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劲风的头像

肖劲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0
分享

妙峰山,金顶的松树

拨开层层云雾,我们的心扉流云般穿越在蜿蜒的石径上。

枫叶蜷缩在枝叶上,已无风光正盛的红韵,唯有树梢的喜鹊游荡在丛林中。

妙峰山为太行山余脉,也是衔接燕山的主山脉。俊俏挺拔的峰恋如同波浪起伏不止。其高耸入云的身姿,一路奔向东北方,与燕山山脉紧紧相连。

北方高出海平面千余米的山巅,天然生长出松树,本身就是奇迹,高大俊雄的迎客松,更是天赋灵韵大自然的杰作。

我们踩着落叶,沿垂直的石阶,向金顶攀登。

雾气更浓,如同层层叠叠的幔帐笼罩着人们移动的身影,也仿若无数朵弥漫的白莲催动着天地万物。白茫茫的世界屏住呼吸,只有人们的脚步声间或与飞鸟偶尔的啁啾碰撞一起,掀起一片共鸣。

我们是妙峰山的过客,也是妙峰山金顶的朝圣者。此时,我们已化为大山的一部分,成为层层云雾中的朵朵飘动的浮云。

猛然间,眼前平台隐约中一幅高大雄伟的身影映入眼帘。

松树枝叶茂密,一人合抱有余,树冠状如硕大的伞盖,枝干遒劲粗壮,如同条条苍龙微风中扭动着身躯。

妙峰山金顶海拔1291米,作为京西周边最高的山峰傲视着群峰,俯瞰着东南向车水马龙繁华的北京城,唯东北方向燕山主峰雾灵山的高度堪与其媲美。

金顶上的惠济寺(娘娘庙)始建于辽金时期,源于人民对道教人物碧霞元君和对玄武真君的崇拜而建造。

清代乾隆皇帝视其伟岸和神圣御封妙峰山,为京城三山五顶之首,封妙峰山顶为金顶。之后清嘉庆帝,慈禧太后均对惠济祠册封和捐银敕建。英国人庄士敦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籍老师,毕出于英国牛津大学,这位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学贯中西的学者,在教学溥仪皇帝英语、教学、地理等中西学闲暇之余,他屡次登临妙峰山,并在妙峰山下南樱桃村建筑了一栋别墅,作为其夏季避暑的场所。溥仪特意题词别墅名为“乐静山斋”。

庄士敦在中国生活30多年,对中国儒学文化和佛教哲学推崇至深,创作出《紫禁城的黄昏》、《从北京到瓦城》及《佛教中国》等著作。庄士敦先生既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成为近代西方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先行者。庄士敦在中国期间,对中国的佛教圣地普陀山,九华山等佛教圣地亲临其境,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其提出,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相结合,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拯救未来人类世界的良方。

作为一位英籍苏格兰人、清末帝师,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中华大地、国运衰微的清帝国之时,具备如此前瞻思想的世界观,堪为睁眼看中国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西洋学者。

妙峰山高大雄伟的松树大多盘踞在金顶上,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松有九棵,依金顶山势次第生长在惠济祠及碧霞之君殿西侧地势平缓处。

据传日寇曾因妙峰山为京西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日军侵略者曾用山炮和飞机投弹、 轰炸妙峰山金顶,致使庙观殿堂被摧毁成为一片瓦砺。但是妙峰山金顶的松树虽有损伤,但仍然气宇轩昂,生长在金顶周围,并且有数发炮弹坠落古松旁不能爆炸,使日寇大为震惊,并在日后进山礼拜金顶古松。

惠济祠前一座高6.9米的须弥座白塔高耸,西侧是枝叶婆婆高大古松。古松前石碑上启功先生题写的“金顶妙峰山”,给金顶的方寸空间增添出一种别致和雅韵。

白塔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直系军阀张作霖主政北京时期,其夫人礼拜金顶娘娘庙,因感觉惠济祠前空旷,遂促使张作霖拨银修建了此白塔。

道观前建造白塔,虽然在宗教上有一种不伦不类的观感,但是却延传了宋元明朝代后儒释道相融合的“三教一祖风”的理念。军阀张作霖无意间修造在金顶的白塔,成为“三教圆融”宗教中国化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白塔亦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

妙峰山金顶周围生长的百余年古松,如同棵棵不息的绿色火焰,浓雾中似隐似现,喷涌出股股“仙气”。古松茂繁的树冠上的枝叶,面向着西北太行山、燕山方向鼓足了勇气生长着,成为太行山、燕山众峰之巅的一种特有精神。

时下疫情肆虐全球的时空中,这种敢于傲视群峰,无惧西北凛冽寒风的气慨,只有中华民族才能与这种精神匹配,这种精神在中华大地已经相承了几千年历史,成为一种特质的民族风彩。

如若说黄山松以秀美俊俏著称,那么,妙峰山之松则是以威武不屈、挺拔坚强称雄。

我们一行礼拜完碧霞元君殿这位主管人们生死、福寿的最大女神后,在元君殿西配殿的三教殿,我们看到殿中老子、孔子及释伽摩尼佛祖,三座镀金神像同列一侧,供人们礼拜。

“三教圆融”思想自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以降,宋元时代道教全真派王重阳、丘处机师徒,明大儒王阳明皆为倡导推崇者。

三教圆融其本质是宗教中国化,其意义为中华宗教文化的革新与升华。中华民族、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而不衰,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缘于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蕴,不断革新升华本民族文化,包融外域文明、文化,这种格局胸怀就是妙峰山古松的坚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华夏民族坚强不竭的动力。

碧霞元君殿东侧配殿名为王三奶奶殿,王三奶奶为清代乾嘉皇朝时期京东民间的郎中。她一生在京津冀地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并且不收分文金银。她年老体衰后隐居妙峰山金顶,继续为大量周围百姓和朝山旅客免费诊治疾病,最后病故在妙峰山。人民为了祭祀这位现实中的“活菩萨”,在碧霞元君殿东配殿为王三奶奶铸塑神像,供后人祭拜这位民间郎中。

碧霞元君从远古神话至今,其慈悲人间百姓的理念,已然融化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这种慈善精神理念的滚滚洪流之中,王三奶奶式的人物不断涌入洪流,成为每个时代的丰碑,和时代的国民精神。

妙峰山金顶的古松,顶天立地,傲然于天际。百年古松的年轮中,锲刻记录着时代的风云,和为时代而生的风流人物。松枝上的每片叶脉都灵动着人民的倾诉,也叠映出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精神。

        

                       创作于2022年11月仲秋北京大成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