衩裙之声,环佩之意,徐徐清风,缓缓云雾……朗诵就是在这跳跃的音符中敲击着耳膜,飘入开启的心扉。这些字正腔圆的朗朗书声,穿越早上平淡的烟雨朦胧,像谁家响彻的闹钟,把朝阳也唤醒起来。这样的早晨,可以在朝露中一边围着湖水漫步,一边聆听那声很是接地气的朗诵,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朗诵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是让作品插上翅膀飞翔的一种传播方式。或小桥流水的潺潺,或暮鼓晨钟的悠悠,都能在其中如闲云似野鹤。
我对朗诵一窍不通,但我愿意聆听,聆听朗诵者声情并茂的倾诉、如泣如诉的诵读和抑扬顿挫的音律。在聆听中,我可以想象朗诵者朗诵时的各种姿态:高耸挺拔,慈眉善目,含情脉脉,激情飞扬……无论怎样,那种潇洒飘逸的样子都会让人敬仰,都会成为一首诗、一篇文章的雕塑。——望你成山,无法逾越的高山就是最初铭刻于心的丝丝缕缕,即使时间再怎样长久,那响彻在耳畔的音符永远不会腐烂,永远不会。
气。朗诵是需要力气的,鼓动的风帆也需要气。气是声之本,声乃气之末。气是一切运动的根本,人也不例外。对于人来说,气就像划着小船的船夫,奋力地在体内推动着血液循环,让每条河流都奔腾起来,这样身体也就会健康起来,也是能否成为朗诵者的先决条件。这个与你一生相伴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小精灵,无形无色中却是多么的伟大啊。一个人底气不足,有气无力,吐纳费力,根本就成不了一名朗诵者。而那些精神饱满、器宇轩昂,底气十足的,绝对是个朗诵的好胚子——当然,这只是在一个方面的优秀,也是能不能成为朗诵者的先天条件之一。
诵。诵就是诵读、朗诵。在今天,人们习惯将诵读说成朗诵也是对的,因为二者本来就是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从古代的读书方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人的读书方式就是摇头晃脑朗读出来的,只不过那种朗读不是学生晨读般的高声。其实朗读的“朗”就是高声大声读的意思,朗朗上口就是要响亮、顺口。响亮是气所决定的,顺口是文字功底决定的(下面说),因此要在朗诵中诵得清风徐徐、诵得入心入耳、诵得让人念念不忘,就要琢磨琢磨诵读的技巧和技艺了,勤读多练是一种方法,聆听名家诵读也是一种方法,只有自己用心了顿悟了,朗诵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功底。有些人认为,诵读只要认识字,把声音传播出去就算达到诵读的目的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诵读其实是对文章的再创作,是让文章中存在的美通过你的诵读升华成一种色彩的美、韵律的美和弹跳的美。好的朗诵者总是能把平庸的文章朗诵的五光十色、熠熠闪光,而水平一般的朗诵好文章也还会因朗诵中有错别字、音调不准、声音尖锐而黯然失色——这就是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这就是功底。之所以要说朗诵者的文字功底,是因为在文章的二次创作中(也就是在朗诵之中)不可能每字每句都会顺嘴顺口,有些句子可能会佶屈聱牙读起来很不顺畅,这个时候朗诵者就应该按照朗诵者的语音语速语法,将这些别别扭扭、诵读不顺畅的句子改成为自己诵读的语言,疏通渠道,以便文章能够顺利诵读下去。当然,要改变原来的句子是不能改变作者本意的,更不能改得与原意背道而驰,而是要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思想理顺下去,如此才是诵读者应该具备的。
修养。修养有先天和后天两种。我认为,先天的与家风家教有关,从小生长在一个知书达理的书香门第,修养肯定与众不同;而后天的是通过读书上学,成长过程中不断自律、不断吐故纳新,在行为、交流和处事等方面自觉形成一种温文尔雅。不管是哪种形式形成的修养,都是诵读的必备条件,没有这种修养,就不可能从诵读的文章中获得慈悲之心,就不可能获得更伟大的灵魂,更不可能让呆板的文字灵动起来,在人们心灵上引起共鸣。所以说修养是诵读的良师益友,自身的修养会影响一个人的诵读,不论是形象、声音以及对文章的理解,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诵读中的修养也很重要,诵读中的修养就是要完全进入作者的角色,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而起伏,在皮肤上闪动着光亮。如果你不了解作者的情感、不能让自己的情感穿行于文字之间,不能让那股气从你的嗓子里“传”出来,说明修养还很不够。作为一个朗诵者,是要随时随地去适应文章的,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里忘却自己的。
布局。前期的条件都具备了,最后就是我们该去做的朗诵音频了。面对一篇文章,用什么声音、怎样的音色、什么音乐适合文章、文章朗读时的语速是缓是急都要有自己的思路,要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胸怀来谋篇布局,而不是“站在山脚望山顶,只缘身也在山中”的随遇而安。诚然,除了诵读者的音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伴奏音乐的选择,文章适合什么音乐要根据文章的意境来决定,该抒情的不要热烈,该热烈的切忌抒情,这样出来的效果才会让人记忆深刻,以至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听到这首音乐,就会想到那位朗读者和他(她)的作品。美丽是不容易破碎的。我对《夕阳山顶》记忆深刻,这是我聆听本地朗读者的作品时,一下子就被这首音乐给吸引住了,这首以小提琴为主调的背景音乐,震撼着心灵,瞬间就找到了一种抒发感情的直泻飞瀑,所以就爱的天天相伴——这是我聆听张志兰老师诵读的《写给孩子的中国地理》被迷恋的原因之一。《夕阳山顶》那悠扬醉人、凄美摇曳的小提琴声,蔓延着一种心灵震撼的情愫氛围,婉转悠扬具有穿透力的音符,仿佛是穿行在半空中不断涌出的感动和共鸣,糅透心扉。是心底那根柔情的琴弦在弹拨,还是小提琴的高调出场让音乐更加淋漓尽致?
好了,我只是凭着自己对朗诵的感受写出的只言片语,里面有没有外行话咱也不知道,你想看就看看,不合时宜的你笑笑也无妨,只当瞎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