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奚建伟的头像

奚建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9
分享

侨批,来自南阳的福分

那年参观侨批博物馆,这里陈列着许多十九世纪前后的珍贵文物——侨批,看了深受启迪,因为此前不懂侨批为何物,偶尔听说了也不去探究,现在它们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福建是华侨之乡,而泉州管辖的南安市,除了是著名历史人物郑成功的家乡,也是著名侨乡。听说在南安,清朝开关以来,便有大量当地人出洋谋生,然后是家族带家族,乡邻带乡邻,出洋的人一代又一代,因此原住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华侨。

从一张张透着陈旧感的侨批,我依稀感受到海外游子的思亲之心,和一种责任心的律动。这是纸做的类似信封的东西,长方形,淡黄的颜色,格式几乎一致,细线淡红的边框,竖条分出三个格式,中间一格稍大,为凸出中间的颜色,给它加印了一些简单的木刻图案,因而通体显得不是那么单调。

我见到的那些侨批信封上,多数收件地址是潮安县,也就是现在的潮汕地区,它说起来和南安市在一条东南海岸线上,去南海的必经之路。写了县,再写乡的名字,很少见写村的,写乡之后直接写家族门第,有很多写“登科第”。如果是小辈写给长辈,很少写名讳,多半写“什么亲大人”安启。左边一格写两种内容,前者写汇款数字,注明外币多少元,或寄银元多少块;接下来写汇寄地址,不很详细,几乎都写一个“叻”字,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加一个缄。基本上是这样的格式:收批地址——收批人——批款金额——寄批地——寄批人。

在博物馆通过看解说文字了解,侨批是当时海内外民间机构办理的一种信汇合一的通邮方式,批本来不叫批,叫书信,由于闽南话、潮汕方言管信都念成批,所以华侨的信,就变成了华侨的批,简称侨批了。在雪花一般飞来的侨批背后,藏着华人许多背井离乡辛酸故事,我读到这样一首诗:“一船泪水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火船始过七洋洲,回头不见俺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时才能还。”

可以说,自从有侨批出现,海外华侨同家乡联系有了纽带,和亲人传递信息便有了桥梁,同时,侨批也是华人在外打拼的成绩单,每一次不同数字的汇款,都是不一样的考试成绩。此外,侨批更是华夏子孙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它通过情真意切的文字和流水货币,体现中国的孝悌文化、婚姻文化等等,一句话,中国人热爱家园的那种坚定和执着,全都在侨批里头以同样的方式充分得到表达。

我后来在古玩收藏圈了解到,福建那边收藏侨批也是热门,因为散落在民间的数量非常之多,但被保存完好的不多了,因为毕竟过去数百年,近一点也百多年了。它有正批和副批之分,正批值钱,收藏价值高,因为它盖有外洋批馆,也就是相当于现在邮政局的印章,多数还贴有外国邮票,并盖有邮戳。副批主要是国内外批局填发,没有外批印章,印戳不是很全,收藏价值所以略低于正批。

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侨批,发现许许多多历史信息,有的信件保存完整的,那就更有研究价值,它里头详细记载着海外华侨形形色色的生活故事,有的是为躲避战乱,有的是为穷困所迫,有的稀里糊涂跟熟人一起走,把后来的人生交付于远涉重洋,在码头、工厂、铁路或矿山等处从事苦力,从无到有,从很少到慢慢富有,各色各样的人生经历都有清晰的痕迹给留下。

这些年随着对华侨历史专门研究的兴起,泉州在2010年就把闽南侨批推选到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同时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泉州或晋江两地档案馆收藏的侨批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堪与潮汕地区有关收藏相媲美。而且,还有私人从事侨批收藏,并且建立侨批博物馆,和官方机构一起,为侨批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发展和研究,增添了许多有效的力量。

所以,侨批被提升到一个高度,被誉为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它也是最有力的实物见证,见证了华侨所在国,和自己的祖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过程,历史跨越数百年。其中提到的“叻”,指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当时既叫南阳,又称叻埠,大多数东南沿海地区的华侨集聚新加坡,后来新加坡独立,华人在那儿占总人口的60%强。

其中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妻子给丈夫去信,丈夫回信给素未谋面刚出生的儿子起名;有儿子询问双亲身体、生活状况,以及家里农业收成的;有父亲攒够了钱寄回去,提出赎回卖出去女儿要求的;还有父母告诫孩子,应该好好读书,争取做人上人的;更有思亲思乡情绪流露,泪水滴湿纸笺留下了痕迹的,以及父母盼儿早日归来,或爱人互相倾诉思念衷肠的。侨批里有小爱,更有大爱,除了儿女情长,家长里短,还有爱国情怀,心系故里,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和敢于拼搏,突出诚信等精神内涵。因此在我个人看来,侨批还是一种来自海外华侨的福分,它充满着祝福、送福、报福和互相幸福的味道,既是家乡家人之福,也是祖国之福,抗战时期的南阳机工,以及为抗战输款捐物,哪一个不是大大的华侨来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