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樊文举的头像

樊文举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203/23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野味,舌尖上的童年》


樊文举


前几天回老家,路过村口荒坡梁时,看见一群人散落在山坡上,有老人、孩子、妇女,远看如误落在水墨画上的彩色小点。不知他们在干什么,但敢肯定他们是村里的人,关爱心与好奇心驱使我停下车子,走了过去。离山坡不远时,见有的手端小盘、小盒,有的提一竹篓,或蹲或坐或猫着腰,在野草丛间仔细地寻找着什么。哦,原来是乡亲们在拾地软。待看清这熟悉的工具和动作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疾步走上山坡,向大家问好,大家也问我好。几位年龄大些的婶婶是认识我的,还问我是啥时回来的,父亲身体可好。相互寒暄之后,我便蹲在几位婶婶的身旁,边帮她们拾地软,边家长里短地闲聊了一会。在我准备离开时,王婶带头要送我一些地软。没想到,王婶这一举动,引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争着要送我地软。王婶与几位婶婶把自己小盘、小盒里的地软全倒进了一个塑料袋,接着几个孩子和年轻媳妇子,这个一把,那个一把的把自己小盘、小盒、竹篓里的地软往王婶手中的塑料袋里装,但都几乎没有说话。我们虽然都是一个村子的,可相互之间并不熟悉,有些人我甚至不认识。因常年在外,尤其是自把父母接到县城后,我就不怎么回老家了,有时一年也难回去一次,即便是回去,也只是围着自家的老院子或在村子里随便转悠一圈,再就是去爷爷奶奶的坟地看看就离开了。村里三十岁以下的人,几乎全不认识,只能从长相上大概猜测是谁家的孩子。至于年轻媳妇,根本就无法知道。王婶说,你娘走了,但你爸还在,我们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知道你爸爱吃这个呢,带上些,让你爸和娃娃尝尝鲜,咱们荒坡梁上的地软干净着呢……王婶有点怕我嫌弃似的解释道。其实,我是不好意思抢夺大家的劳动成果,才坚决推辞不收的。可我越推辞,乡亲们越来劲,便你一言,我一语的不依不饶地劝,弄得我全身冒汗,满脸通红。最后,还是难却大家的盛情,不得不收下这份沉甸甸的饱含乡情的礼物。

我提着一大包地软在走向车子的路上,儿时吃过的那些野菜野果的香味,便不时地从记忆中涌来。被称为“不毛之地”的西海固,四五十年前仍很贫瘠。小时的我,与生活在这里的其他小伙伴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零食,只知饥饿与馋。用大人当时的话说,就是饿馋饿馋的,饿狼似的或馋狼一样。可生活在大山里的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也有城里的孩子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那就是这大山里漫山遍野美味的野菜野果。

每逢深冬初春,我们一帮孩子就带上盘子、盒子、竹篓去荒坡梁拾地软。它即可充饥,又可解馋。拾地软可以说是儿时冬天最快乐的事。干燥的地方地软比较少,即便有,也皱皱巴巴的不大。阴潮的地方地软不但多而且大。尤其是雪眼里的地软,不再是皱巴巴的样子。被雪水浸泡后的地软要比平时大好几倍,一骨朵一骨朵的,拾到手中,美在心中,装进盘子里胀鼓鼓的,比拾十朵皱巴巴的干地软要多得多,怎能不令人向往。我最喜欢在雪眼里拾地软。在雪眼里拾地软,只能蹲着,不能坐,还要用手指扒开雪,才能在雪下的草丛间找地软,比其他地方要困难的多,但只要拾到一朵就能胜过其他地方的十朵。扒雪时,刚开始手指上会传来刺骨的寒,扒的多了,就没有什么感觉了,还会随着手指变红而感到火辣辣的烧。在雪眼里拾地软,得特别注意冰雪相融的地方,一不小心,坚硬的冰茬就会割破手指。我常因在雪眼里拾的地软多向同行的小伙伴炫耀不停,还说自己练成了金刚爪。他们羡慕不已,但大多数人扒不了几下就认输了,不敢再扒雪了,因为手指冻得受不了。其实,白天扒过雪的手指,晚上就像架在火炉上炙烤,连烧带痒,难受极了,但一想到有了那么一堆地软,有了让人流口水的地软包子、饺子等,也就无所谓了。这么一点小小的苦,也就被大片大片的盈实和幸福所淹没了。

那时,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地软无根无叶又无种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有些大人戏谑地说,地软是羊粪变的,或者是土皮变的。当时我对他们的这种说法不相信,但又无处求证。最有趣的是记得奶奶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关于地软的古经,使我至今难忘。暴君纣王听信妲己谗言,残害忠良。一天,纣王命人挖掉丞相比干的心,欲置其于死地。可比干天生一颗七窍玲珑心,虽然被挖掉了心,可还是没有死。即便如此,但被挖掉心的比干在伤势恢复之前,是绝对不能与女人说话的。妲己见一计未成,一计再起,她巧扮成一个村妇,提着半篮子地软,在比干回家的路上,拦马叫卖“无根菜”。比干听到“无根菜”三字后,十分好奇,忘了被挖心之事,便问,菜无根怎生?妲己说,菜无根不生,人无心岂能活?就在此时,比干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为此,我一直认为地软是妲己残害忠良比干的帮凶,对它心中总有一层无法言说的阴影,在加上它黑瘦丑陋的长相。尽管如此,但这一切又丝毫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美食地位。

直到后来才从书本上得知:地软学名为普通念珠藻,还有地耳、地皮菜、地钱、天仙菜等称呼。自由生长,最初为球形,其后扩展成片状,最大可达十厘米,状如胶质皮膜,富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蓝藻素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难得的野生美味。不仅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滋阴润肺,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本草纲目》称地软有“明目益气,清热解毒之功效。”《日华子本草》中对地软又有“久食益气,至老不改”的评说。《太平圣惠方》记载地软有“养血、止血、养胃、清心”的功效。可见,无论从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来讲,地软都是十分珍贵的,不亏稳坐“美味八珍”之列。

拾回的地软,先要捡去杂草,再用清水泡洗几次,除掉泥土,就算彻底收拾干净了。娘为了安全,还会将地软在开水中焯一下。因为娘相信滚烫的开水可以解决一切。这时,就可以与萝卜丁、土豆丁、肉丁、炒鸡蛋、葱花、韭菜、胡麻油以及其他调料混合拌成馅儿,即可以蒸地软包子,又可包地软饺子,还可煎地软格子。不管是地软包子、饺子,还是地软格子,出锅后,都清香扑鼻,满口生津,令人回味无穷。当然,焯过的地软,也可直接加入精盐、酱油、葱花等,再滴上几滴胡麻油拌匀直接食用,还可与豆腐、青菜、鸡蛋一起煮汤喝。无论以那种方式吃,都是难得的美味。

惊蛰过后,地软就不能再吃了。因为天气慢慢地变暖和了,地软会生虫,所以,惊蛰的雷声一响,拾地软吃地软的日子就结束了。当然,还有野兔肉、野鸡肉、麻雀肉等美味也随季节的变化退下山里人的餐桌。

惊蛰一过,虽不能再拾地软了,但春风一吹,残冬远去,山色日渐着彩。山坡上、沟壑里,嫩绿的草芽,尤其是苜蓿芽争先恐后地已破土而出,生机勃勃,一大片一大片的。不几日,苜蓿菜就成了山里人餐桌上的又一道美味。

在西海固人的眼中,苜蓿不仅仅是一种牧草,更是一道美味佳肴。说它是草,驴吃;说它是菜,人吃。草与菜的区别,仅与其生长期有关,苜蓿从出土到不高于三寸左右时为菜,高于三寸后就成了草,只能当饲料喂家畜,人就不能再吃了。当然,苜蓿菜是苜蓿芽越小时越好吃,长高后就带有草腥味了。而且苜蓿不能生吃,据大人说,生吃有毒。虽至今我没有见过因吃苜蓿而中毒的人,但对大人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

记得小时奶奶常唠叨,只要苜蓿发芽了,就再不会有人被饿死了。这应是上世纪70年代前西海固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苜蓿救过西海固人的命,西海固人对苜蓿菜情有独钟。我们村的人不管是去剜苜蓿还是拔苜蓿,都叫掐苜蓿,一个“掐”字,带来的既有优雅灵动的视觉美感,又有清香可口的味觉效应。不过,细细想来,剜、掐、拔,确实是有区别的。在苜蓿刚刚破土露出一点点嫩芽时,用小刀、刃子伸进土层割,称之为剜,有轻盈优雅之美。这时的苜蓿芽,一半是埋在土里白中泛黄的小茎,一半是露出地面已长有几个叶片的茎叶。放在篓子里,绿的、白的、黄的,十分漂亮,看着看着,在肠胃贪欲的操控之下,禁不住口水直流。剜来的苜蓿芽是最好吃的,煮熟后嫩嫩的、脆脆的,咬一口,感觉茎叶中全是甜甜的奶水似的。等苜蓿芽长到离地面一寸左右时,手指就可掐住去拔,不再利用刀具,称之为掐。掐到的苜蓿菜不像剜到的嫩,也不像长到两三寸时拔到的,不仅茎叶变老还带有丝丝草香,吃起来柔嫩适中,清香可口。待苜蓿苗长到三寸左右,一伸手就能抓一大把时,称之为拔。拔回都是苜蓿苗的头部。此时虽然还可食,但不再那么美味了。大多数人拔回去后,做浆水酸菜吃。用苜蓿做的浆水酸菜清香可口,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再长高一点时,人就不能吃了,待苜蓿开花时,割回家铡成两寸左右的小节,喂养家畜。当然,在人不能吃到开花这段时间内,又是山里人喂猪的最好饲料。

儿时,村子里读书识字的人极少,大家只知苜蓿是一种牧草,对其来历一无所知。可我荣幸的很,多少知道一点。因姐姐那时上初中,时不时地会讲一些她从课本上学来的知识。掐苜蓿时,小伙伴们总爱围着让我讲关于苜蓿的故事。每每这时,我就大显身手,给他们大讲特讲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奉皇命从长安出发,一路历经了好多磨难,才到达大月氏国,用丝绸换回了苜蓿种子。除这条主线是正确的之外,其他细节都是凭自己的想象胡编乱造的,甚至每次讲的都不一样。最可笑的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提高自己在小伙伴中间的威望,就编造说张骞的队伍是从我们村荒坡梁上走过去的。我奶奶说她奶奶的奶奶还亲眼看见过呢。其实,我们一家人是爷爷年轻时才从甘肃静宁治平乡搬迁到现在宁夏西吉平峰高赵村的。不管我怎么编造,大家都听得十分的认真。每每看到围着我认真听故事的一个个眼神,我心中就会泛起一阵自豪的涟漪。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渴盼知识,渴盼了解世界的眼神啊。有时,我也很淘气,每每讲到最关键的地方,就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掐苜蓿菜去了。大家为了听故事,都帮我掐苜蓿,讨好我。所以每次回家时,我篓子里的苜蓿菜是最多的。娘常夸我手快,攒劲。但我心里知道这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大家的。可又一想,我为他们讲故事,他们帮我掐苜蓿也算公平交易,不过分。

后来经常有邻居大婶跟娘说,我骗他家孩子帮我掐苜蓿。娘一脸惊讶地说,不可能吧,你儿子比我儿子大好几岁呢,他个岁子子(小的意思)怎么会骗得了你儿子呢?大婶们就说,你别看他岁,可机灵着呢。嗯,我回去了给他安顿,叫他再不要胡整了。接着,娘和大婶们相互笑笑就聊其他的事了。娘也问过我几次。我说我没有骗他们,是他们自愿的。娘问为啥。因为他们要听我讲故事,耽误了我掐苜蓿,就得补偿。娘说,以后再不要哄人家娃娃了。此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偶尔,有人会问皇上是谁,张骞是谁,长安在哪,大月氏国在哪,张骞一路上吃什么等问题。可我哪里知道这些啊,姐姐当时也没有说这么详细,但我绝不能在他们面前显露出自己的无知,毁了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就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说,皇上就是皇上,还能是谁?张骞就是皇上的大臣,长安就在长安,大月氏在很远很远的外国,张骞一路当然是吃馍馍啊,他是大臣,白面馍馍多得是。我这么将他们一军,他们也就不再问了,但脸上写满了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那是一种渴盼知识,渴盼了解外界无果后的无奈和遗憾。

苜蓿芽掐回来后,奶奶和娘认真地捡去杂草碎叶,用清水冲洗两三遍,然后放入开水中焯几分钟,捞出后再放入凉水中泡一泡,用手挤去水,捏成小圆团。等到食用时,挑撒小团,滴几点胡麻油,放入葱花、蒜泥,撒些食盐搅拌均匀,吃到嘴里鲜嫩清香,甘柔爽口。直到长大后才从相关资料得知,苜蓿又称金花菜,富含苜蓿酚、大豆黄酮、苜蓿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剂良药。具《名医别录》一书记载,苜蓿有清脾胃、清湿热、利尿、消肿等功效。近几年,我去过不少地方,也吃过其他地方的苜蓿菜,但总感到都没有家乡西海固的可口、纯正。突然间就觉得,生活在这遍地都是野味的大山里真好。正因自己出生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出生在群峰大山之间,才有了饱餐这人间美味佳肴的机会,也应该感谢张骞当初奔波万里,将苜蓿带到华夏大地,成了我们西海固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伴侣。

春天,西海固大地上的野味佳肴不但有苜蓿菜,还有辣辣、芦根、榆钱、苦苦菜、灰条菜等等,它们各具特色,样样清香可口,不仅有营养,大多还有治病疗伤之功效。进入夏季后,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摘豌豆荚了。

包产到户政策的落实,不仅激活了全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结构也自觉调整。比如在我们西海固,最明显的就是种植业结构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生产队面面俱到的种植方式逐步转向了以小麦、豌豆、土豆为主,小秋杂粮为辅的格局。也许这一变化,当时连乡亲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儿时,豌豆种植面积逐年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是用来卖钱,算是西海固人的“经济作物”吧。

端午前后,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粉白的、紫红的豌豆花儿,走在山坡小道上,给人一种置身花海的美妙和飘逸。期盼摘豆荚的我,不时地追进豆地,拨开茎叶,查看有没有小豆荚。偶尔发现一个雀舌大小的豆荚就兴奋的不得了,急忙掐下放进嘴里慢慢地嚼。虽然此时因豆荚太小几乎没有任何味道,可那种满足感却已传遍全身每一根神经。豌豆花儿是随着茎秆不断长高一茬一茬开的,在我的记忆中,一株豆苗最多能开十三茬花,也就是能结出十三排豆荚。豆荚一旦有了雀舌,长起来就特别的快,不几天就能长到四五厘米长。如果这时晚上下场透雨,第二天清早,那些四五厘米长的豆荚会变得鼓起来,一个胖乎乎的小孩子似的。每每这时,村里孩子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走,揪豆格子(方言,摘豆荚的意思)走。接着三五成群,散落在自家的豆地里,便揪边吃,直到填饱肚子,最后还不忘“打包”回家。

高赵村的娃娃大多都穿有一个肚兜,平时暖肚子、装东西。可我感觉肚兜最大的好处就是装豆荚,既装得多又方便携带,可不知什么原因,我一直没有肚兜。当然,村子里还有几个和我一样没有肚兜的孩子。每每这时,因没有肚兜多少会有点失落,但这对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也根本难不倒他们。我们几个没有肚兜的孩子就把衬衣往裤腰里一塞,瞬间一个简易的肚兜就做好了,把豆荚从敞开的衣领处往进灌,直到衬衣鼓起来,一个快要临盆的孕妇似的,看上起既滑稽又可爱。当然,这种简易肚兜要比真肚兜的容量大得多,就显得更加实用。

饱满后鼓起来的豆荚像一把小刀,有背缝与腹缝之分。刀刃一样的一侧称腹缝,刀背似的一侧叫背缝。沿腹缝荚尖上轻轻一捏,“啪”的一声,豆荚就开口了,接着从开口处用大拇指将它划开,顺势深入荚尾内,把豆荚放入嘴中,大拇指轻轻地向前一推,一排挨挨挤挤的豆粒就顺利地喂入嘴中。接下来,把豆荚尾部的一小部分向内一折,依豆荚用大拇指向后一拉,豆荚内的一层薄皮就剥下来了,我们叫“打背皮”。将鲜嫩厚实的“背皮”放进嘴里,与豆粒一起嚼吃,清脆甘甜,美味无穷。被“打包”带回家的豆荚,淘气的我们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将剥出的豆粒、豆荚皮放在凉水中泡一会,豆荚皮就会卷成美丽的小卷,有些还会将一枚豆粒卷在中间,一朵盛开的绿牡丹似的。用勺子捞出喂进口中,要比不泡时的豆粒、“背皮”会更脆更甜。

贪婪是人性永恒的主题。当豆荚鼓起来时,总有那么几个舍不得摘自家的豆荚,但又嘴馋的不行的人,就悄悄跑进别人家的豆地里偷。于是,村子里时不时会听到“哎娃娃,哎娃娃”的喊声。一听到这种喊声,大家就知道又有人偷摘豆荚了。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也不管看清是谁还是没有看清,主家都喊“娃娃”。记得有一次,我在去大爹家的路上,突然内急跑进一块豆地的地埂下方便,突然村子里就传来了“哎娃娃,哎娃娃”的喊声。因自己本来不是偷摘豆荚,起初还以为不是喊我就没有管,继续自己的事。人家喊了好一会后,也就生气了。于是就“哎,荒坡梁上豆地埂子下的那个娃娃,喊了半天了你咋不管呢?再不出来,就打断你的腿子!”人家这么一喊,我才忽然大悟。原来是把我当成偷豆荚的了,顿时心中既委屈又生气,边提裤子边往出走边大声向村子里回了两句“我是樊家二窝子,大变着呢,没有偷你家豆荚!”语气十分生硬且不友好。现在想来,大家之所以这样喊,应该既是提醒对方赶紧离开,别再偷摘自家的豆荚,又是给对方给足了面子和尊严。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或多或少的都有点亲戚关系,即便没有亲戚关系,也乡里乡亲的,因几个豆荚而闹得脸红脖子的不值得,但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家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拱手让别人无偿地占有。为此,山坡上就多了一种特殊身份的人——看豌豆的娃娃。每逢放学后、周末时间,豆地里就会看到有小孩在边转悠边拔草。只要有人在豆地里,别人就不好意思下手了。

慢慢地,化肥、农药的作用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为了让豆荚长得更饱满,在快要鼓起来时要打一次或几次农药。一次,我跟四叔去打农药,四叔说农药有毒,让我坐在地埂边上离远些,还说有一个娃娃吃了打过农药的豆荚被毒死了。为此我突发奇想,回家后找了几片硬纸板,用毛笔写上“打过农药,小心中毒”几个字,将硬纸板钉在一根小木棒上,插在我家豆地最显眼的地方。这一招还十分的有效,再没人偷摘我家的豆荚了。接着,只要谁家给豌豆打过农药,就效仿做这样一个小小的告示牌,既简洁有效,又节约人力,当然也表明尽到了一份职责,如果不听劝告万一中毒了,也与主家没有关系。因这,有人这样说我,这个娃娃“日鬼(方言,机灵的意思)得很,鬼点子多得很”。其实我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日鬼”,只是实事求是而已。

不知不觉豆荚就生格了,指豆荚从绿慢慢地变白,豆粒完全充包,豆腥味很浓,但还没有干枯的时候。这时的豆荚就不能生吃了,要煮熟后才能吃。煮熟的豆荚吃起来比较方便,只需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豆荚的尾部放进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住,再慢慢往出一拉,煮熟的豆粒和“背皮”留在了嘴里,皮子就被拉了出来。煮熟的豆粒吃起来只有甘甜,没有一丝豆腥味。到豆子割了后,我们这帮淘气的娃娃还对它恋恋不舍,会偷偷地烧豆子吃。抱来一捆干豌豆蔓(这时豆蔓上的豆荚也干了),选择一个斜坡的地方,用铁锹铲去草皮,再把斜面及下方拍打光滑,将豆蔓置于斜面上方点燃,不一会火焰中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接着被烧熟的豆粒就从斜面上滚下来。我们就抢着连土粒一起抓起来放在手心里,从左手倒右手,又从右手倒左手的扬,等豆粒变凉后,用双手再搓一搓,边扬边吹,被搓碎的土粒就被吹出去,然后将剩在手心中的豆粒放进嘴里,干脆可口。等吃完后,双手、嘴唇,甚至脸颊上全是黑色,大家你指着我,我指着他地笑。最后,一定要将战场掩埋,因为一旦被大人发现,一顿打肯定是少不了的。

近几年,可能是因化肥使用过多,土壤发生了质变,豌豆的产量大大降低,老家人已不种过多的豌豆了。去年夏天去岳父家,路过一块豌豆地,见粉白的豌豆花开得正盛,不由人停下车来,给小女说这就是豌豆,蔓上挂着的是豆荚。小女见到翠绿翠绿的豆荚就准备往豆地里追,我急忙喊住她说这是别人家的豆荚,不能乱摘的。就在这时,一位大伯走过来笑嘻嘻地说,让娃娃摘几个吧,闲着呢,是我家的。小女渴盼地向我看了看。我一边感谢大伯,一边给大伯递烟打火,一边点头示意小女可以去摘几个豆荚。大伯说,你对娃娃管得太严了,不就摘几个豆格子嘛。今年种了这么一点豆子就是为了让娃娃摘豆格子,现在大家日子都过好了,不像过去了,谁还计较几个豆格子。临走时,妻要付钱,可大伯说什么也不肯收。

上车后,我给小女讲我小时候摘豆荚的一些趣事,惹得小家伙笑的前仆后仰的。我还告诉她,豌豆不仅是我小时候的主粮之一,更是一种药品。见小家伙十分惊奇地看着我,就给她又讲了一个奶奶曾经讲的故事。五八九年西海固大旱,几乎颗粒无收,饥饿的乡亲们就以野菜树皮草根为食,可时间一长,有人大便就拉不出来,有人会全身浮肿,政府就会给每位患者分二三两豆面,煮成汤喝上几天,大便就通了,浮肿也会渐渐消散了,所以豌豆还具有通便润肠、消除浮肿、预防骨质疏松等医用价值。

夏天在西海固,无论是爬上山坡,还是走进沟壑,随地都可遇见青杏、小葱、沙葱、野韭菜、野蒜、驴奶头等美味,还有满坡遍洼可以当茶喝的地椒(即百里香)。值得一提的是地椒茶,不但清香可口,还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硕果累累。的确,再没有比这个词形容西海固的秋天更恰当了。西海固如今的秋天,满山遍野都是丰茂的野菜野果,只是好多至今我叫不上名字,可一旦遇到就会忍不住要摘几个放进嘴里,还是小时的味道,但现在不像过去,只是摘几个尝尝,回忆一下儿时的味道,既不是为了充饥而食,也不是为了尝鲜。不说满山遍野的野菜野果有多美味,就一株玉米杆子也曾是我童年的佳肴。我喜欢玉米杆杆,可能是那时嚼玉米杆杆给我留下的影响太深了,一直到现在,每当走过玉米地时,就有想嚼玉米杆杆的那种强烈的冲动。

记得小时候,西海固的种植业是以解决口粮为主,玉米种植面积不大,只有零星的一点,家家种玉米不会超过半亩。那时大家种玉米主要是为了秋天哄娃娃——让娃娃吃玉米棒。我因自幼胃不太好,不敢多吃玉米棒。一旦吃多了,胃就会连胀带疼的,所以对玉米棒并没有过多的恋情,可对玉米杆杆却情有独钟,这也许与我喜欢吃甜食的癖好有关。

麦子收完后不久,玉米棒就能吃了,我们一群孩子可高兴了。无论是上学路上,还是拔草放牛的路上,大家兜里都会装着煮熟的玉米棒,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相互交换着吃,都满嘴香甜,美不胜收。对于孩子,总喜欢相互交换着吃,除个别比较自私的孩子外。这也许是人的天性所致,总觉得别人家的玉米棒比自家的更甜。

高赵村的人吃玉米棒时,不是只颁玉米棒,而是用镰刀将整株玉米割掉或者用铁锹铲掉,连玉米杆一起抱回家,颁下玉米棒剥皮煮熟吃,玉米杆就成了孩子们的美餐。剥下杆上的叶子,从结过玉米棒的那一节处折开,前面细的半段丢到,后面粗的半段我们亲切地叫它玉米杆杆。从最上端开始,用嘴咬住玉米杆头节边缘的皮子,嘴顺势往下拉的同时,双手抓着玉米杆斜向上一推,坚硬的皮子就被剥掉了。在剥皮子的时候,我已馋得口水直流,有时还会停下来咽几下口水。用同样的办法将一节玉米杆的皮子剥完,再用牙齿一小节一小节地咬,将含在嘴里的一小节玉米杆不停地嚼,不停地嘬,甜甜的玉米杆水就不停地、源源不断地流过喉咙,流进肚子。如此这般,一节一节的剥皮子,一节一节的嚼,真是山里孩子们特有的一种享受。剥玉米杆皮子也是一个技巧活,剥下的玉米杆皮子的边沿像一把锋利的双面刀,一不注意,就会划破嘴唇、手指,甚至舌头。记得有一次,玉米杆皮子划破了我的舌头,血流不止,即便如此,还是舍不得把口中的玉米杆吐掉,等玉米杆水与血水一起流过喉咙时,甜甜的味道中就掺进了一丝咸咸的血腥味。因小女喜欢吃甘蔗,妻时不时地会网购几根甘蔗回来,有时我也会吃几口。甘蔗除了比玉米杆水分多、甜度浓之外,我总觉得比不上儿时嚼玉米杆杆的过瘾。

甜食,那时对于西海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稀罕。如果说要吃水果糖,除非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人才可分到四五颗,平时想都不敢想。所以儿时过年,对孩子们来说更多的事一种期盼,盼一颗水果糖,盼好吃的,盼新衣服,盼……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悄悄地偷一个鸡蛋,拿到村里小卖部换几颗。白糖价比较高,那时很少有人买,除非家中娶亲嫁女,或者有尊贵客人来,主家才可买点黑糖放入茶杯招待客人,我们叫糖茶。再就是小年那天娘做的麦芽面馍馍。可黑糖和麦芽面馍馍都是很有限的,不像玉米杆那样宽裕,所以玉米杆就成了我儿时最富裕的甜食。

挑选玉米杆也得有经验。一般情况下,表皮泛红的玉米杆比纯绿色的甜,粗得比细的甜,山脚的比山顶的甜而且水分多。家里煮玉米棒的一天,孩子们除当天海吃玉米杆外,还要挑选几根留着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第四天吃。

近年来,由于西海固地区养殖业的兴起,玉米开始大面积的种植,养牛多的人家,种二三十亩玉米,或许更多。但现在乡亲们种玉米不再是为了哄娃娃,而是做饲料,玉米也不是原来的老品种,都是最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一株玉米能长三四米高,比过去的玉米要高两三倍。在秋夏交接时期,也不管结没结玉米棒,就得全部割倒拉回家,在青储池腌制成牛饲料。因牙齿关系,我没有嚼过现在新品种玉米杆,也不知现在种的新品种玉米杆还有原来老品种玉米杆的味道吗。

待霜降一过,西海固大地上的一切植物都就开始枯萎了,野菜野果也一天比一天的少了。立冬后,我们就又开始拾地软解馋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