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兴保的头像

熊兴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25
分享

红楼佚事

湖南文理学院有座“红楼”,1958年建校,次年起了这栋房子,典型的苏联式建筑。红墙赤瓦,左右对称,回廊宽缓,为三层砖木混合结构。1981年夏天我考入湖南文理学院,当时叫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用竹扁担一头挑着铺盖被窝,一头挑着一口木箱子,怀揣着梦想跨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栋红楼。红楼呈东西走向,周边是整齐挺拔的青松和翠绿的草地,草地里盛开着一丛丛芳菲馥郁的花朵儿。巍峨红楼,典雅庄重,色泽鲜亮,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因为拥有文化底蕴的缘故,学校就把中文、历史、地理与英语等文科班安排在红楼里。我们这一届中文科有82名学生,分作25班与26班两个建制,班主任不一样但上课坐在一起,位于红楼一楼最西头。八十多人济济一堂,除了英语、政治与体育等公共课外,都是开设的汉语言文学类课程。说是大学,其实和高中也差不多,一个星期上六天课,早自习晚自习天天都有。除了上课,几乎没有什么课外活动,有时候去图书馆看看小说与杂志,周末约上同寝室的同学或者老乡到常德城里的上南门与下南门地段溜达溜达,到特色小吃店吃个清真牛肉米粉或者锅饺什么的,算是深度体验一下大城市的繁华市井生活。

 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体意识,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牢牢地植入心底,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和天之骄子这些亮丽名头激励着同学们发愤学习。老师们学识高,同学们很刻苦,尤其是女生读书用心,引领着大家争先恐后,良好的学风班风蕴氤在满满当当的大教室里。高中时语文成绩就不好,阴差阳错,我又被录取到了中文科,学习压力大若磐石。有一次写作文,总共一千来字的习作里我竟然出现了近二十个错别字。写作老师将错别字用红笔圈了,我翻开老师批阅后的作文本,红色的圈圈像耀眼的星斗,又刺眼又伤心。老师在批语中说道:“错字别字连篇累牍,你今后如何教学生?如果三年后是这个水平走上讲台,学生非把你赶出教室不可!”无地自容的我赶紧跑到书店,买了一本淡黄色塑料皮的《新华字典》。

 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良,我上大学的时候身高还不到一米五,自然就坐在第一排。坐我边上的是蒋道保,他不是个头矮而是眼睛近视。蒋道保性情开朗,才情四溢,喜欢吟诗作赋,特别热爱书法。他每次练完字之后,我就主动帮他收拾课桌,跑到洗手间去帮他洗毛笔。作为人情回报,蒋道保经常把笔墨与颜体字帖借给我,教我如何临摹。蒋同学勤学苦练,书法突飞猛进,渐入笔走龙蛇与金钩银划之佳境。不久学校就由他写了“常德师专”的校徽。白底红字镶着金边,光彩熠熠,同桌同学题写的校徽佩戴在胸前,不由得多了几分骄傲和豪气。

 当年的常德师专位于城市西边的郊区,搭乘公交车到了尽头还要穿过常德卷烟厂和田间地头,步行十多分钟才到学校。校门口和周边都是农舍与农田,阡陌纵横,青翠葳蕤。课余时间,同学们常常三五成群到田埂上散步,春光明媚时跑到油菜花地里观赏蝴蝶翻飞,秋日暖阳下就在泛着幽香的稻草垛里打个盹。同学们戏虐地称自己学校为“常德西郊大”。占地仅仅200来亩的“西郊大”里只能读书与锻炼,不准学生谈恋爱。有一次我们班一对男女同学趁着夜色在操场上幽会,目击者说他们俩竟然还手牵着手,一时间引起轰动,成为我们熄灯就寝前津津乐道的香艳故事。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教室调整到了红楼最东头,也是位于一楼。与教室一条走道之隔的是学校唯一女生宿舍。一年级的懵懂与羞怯渐行渐远,无法按耐的青春躁动业已浸淫大二年级的我们。班上男同们为争篮球场和物理科的校友打群架,牵头的被关进了公安派出所;女同学偷偷溜出校门看爱情题材电影,回校晚了爬校门裙子被铁门尖挂着下不来,活生生地被门卫师傅逮个正着,受到学校通报批评;现当代文学课堂上,有人胆大包天戏弄老师,惹得老师好生气,期末考试时为这位同学试卷评了个总分:59分。心绪跳跃,顽劣率性,越规逾矩的事情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体育科男生帅气,英语科女生漂亮,中文科男同学痞里痞气,在校园里渐次形成了共识。我们教室离食堂很近,男同学们早早地打了饭,端着碗依次坐在红楼教室前的台阶上。秀发飘飘裙裾翩翩的英语科女生打了饭之后,袅娜娉婷地经过我们前面,几个活跃分子随即激情昂扬,口吐莲花,评头品足,肆意撩拨,甚至率领我们步调一致地敲响饭盆,齐声高呼着女生的芳名。英语科漂亮的女同们满脸绯红,一溜烟匆匆逃离。这个时候,一脸坏相的我们哈哈大笑,前仰后合,一个个热血沸腾,踌躇满志。虽然吃着青菜萝卜,但是饭碗里宛然飘逸着芬芳扑鼻的鱼香肉味。

 英语科漂亮女同学实在是受够了,听说她们结伴跑到校领导办公室进行了投诉。美女同学期期艾艾,梨花带雨,校领导动了恻隐之心。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便把我们班调整到了校园最西边的理科楼,来了个釜底抽薪。理科楼是一座非常普通的灰白色钢筋水泥房子,不像红楼,有颜色,有温度。在理科楼里面,别说看到漂亮女生,就是女生都很少见到。尤其决绝的是,校领导把我们班放在了理科楼顶楼四楼的最西头。理科楼已经到了校园边界处,放眼望过去,都是广袤葱翠的田野与绿树掩映的沟渠。大家每天能够欣赏到的风景就是庄稼的春华秋实,还有夕阳西下倦鸟归林与袅袅炊烟。自此之后,英语科漂亮女生就没有受到骚扰了,班上的男同学也安心学习了。同学们由衷感叹,校领导的决策虽然非常绝情,但也非常英明。

 师专学制是三年,到了大三,一晃眼就要面临着毕业,同学们便开始规划人生。有的说将来当记者,至少要考到省级媒体里去;有的发誓要当作家,立下宏愿,五年之内小说散文要获全国大奖;有的立志考研,让自己的人生坐标再上一个层级;有的豪情壮志,想弃笔从戎报效祖国,梦想当将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离开红楼后大家开始收心,纷纷专注于案头的学习。

 这一年我依旧坐在第一排,同桌的是杨志勇,他也是因为个头矮小坐在前排。杨志勇一手钢笔字写得颜筋柳骨,隽永娟秀,创作的散文诗歌常常刊发在《桃花源》杂志上。我们两个矮子同桌相互鼓励,刻苦学习,相约将来考个研究生,让知识再度改变命运的轨迹。后来杨志勇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我紧随其后也考进了郑州大学新闻系。成名成家的作家暂时还没有出现,班上倒是先后考取了四名研究生,六位男生毕业之后就被遴选到部队升造,更多的是成就了一大批桃芳李艳惹门庭的优秀人民教师。课余时间大家就在教室里练歌,颇有文艺天赋的沈善福教我们唱流行歌曲。沈同学站在我前面,一边唱一边打着节拍,声情并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记得他教同学们唱《党啊亲爱的妈妈》,情到深处,眼眶有些许湿润,浑厚的声音都几近哽咽。嘹亮的歌声,悠扬的旋律,满满的正能量,化为我们入脑入心的精神滋养。

 迎来一拨又一拨新生,送走一代又一代学子,天道悠悠,沧海桑田,湖南文理学院迎来了65周年华诞。六十五载栉风沐雨,经年累月辛勤耕耘,如今的湖南文理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荣膺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高校。掇菁撷华,海纳百川,学校先后融汇了常德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常德教育学院、常德城建职业技术学校与常德艺术学校。荷塘烟波,垂柳依依,楼台相映,瑰玮锦绣的校园早已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达到2000多亩,在这里放飞梦想的全日制本科生都达到了26000余名。流芳沅澧,光耀三湘。

 见证了湖南文理学院的波澜壮阔与灿烂辉煌,承载了无数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与美好记忆,流淌着浩瀚无垠的师生情与同学谊,碧波荡漾莲荷飘香的白马湖边,红楼依旧矗立在美如画卷的校园里。色泽还是那么鲜艳,气势还是那么磅礴,前两年还荣耀入选常德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录。重回母校,走进红楼,抚木凭栏,思绪万千。木质地板依旧发出厚实而激越的声音,仿佛让我聆听到了来自神圣殿堂天籁般的回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