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薛凯敏的头像

薛凯敏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10/15
分享

追回心灵断线的风筝 ——读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以“我”的自述,围绕风筝这一隐形主题,讲述了富家少年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关于风筝、人性、良知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掩卷而思,从中我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这部作品中充斥着亚洲文化的浓郁气息,虽然作者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血液里亚洲人那种充满人性和亲情的品格没有变,那种贯穿始终的人文情怀行走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再加上恍如发生在昨天的历史事件,让人弃之不舍,欲罢不能。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哈桑对主子阿米尔的忠心和忠诚。阿米尔的父亲是阿富汗比较有名望的人,他勇敢正直,虽然雇佣阿里和哈桑为佣人,但始终视他们为家人。而自己的孩子阿米尔比较懦弱,每每和别人打架总是和阿米尔同龄的哈桑出头。久而久之,两人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作品中的这样勾画出他们童年时的天真和烂漫:哈桑拼命在为阿米尔捡拾被他割断的战利品——一只好看的风筝时,阿米尔因为没有看到而不相信哈桑,而哈桑却坚定着自己的判断,甚至和阿米尔打赌吃泥。阿米尔怎么会呢?即便是哈桑输了阿米尔也不会那样做的。

在阿富汗战乱后的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战争的阿富汗人民在饱受了异族的侵略之后,又遭遇到塔利班政权的蹂躏,平民的生活雪上加霜。这部充满战争气息的作品,发生在两个同父异母弟兄之间,所以二人两小无猜,哈桑也不自觉地成为阿米尔成长的“陪练”。奴仆出身的哈桑始终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想与阿米尔建立一种天长地久的友谊,他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就是最真挚的体现。为了维护“少爷”的形象,他可以两肋插刀,为阿米尔挨过打、受过训斥,甚至在阿米尔不稀罕他、设计陷害他时宁可选择离开,也不愿做任何无用的辩解……。随着战事的发展,阿米尔一家移民美国,而留在阿富汗成家立业的哈桑夫妇因种族和阶级原因被塔利班谋害,他们唯一的孩子索拉博也被塔利班掳走。当朋友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是他父亲的私生子,而索拉博是他的侄子后,阿米尔毅然决定到巴基斯坦找回并营救自己的侄子。此刻,亚洲人那种亲情至上的品德在他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区别在于亲情。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亲情在作品中很难让人感受出来,而在东方文化中,这种至亲至爱的亲情浓郁欲滴。在我们看到过的亚洲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这种亲情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譬如朝鲜的影视作品《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故事》呈现的就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而越南、韩国、老挝等一些国家的文学作品尽管稀少,也一样延续着这种亲情至上的理念,多有中国文化元素渗透的印记和味道。现在我们读到最多的就是日本本土作家的作品,同是亚洲文化熏染的文学作品,日本文学作品中的这种亲情、友情、真情以及爱情更显得条理清晰,情感强烈,贯穿始终,使人阅读起来倍感亲切。像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等,亲情和抒情都让人感到那种情感就是亚洲人的真情实感。而在西方文化的文学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若即若离,让人觉得他们这种关系就应该这样——因为孩子十八岁之后他们就放飞到了社会上。而在我们东方文化中,那种亲情却是割舍不断、难舍难分,孩子永远是孩子,不论多大,依然会受到家庭的关心和呵护。“羊跪乳,鸦反哺,人之情,孝父母”的忠孝情怀是东方文化的人性体现。这就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差别,也是亲情之间的差别。

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之后,再去理解和看待阿米尔的冷漠就不再是疑惑不解的事情了。阿米尔在美国生活的多年,西方文化的渗透让他变得自私与不近人情,因此当他知道与哈桑的关系之后,心中产生出一种歉疚和负罪感,也是慈悲情怀的一种复苏。

《追风筝的人》其核心就在一个“追”字——童年时候,哈桑为阿米尔追回了风筝,而救出了侄子索拉博后,阿米尔又为侄子追回了风筝。这种追“追”,是“追”忆童年的友谊、友情、真情,“追”回思想上的良知、良心、良善,“追”塑自己的灵魂、形象、心愿。但我觉得,在作品中,阿米尔“追”的除了上述几点外,最重要的就是 “追”回了一个让心灵得到救赎和慰藉的“风筝”,这个“风筝”就是侄子索拉博。

1963年出生的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中的君主被推翻、苏联入侵、难民逃亡、塔利班政权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变故,因此写出的作品人物刻画生动,故事情节感人,家国情怀充满字里行间,这都是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的原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