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成大事者无不孤独。欲遂青云志,便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得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便须忍常人所不能忍,想常人所不敢想,行常人所不可行之事,方能有所得。古人因此常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来作座右铭,警醒自己。
孤独,一半来自环境所迫,一半来自内心不舍的追求。古往今来,因孤独而得以青史留名的大有人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司马迁刑而著史记,屈原逐而作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始有说难、孤愤、诗三百……
圣贤求道而孤独。达摩面壁十年图破壁,唐玄奘跋涉千山万水西去取经,徐霞客寄情山水,毕生从事旅游和地理考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文学创作上,鲁迅先生说,“我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功夫用在写作上。”如果鲁迅先生像常人一样,有闲暇时便找人聊天喝咖啡,想来他也就成不了一代文坛的泰山北斗了。
叔本华说:“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而常人是很少能做到孤独的,常人习惯于结伴而行,聚群而居。这样自我便在“从众”中泯灭,光阴便在欢笑中遗失。
孤独二字,不是每个人都能配得上的。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人生的三种不同状态和境界。平庸者内心大多空乏,闲下来便会无聊,无聊便会找各种消遣,把人生短暂的光阴虚掷于他人。寂寞者大多内心缺少目标追求和精神向往,寄希望于他人的关爱和温情来弥补自己残缺的灵魂。唯孤独者因对人生和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具有丰盈的灵魂,超前的思维,独立的人格,才始终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才会有孤独意思。而因为独到,他们又总是或被世人所讽刺,或被世俗所嘲笑,或被势利所不齿,大多具有悲情色彩。可幸的是,时间会作最好的证明,因为孤独,他们大都在某个领域卓然出众,独树一帜。
孤独是智者修身养性的一种思索方式,是现代人行走于喧嚣的城市时,仍然能保持初心的一种力量。孤独是一种释然,是了然红尘恩怨后的一种豁达。孤独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需要经岁月风雨后方能禅悟出来的宁静与辽阔。
耐得住孤独,需要修养,更须具有淡泊之心,能坚守心底深处的那一份纯净,始终不忘初心,守静如一,安之若素。能经得住红尘万千诱惑,有临危不乱,处事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静气和大气。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古人那句“满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心想,这或许是对孤独者最形象生动,而又至高无上的概括和总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