,笑着说:“老伯,我和一个朋友约定,今晚在德化楼商谈一笔生意。因家母偶患小恙耽搁,现在时间急迫,事出无奈只好有劳老伯。”

“我摆渡就是为了救人急难,先生不必客气。”看此人彬彬有礼,一团和气,老艄公客气地回答。

“先生站稳。”老艄公的竹篙轻点,船一离岸就开始漂移。老艄公将船头朝上,冲着激流一点一点地向对岸移动。往日只要十几分钟,今天却好长好长。船到港心,突然一团水草绕着树枝从上游翻滚而来。望着汹涌而来的巨大漂浮物,避让己来不及,如果被它横向撞上,那股强大的推力就会覆舟。从小在江边长大,熟悉水性的老艄公当机立断,将船头顶着那凶涌而至那摊漂浮物。

嘁嘁嚓嚓一阵乱响,船头陷在漂浮物中动弹不得。任凭老艄公如何发力,休想从中挣脱分毫,只好随那堆如山的漂浮物波向下游漂移。

在一个转弯的地方,漂浮物向一旁侧移,船头稍有松动。老艄公见机会来了,手持竹篙猛一发力,只听见“咔嚓”一声,胳膊粗的船篙应声而断。恰在此时,刚才开口的天空又合拢了,不期而至的一场风暴把水面打起一层雨雾。

激流断篙就像马失缰绳风筝失手,船在离岸不远的地方随着漂浮物滴溜溜地乱转,不赶紧脱离时刻都有倾覆的可能。他不要紧,离岸几丈宽的距离,难不住他。看着己经神更色变的生意人,他二话不说,毅然地脱下衣服,跳进澎湃的激流,双手奋力推开漂浮物,推着船向岸靠拢。

港中惊险的一幕早己被岸上的人发现,人们拿着绳索竹篙在岸上紧追。在老艄公跳水的一刹那,人们呆住了,湍急的洪流,一港的杂物,“危险!太危险!”

好在船己拢岸,人们蜂拥而来,扣住渡船。把吓得面如土色的客人扶上岸,可是在水下推船的老艄公却不见动静。

情知不妙,几个青年人跳下水,抠开浸泡在水中老艄公推船的双手,抬上岸时已没有呼吸,原来他的双脚缠满了水草。看着老艄公赤裸的身体,苍白的脸,在场所有的人都失声痛哭。

这位大难不死的客商以收购农副土产,贩卖珠宝古玩为业。不说是富甲一方,也算是殷实人家。今赶赴德化楼为洽谈一笔买卖,岂料渡船被洪水所困。老艄公本可以泅水逃生,但为了救他而命丧洪涛,想到此他跪倒在地,痛不欲生。

他解下身上的包袱,取出纹银百两,付于乡邻置办棺木,隆重厚葬。老艄公的遗孀年事己高,又孤苦无依。客商本想带回家中尽人子之责,悉心奉养,无奈老婆婆旧地难忘,不愿离开故土。并放言要继承老艄公的遗愿,不遗余力地为民义渡。

客商难住了,老艄公为救自己死得悲惨壮烈。老婆婆识大体前赴后继,继续义渡,应名垂千古,勒碑纪念。想到此他从身上摸出千两银票,交于本地乡贤,委托他在渡口修一石桥,一遂老艄公的遗志,二称老婆婆的心愿。

“先生,老艄公虽然是为你而死,你也不必过于自责。你所托之事一定照办。我们都是粗人,请先生为这座桥命名。”客商的话感动了乡贤,也感动了所有的乡邻。

客商稍一沉吟,悲戚地说:“老艄公忠昭日月,义薄云天,就叫忠义桥吧?”

“忠义桥,好名字。”众人交口称赞。

一年以后,一座两丈宽青砖砌就的拱桥横跨在渡口,“忠义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刻在六尺见方光滑如镜的大理石上。旁边两间平房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守着茶摊,用那位客商的捐来的钱,为往来行人无偿地供茶,向过往行人讲述着东港的故事,讲述着忠义桥的由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