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燕的头像

熊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4
分享

从包孝肃公说起

在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中,正史、野史、民间传说,只褒不贬的,是孝肃公包拯。自古忠孝难两全,能做到二者兼顾的,是孝肃公包拯。个人传说与神话故事影响深远,让老百姓一千多年传唱不歇的,还是孝肃公包拯。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距离合肥市东四十公里。公元1062年,包拯在开封任上突发疾病去世,官至枢密副史,从二品官,享年64岁。宋仁宗赐谥号“孝肃”,后人始称包拯为“包孝肃公”。公元1063年,包孝肃公家人由开封举家返回合肥,八月由其女婿文效奉朝命护柩回籍,安葬于合肥。《宋史》本传,记录了包拯的生平,关于包拯断案仅有《割牛舌》记载在册。反观民间,由合肥市文化馆编写的《包公故事集》,采集到民间传说多达85个。在民间不光包拯断案传说多,包拯神话故事更多,包拯白面书生形象被神话为黑脸包公,戏剧中包拯额上画弯月,“日里断阳,夜里断阴”,有权管生,有权管死,可以在阴曹地府里判冤案。包孝肃公受老百姓喜爱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包拯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的后代,申包胥以哭秦救楚留名史册。后世子孙取申包胥“包”为姓,尊其为包氏家族一世祖,包拯为第三十五代孙。包拯祖父包士通读书耕田,不仕,做过乡村私塾先生,祖母宣氏在家务农。包拯父亲包令仪,出生于合肥县东乡小包村,在包士通身边念私塾。公元983年,24岁的包令仪中癸未科进士,在京任七品虞部员外。公元1012年,52岁的包令仪赴福建惠安县任知县。公元1015年之后,包令仪先后在京、商丘等地任职,晚年辞官与妻张氏居住在合肥城内。公元999年包拯出生,这一年其父包令仪39岁,可谓晚年得幺儿,包拯为包令仪第三子。包拯28岁之前,潜心在家中读书,常去合肥城南香花墩书院。据《朱子语类》记载,“包拯年轻时曾读书于僧舍,立已接人甚严,与富交往有节度,避免以后处世受牵制”。公元1027年,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地址在距合肥430公里的今江西永修,这一年其父68岁高龄,包拯辞官不赴,留在家中奉养双亲。不久,被任命为监和州税,地址在距合肥80公里的今安徽和县,包拯再次辞官不赴。7年后,双亲先后逝世,包拯在家守孝3年,前后居家养亲长达10年。公元1037年,39岁的包拯方出仕,赴任扬州天长县大理寺丞,负责司法案件,破割牛舌案。

包孝肃公一生,属于大器晚成。从包拯出仕到去世,一生从政仅25年。39岁知天长县,在第一个官职任上,写下五言诗明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42岁赴任端州(今肇庆)殿中丞,属监察系统殿院的属官。45岁赴任监察御史里行,职掌百官违纪。46岁赴任权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监察御史。48岁赴任京东转运使,赐五品官服,主管运输事务。49岁赴任陕西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穿原服上任,追赐三品服。50岁赴任三司户部副史刑部员外郎,负责度支司、盐铁转运司、户部司。52岁赴任知谏院兵部员外郎,掌供谏诤。54岁赴任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兼安抚使,知瀛洲,龙图阁直学士。55岁因丧子,向宋仁宗申请回家乡任职,赴任扬州、庐州(今合肥)刑部郎中。57岁赴任池州兵部员外郎。58岁赴任江宁府(今南京)刑部郎中。后权开封府右司郎中,暂管开封府各项事务。60岁权御史中丞兼理杆使、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右谰议大夫。61岁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63岁赴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给事中礼部侍郎。64岁去世,宋仁宗追封为礼部尚书。

《宋史》本传记载了包拯一生主要政绩,如为民请命,主张宽养百姓,保民养民。以法治国,统一国家法律,以威严为治。选贤任能,主张把推荐人才“得士者升,失士者黜”作为考核官员的内容。巩固国防,针对辽、夏入侵,主张将和平的希望放在巩固自己国防力量上,强化武备,增强国力。整治吏治,主张对贪赃枉法者,依法严惩,永不续用。注重生产,将占用的良田交给农民自耕。将北宋占天下赋税一半收入的北方池盐,由官办变商办,公私两利。主张治理黄河,制定盐、茶税法,大力发展生产。包拯担任御使台和谏院官职,通过奏章直言敢谏。《两朝国史·包拯传》记载“拯立朝刚严,闻者皆惮之。至於闾时童稚妇女亦知其名,贵戚宦为之敛手”。另据《包公集》记载,包公在奏议中,弹劾本朝各类违法或不称职官员多达40人。如弹劾三司使、吏部侍郎张方平,乘势贱买辖区富民邸舍,使其被改知陈州。弹劾参知政事、平章事,首尾七年、殊无建明,使其出河南府。弹劾翰林学士、兼端明殿学士、侍读学士李淑,性奸邪,有谋身之端,无事亲之实,使其被罢翰林学士、侍读学士。弹劾司勋郎中、淮南路转运使张可久,巧图财利,兴贩私盐,使其被贬为保信节度副使。请罢知雄州、西上阁门使、惠州刺史刘兼济,材庸识闇,素无廉节,使其移知雄州。乞不遣杨景宗(宋仁宗章惠皇太后从父弟)知磁州、徐州观察使(给留后俸),在任期间,所为恣横,使其领军引见司、知磁州。包拯担任监察御史期间,还揭露过江西路转运使王逵横征暴敛,贪残不法,杀害良民,陷害忠良,使其被贬官徐州。五年后,王逵再次被提拔为淮南路转运使,谏官包拯发现王逵依旧刚愎妄为,鱼肉百姓,贪赃枉法,于是再次连番上疏弹劾王逵,终使其官职罢免。包拯对王逵先后进行了七次弹劾,是他弹劾次数最多的违法官员。包拯在天子脚下的开封府任职一年半,敢于惩治官吏与富豪。宋人赞论:“称治天府,以孝肃为最”。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中云:“孝肃天性峭严,未尝有笑容,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包孝肃公为官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直言敢谏,是朝廷称赞的“劲正之臣”,是百姓心中的“铁面青天”。包孝肃公对宋仁宗时期政治局面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民间传说为大家津津乐道,有《铡美案》,说的是包拯怒斩驸马爷陈世美,铁面无私,不畏强权。《打龙袍》,说的是因狸猫换太子,宋仁宗生母李妃逃至民间几十年,经包拯智断奇案,仁宗母子相认。包拯以仁宗不孝为由,借打龙袍以儆天下,刚直不阿。《怒铡亲侄》,说的是包拯从小吃嫂嫂奶长大,嫂嫂在肖沙县当知县的儿子包勉贪赃枉法,被包拯用铜铡铡了,执法无私。《外甥有理打得舅》,说的是包拯由扬州调任庐州(今合肥)知府,包母堂房亲戚周六子,按辈份算是包拯六舅,其是周大郢子一霸,欺压百姓,为所欲为。包公让人递上状纸,打得周六子皮开肉绽,撤去其里正职务,将其侵吞的财物归还百姓。合肥因此流传四句话:包文正,假“亲”官,外甥有理能打舅;包文正,真清官,执法如山美名留。《清不过包公》,说的是包拯铡了驸马陈世美后,皇帝怀恨在心,将其削职为民驱赶出皇都,还派了两个太监悄悄跟随,找机会安个罪名抓起来。结果两个太监跟了一路,找不到包拯丝毫污点。老百姓都传“毒不过皇帝,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包公井》,说的是包拯为解决合肥饮水困难,亲自为百姓打了一口井,大家称之为“包公井”。城里其它井都干涸了,只有这口井源源不断出水,百姓排着队来取水。有三个衙役私下坐在井边收钱,包拯知道后,亲自到井口监督免费,还罚三个衙役每人再打一口井。这四口井,贪官喝了立即头痛,又被称为廉泉井,该井至今还能出水。《敞开衙门》,说的是包公当了开封府尹,当众宣布废除由牌司转呈状纸,解决百姓见官难问题。衙门大开,有冤屈递状纸就可告状,不会写状纸的可找包拯面诉,由包拯替老百姓作主。包孝肃公为官清廉,节俭如初,欧阳修赞其“清节美行,著自贫贱”。公元1040年,包拯知端州(今肇庆),当地名砚为端砚,为朝廷贡品,历任官员加额索取从中敛财。包拯到任后仅取贡数,深受百姓爱戴。离任时,当地百姓为表达感恩,悄悄将一块精美端砚塞与包拯书童。途中包拯知晓此事,将端砚掷入江中,不私持一砚归。以上故事和其它无数个传说,寄托了老百姓对包青天和理想中的清官热切想望和景仰。包孝肃公从古到今,能一直活在百姓的心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包孝肃公留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包孝肃公膝下有二子,妻董氏生一子名为包繶。长子包繶年方二十出头,婚后次年病逝。长孙不幸,五岁又夭折。长媳崔氏贞洁刚正,誓死留在包家代亡夫尽孝。包拯58岁时,妾孙氏怀上次子包綖。包拯去世时,包綖年仅5岁。三年后,包拯妻董氏去世。包綖长嫂崔氏将他抚养成人,并改名为包绶。包绶严尊家训,酷似包拯,为官清廉。在长嫂的主持下,包绶先娶庐州知州张田之女张氏为妻,张氏早逝,后娶宰相文彦博女儿为妻。47岁在赴任谭州(今长沙)通判途中因病逝世,膝下四子尚未成年。长嫂如母,崔氏将小叔子包绶养大,包绶一直以奉母礼节回报。宋哲宗皇帝追授崔氏为节妇,永嘉郡君。元代的《宋史》,记录了崔氏的事迹,为后世广为传颂。包孝肃公一家以忠孝传家,包家妇孺及后人恪守家训。包孝肃公长媳崔氏一生的忠孝之举,可以说是包氏家风家训传承的写照。

孝肃公包拯,如今被合肥人视为“合肥的骄傲”。为纪念包拯,修缮一新的包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包公园内的包公祠始建于1066年(北宋治平三年),包孝肃公去世第四年,当地百姓在兴化寺兴建了一座祠堂,这是最早的包公祠,明嘉靖年间毁于战火。公元1882年(清光绪八年),晚清大臣合肥人李鸿章捐纹银2800两,重建包公祠,扩建了左右两个厢房。1982年至2014年,合肥政府先后多次对包公祠进行修缮,将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规划为统一的包公园,园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包公祠内除正殿、东西侧厢房外,还有廉泉井、流芳亭、包公故事蜡像馆、回澜轩,保存了较多包拯及其家族的珍贵文物、图片、资料。走入包公园,朝着包孝肃公祠走去,人们会情不自禁满怀崇敬,虔诚万分。包公河水碧波荡漾,宽阔的石板路静默无声,夹道种植的两排高大伟岸的水杉,像威武的侍卫站岗两旁。四月,河畔草绣球开得正艳,粉红的花簇与挺拔的树木交相辉映。朱红的四季海棠,从绿褐色的厚叶片中探出花瓣,处处露出春天的色彩。景仰包孝肃公的游人络绎不绝,大家不约而同保持肃静。站在包公祠正殿内,包孝肃公塑像正襟端坐,正义凛然,头顶上方的匾额写着“色正芒寒”,左右两边匾额分别为“清风亮节”、“庐阳正气”。包孝肃公塑像两边站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旁并排放着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一个个铜色锃亮威慑仍在,让人不禁想起包拯忠、孝、清、廉的故事,感受着一身正气传导到自己身边。走出包孝肃公祠,沿着包河河畔,就能步行到包公墓、清风阁、浮庄。浮庄如一片绿叶浮在河面,依偎在包公祠边。庄上风景如画的徽派园林中,许多年轻人在拍婚纱照,他们幸福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延续香火孝道传承的故事在接续。走过一个个美好的画面,有清洁工人打扫卫生,刚扫过的地方,不时又有树叶掉落,他们一丝不苟地坚守岗位,不厌其烦扫净每一个地方,热爱工作的眼光里,充满着坚定和欣喜。卖甘蔗榨汁的小姑娘,摊车上干净清爽,提前削好皮洗干净的甘蔗,整齐摆放在防尘的密封箱子里。客人来买一杯榨汁,她取出一截甘蔗榨好,并不立即封口,而是仔细看一下榨汁在瓶口的位置,有还差一点点满到杯口的,她从箱子里取出一小块事先准备好的甘蔗块,单独将这一小块再榨一下,一定要确保满杯满沿口,才放心地递给客人。合肥人,不光在心里视包孝肃公为城市的骄傲,包公的“忠、孝、清、廉”,已融入了城市每一个普通人的骨髓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