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江辉的头像

谢江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17
分享

走不出合阳的踅面

走不出合阳的踅面

我的家乡位于关中平原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它普通而又特别,有着第一部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发源地的美誉;有着黄河沉积的唯一一块湿地“洽川湿地”;有着被称为“古代最早方便面”的一种面食“踅面”。踅面是合阳的代表,踅面是合阳的地理标识,踅面更是合阳人融进血液的乡愁。

陕西因固定的气候因素和经纬原因,成为全国小麦种植的主产区,进而也成为全国有名的“面食王国”和“碳水之都”。走进陕西,享誉全国的面食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咸阳汇通面等等,在陕西民间更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天不吃面,好像没吃饭;三天不吃面,好像没见觉。”可见而知,面食在陕西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来到陕西,每个地区都有着各具代表性的面食,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如果在街头进行采访,踅面会当仁不让的登上热搜榜的第一名。

由于踅面诞生的历史悠久,所以在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都有一段与踅面有关的特别记忆。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阳人,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不论大小集镇,城乡街面,都有卖踅面的店铺或者小摊位,一直到今天,不论商业经济多么发达,市场业态多么丰富,星罗密布的踅面店仍是家乡最具特色的市场主体,在家乡更是流传着“生意做遍,不如卖面”的俗语。不论任何品牌多么响亮,影响多么广泛的饮食产业入驻家乡县城,都无法冲击踅面在家乡人们心中的主导地位,踅面用其特有的愠色底味紧紧抓住了家乡人的味蕾。

踅面厚且筋道,吃在嘴里耐嚼,咽在肚里耐饥,又因食用和携带方便的原因,被称为我国最早的“方便面”。每一个在外求学创业的游子,出门远行之时会不约而同的将踅面作为“出行必备品”。批量生产,味道一致的踅面进入了游子们的“后备箱”“旅行袋”“双肩包”中,踅面承载着父母的挂念,家乡的味道,创业的动力,陪伴着游子们客在他乡,努力拼搏,而跟随游子远在他乡的踅面,成为游子们思念家乡的品鉴物,接续奋斗的加油站,同乡相聚的连心桥。但踅面却始终保持本质,不因地域改变,不服异乡水土,在他乡品尝踅面时,无论把烹饪步骤练习的多么熟练,把各类调料准备的多么齐全,把注意事项把握的多么精准,但依然调不出家乡的那个味,依然吃不出家乡的那份情。游子们表面宽慰着自己将问题归结于异乡水的原因,在我看来,不管是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身在异乡的踅面,都早已将家乡的一汪水,一捧土融入了骨髓,融进了血液。客观的外在事物并没有发生改变,吃不出那个味,品不出那份感的根本原因是在外漂泊心无法找到得以安心的那个体魄和灵魂。

家乡的人们喜欢和忠爱踅面,因为踅面有着亲民的价格和亲民的味道,使得踅面包揽了各个层面的消费群体和众口难调的大众之胃;家乡的人们喜欢和忠爱踅面,因为踅面身上有着和家乡人们相融相通的意志品质,踅面的烹饪简单和携带方便就像家乡的人们都共同拥有着低调务实和勤劳勇敢的意志品质,踅面可以随时随地打包带走,亦可以方便快捷进行烹调食用,就像家乡人们能够经受各类风险挑战,战胜所有生活困苦;家乡的人们喜欢和忠爱踅面,因为踅面的身上自始至终拥有着忠诚、执着、坚守、憨厚的美好品质,踅面区别与其他面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只忠于我们的那个县城,它是我们那个县城独特具有的一种面食,随县而兴,陪县而行,就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择一将领忠其一生。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它始终坚持原味,保持本心,它始终不忘初心,不遗历史。就像是一位跨越时空的使者,承载着历史之托,携带着历史之本,感化着今天的人,奔向着明天之途。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乡情美味,每个人胃中都有各异的双拼餐盘。亘古不变的是家乡的那个味道永远是每个人“舌尖上最美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