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席坤的头像

席坤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28
分享

中秋韵 故乡情

近期,勉县的清晨夹杂着丝丝寒意,让人不禁打了几个寒颤。伴着一年一度中秋佳节脚步,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月饼香”,思绪也随着绵绵的秋雨飘飞到了遥远的故乡。

    我的老家在陕西合阳,每年这个时间全村上下异常忙活,大人、小孩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在民间,每年八月十五也有拜月和祭月的风俗,家家户户分别向月神祭献水果、糕点,有的用自家的面粉亲手制作的月饼当贡品,还有的杀猪、宰羊以此来祈求月神,保佑来年庄稼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记忆中,每年这个时候,我干妈家里尤为忙碌。干妈是个温柔贤惠的农家妇女,她从母亲那里传承了制作花馍、剪窗花的拿手绝活。我们那里人办喜事有一个特殊的风俗——抬十攞,就是里面摆放一对花馍,上面涂的五颜六色。馍做的好说明这家的媳妇心灵手巧,聪明能干。所以,每逢村里谁家有喜事,干妈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应邀嘉宾去十里八村制作花馍。那手艺制作出的花馍简直就是巧夺天工、无与伦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不仅如此,她剪的窗花——花、鸟、虫、鱼、鹤,更是活灵活现地趴在窗户纸上,总是让人爱不释手、浮想联翩。

    往年这个时候,干妈正满头汗珠地在厨房里挽起袖子,围着蓝围裙趴在一个大瓷盆旁忙着和面,在面里洒点盐,然后放些花椒叶、碾碎放入一点来提味,最后放在一米多长的大案板上反复揉搓,直到用擀面杖将其擀成碗口大的薄饼形状。放置一会儿,端到早已盛好水的一尺八大锅里的竹篦子上,风箱拉上三十分钟即可。端出来晾凉后,放在太阳光下面暴晒成干膜片状,就变成了我们那里人的“月饼”。听说吃了它可以健胃消食,因此年迈的老年人掰一块放到没有牙齿的嘴里咀嚼好半天才咽下去,吃的是津津有味;小孩掉了两颗大门牙用旁边的新牙使劲一咬“嘎嘣脆”,真有那种“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口感。

    记得还有一次快过中秋节了,外婆提前几天就在集市上买好了两个西瓜,放在厨房的案板下面。我和几个小伙伴刚巧淘气地在家里玩起了捉迷藏,大家玩的可起劲了,我灵机一动,藏在案板下面,心想这里是个好地方,没有人能找得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但只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圆圆的、硬硬的,出于好奇我就将其摸了出来。“哇,还有西瓜可以吃!”,隔壁小亮吃惊地喊了一声。我最爱吃西瓜了,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商量着把它瓜分吃了。因为我们年龄小不会用刀,就索性将西瓜往地上的砖块上猛然一摔,西瓜落地开花,被摔成了好几瓣。小伙伴们一抢一块,个个狼吞虎咽,很快就消灭了两个小西瓜。然后将吃完的瓜皮顺手扔到外面的猪圈里,不留一点蛛丝马迹。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外婆从院子里进进出出,踱着三寸金莲,嘴里嘟嘟囔囔个不停,估计在急切地寻找什么东西。此刻,我的好梦也被吵醒,听妈妈说外婆找前两天买的西瓜做贡品,不知道谁拿走了。此刻,我也吓得不敢做声,赶紧将头缩回被窝里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外婆也不知道是我干的,因为我平时都是很乖巧的。直到现在,虽然外婆早已去世多年了,但是,每到中秋节的时候,这件事就在我心里久久徘徊,让我不由得羞愧万分。

不知不觉间,今年的中秋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我也想迫切回家尝尝家乡的“面月饼”,怀念勤劳、朴实的乡亲和那浓浓的乡土民风。除了让我感受到一个别样的中秋佳节外,更多的是来自乡亲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