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作为中国一种象征团圆、喜庆的物件,在很多节日庆典场合都会亮相。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又怎能少得了灯笼这位“嘉宾”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老家关中过春节,迎新年的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撞灯笼,就是与这吉祥如意的灯笼有关的习俗。
撞灯笼是小孩子们过年时最喜欢的游戏。每年过了正月初五,街道上什么白纸做的羊灯、黄纸做的狮子灯、花纸做的大公鸡灯……挂满了街道两边。而有一种完全用竹篾编制的、被称作火鼓楼的灯笼,数量最多,销量最大,价格也是最便宜的,这种灯笼是撞灯的首选灯笼。那些有12岁以下的外甥、外甥女的舅舅们,一大早就张罗着上街给孩子们挑选灯笼、送灯笼。挑选灯笼时,印着“长命百岁”几个字的灯笼是必选的,因为这灯笼承载着舅舅对孩子来年“照舅”,茁壮成长的心愿。而那些造型优美,做工精细的花灯,价格相对要贵一些,舅舅们按照孩子的喜好、个人的经济能力,适当的选择一些作为点缀即可。
到了初六、初七,舅舅们的灯笼基本就送到了。不用大人吩咐,天刚黑,孩子们就欢天喜地的张罗着给灯笼安装蜡烛和挑灯用的小棍。安装蜡烛,就是将蜡烛上的竹签,穿进灯笼底部,刚好能够容纳一根竹签通过的细铁丝环里,再把自家种的萝卜,切上自己拳头大小的一块儿,直接用穿在灯笼上的蜡烛竹签扎进去,蜡烛安装就完成了。安装挑灯用的小棍相对简单一些,从家里的扫把上折一段大约六七十公分长的一节,穿进灯笼另一头的铁丝孔里,拧上两圈儿拧成一个小圆环,灯笼就被牢牢的扎在小棍上了。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天差不多就完全黑了。小伙伴们用母亲做饭的火柴点亮自己的灯笼,冲出家门,你叫上我,我叫上你,三三两两,提着灯笼,兴高彩烈的蹦着、笑着,踩着灯影,瞅着被灯笼照亮的巷道,就赶往灯笼会场去了。一边走一边还念念有词的唱着流传了不知多久的“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这种简单、淳朴的童谣。
随着小伙伴聚集的越来越多,一些比较调皮的,大一点的孩子就开始七嘴八舌的挑衅似的,对小朋友的灯笼评头论足起来:“信不信我能瞬间让你的羊灯变成秃羊”、“你的莲花灯再漂亮,也不如我这火鼓楼灯经撞,不信咱俩试试”、“你这狮子灯是头肥狮子,撞起来肯定笨的跟猪一样”、“你的公鸡灯好看是好看,就是不敢和我撞”、“我这火鼓楼灯笼是最结实耐用的,不怕你们撞”那些个性子扭,不服软的小家伙,听了这些话,岂肯认输,纷纷应战。
于是,撞灯开始了,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凭借自己多年丰富的撞灯经验和灵活的身体,左闪右躲,前冲后撤,天不怕地不怕的,把个火轮灯抡得呼呼响。一会撞下这个,一会撞下那个,要不了几个回合下来,一些花灯就先挂了彩,一不留神“狮子”尾巴被烧的只剩一根铁丝了,“羊”身上的毛被烧的东焦一块,西缺一块,“大公鸡”直接被烧的一命呜呼了。还记得那个被烧了“公鸡”灯笼的小女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追着撞她灯笼的孩子,要他赔灯笼……那些挂了彩的花灯,尝到了火鼓楼灯笼的厉害,通常也不敢继续恋战,瞅个机会就退下来,站在一边观战,那些胆大不怕牺牲的花灯则左冲右突,继续奋力拼杀,拼到最后即使掉了花瓣,少了花穗,羊灯身上的毛被烧光了也再所不惜,他们勇敢,果断的精神,同样也会为他们赢得大家的称赞。
正月十六,是撞灯最精彩的时刻。也是这一年最后一次撞灯,所有村里的小朋友都会带着自己的灯笼来,她们你碰碰我,我碰碰你,碰的热闹碰的开心,碰的灯笼着了火,碰的灯火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也燃起了一家家乡亲来年的好运势。看着陪伴了自己近十天的灯笼在夜空中化为璀璨的一团火焰,一缕清烟,消失在夜空中,孩子们才会意犹未尽的回家,把今年打灯笼剩下的小蜡烛,点满家里电灯照不到的角角落落,然后才会睡觉。这一年快乐的撞灯会就这样结束了,年也就过完了。
这样的小游戏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然而这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舅舅们送的礼物从蕴含童趣,包含深意的灯笼变成了玩具、学习用品、新衣服等生活用品。孩子们童年的一点点美好,都淹没在了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孩子们再也感受不到原先那种简单,快乐而又纯真的童年了。希望这些美好,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能继续保持一些老一辈的传统习俗,让传统文化继续得以传承,让还孩子们能够继续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