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几次三番邀请,盛情难却。于是,趁着轮休的间隙,长途驱车4个小时,终于踏上了处于黔桂边地夹缝中的八雅村地界。
八雅是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很小,人口不到700人。这里世代生活着壮、汉、苗、瑶等多个民族。
八雅的地理位置有点特别,甚至还有些许尴尬。它的东面和北面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的小七孔镇,南面是广西南丹里湖乡的甲木村和纪兰村,西面则是南丹芒场镇。站在这块土地上,广西与贵州,八雅与小七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彼此。八雅村的玉米地镶嵌在小七孔景区里,村民一年四季往来耕作;荔波县的森林防火和禁燃秸秆通告,张贴在八雅村民的木楼墙壁上。此番景象,让人一时迷糊,不知自己究竟身在何处。
八雅以前是雅甲大队的一个生产队,1980年从雅甲大队分拆出来,成立八雅大队,属里湖公社。1984年撤公社设乡后,八雅大队改为八雅村,仍属里湖瑶族乡。
“八雅”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古代文人的“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八种艺术形式,也是古代文人展示才艺和把玩人生的高雅方式。然而,这里的老人告诉我,他们所居住的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做“八雅”,是因为四周有八个形状各异挺拔俊秀的山峰,一峰一“雅”,故名“八雅”,与古代的“八雅”八竿子都打不着。
巴哈是八雅的一个自然屯,约有30户人家,人口200人左右。村里老人们说,他们的先祖来自贵州黔南州三都县。或许是这个缘故,巴哈人与邻近的荔波县布依族人的生活习俗颇为接近,似乎有着某种无法剥离的亲缘关系。巴哈与贵州荔波,山连水,水连水,名扬天下的荔波小七孔景区就在它东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自称是壮族,平日里说的是壮话。然而,村民所说的话与荔波的布依话如出一辙。
在史籍里,布依族是“濮越”或“濮夷”;在现实中,布依族是“布夷”“布依”“布越依”“布绛”。在他们的语言系统中,“布”是“族”或“人”的意思,与壮族自称的“布壮”(讲壮话的人)的“布”完全一致。
多年以前到荔波,道路两旁和景区里零星有一些村民摆煨玉米售卖,见游客到来便用布依话高声叫喊:“煨玉米——煨玉米——”。尽管与我所操持的壮话口音有些许差异,且声调高昂,语气短促,我却听得十分真切。今天在巴哈,我又听到了与当年一样的陈年话音。
巴哈的房屋依山而建,周边茂密的树林和海量的石头,为房子的建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这里的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且大多构筑于台地之上。这种房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纯木式干栏,一种是石木混合式干栏。纯木干栏的房屋通体由木材建造,那些散乱的木柱、木片、木块,通过榫卯咬合的方式,长短衔接,粗细相连,一座结实牢固的房子便挺立山间,栉风沐雨。为了防腐,木制房子的柱子底部都会垫有一块人工雕刻过的漂亮的柱础。而木石混合干栏房屋,则是下层用人工錾修过的方形石块砌成坚实的基座,第二、第三层才用木材搭建。无论是哪种干栏,均坚实牢固,方正端庄,给人一种安稳妥帖的感觉。
1979年,巴哈曾经燃起一场惊天大火,所有的干栏房子一夜之间化为灰烬,1980年以后才陆续重建。今天人们看到的,就是当年重建后的模样。
巴哈干栏式结构房屋的上中下三层,大体如此布局:下层圈养家禽和家畜,居民的饮食起居安排在中层,上层则用于存放粮食或不常用的器具,有些人家也安排做人居住的房间。顶部一律覆以黑瓦,房屋正脊的中部及两端则用瓦片拼接成各种漂亮的造型,作为房屋的装饰。由于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原始形态,巴哈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里每一户人家的大门口,都砌有供人上下的石条阶梯。年深日久之后,石条已经被磨得光洁锃亮,几乎可以照得见人影。人们的日常起居均通过石条阶梯进入中层。中层是房屋的主体,布局相当考究。这里设有堂屋、卧房、火塘、伙房。堂屋在前,火塘在后,中间用一道类似于屏风的木板墙隔开,人从大门进入堂屋是看不到火塘的。火塘的形制一般为方形或圆形,四周用石条或砖块围砌一圈。火塘中央置放一个三角铁架,上方悬挂一个吊篮或吊钩,作为熏制和烘烤食品之用。煮饭的鼎锅和炒菜的铁锅,则直接架在三角铁架之上。冬天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四周烤火,谈一年的收成,说来年的打算。间或有左邻右舍加入,摆古论今,谈天说地。通红的火光在每个人的脸上闪烁跳跃,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其乐融融的乡村夜晚。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人们已经单独建有伙房(厨房),伙房当中垒有牢固的灶台,立有高大的厨柜,摆有洁净的餐桌,置有便捷的燃气,一日三餐已经逐渐转移到伙房。但火塘则始终保留,除了冬季烤火、年节熏烘腊肉之外,最为关键的是,在湿气很重的山区,借助火塘烟火的熏烤,可以有效延长干栏建筑的寿命。
人要想进入上层,须得倚仗内部架设的木梯。房屋顶部两端的下方,则用木质方条围成网格状的窗户,通风换气,使存放在这里的粮食免于受潮而霉变。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当地群众对自己干栏式人居环境进行了重新布局,在房子边上另外搭建猪栏牛栏和鸡舍,人畜分开,人居环境变得更加清爽洁净。但在建筑风格上则一直保留了其原有的干栏式建筑特色,呈现出一种古香古色的山地建筑风格。
巴哈山青水秀,古朴迷人。山间林木深深,地上流水潺潺。2011年,当地政府计划利用巴哈古色古香的干栏式建筑发展旅游业,并修筑了一条宽3米的水泥路,从南到北贯通村庄,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在巴哈与小七孔景区之间,至今仍有一公里左右的道路未能硬化,还是凹凸不平的砂石路。
前些年,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地政府将这里的30户村民,集体搬迁到位于王尚的移民安置点。因为近旁就是“瑶望天下”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眼界大开,就业门路广阔,过上了风光体面的“城里人”生活。而坚守家园的巴哈村民充分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青壮年到近旁的小七孔景区务工,撑皮筏、划竹排、做清洁工。年老的妇女则到景区里售卖竹筒饭和油炸鱼仔,每天的收入颇为可观,日子过得异常滋润。
在巴哈屯内,有三座古井,呈“品”字形布局。看上去就像三面光洁的镜子,日夜映照着巴哈这一小块天空,给村民带来仪态万方的云影天光。古井之水,无穷无尽,惠泽一方。炊事饮用,日常浣洗,孩童嬉戏,均有赖于此。而那些在村中汩汩流淌的山涧溪流,则给村民带来一份透明清澈叮咚作响的美好记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热情好客,礼节周到,自带一种古风。或许是气候原因,无论男女大多善饮,七八杯土酒下肚,依然健步如飞,毫无醉态。酒至半酣,满脸通红的妇女们高举“牛眼杯”过桌给客人敬酒,一杯一口,豪气干云,叫人叹服。
八雅地处广西与贵州的边缘夹缝地带,过去是黔桂的陆路通道之一。咸丰年间,当地乡绅发动民众筹资修建了一条石板路,往东通往贵州荔波,往西通往广西南丹。一时间,“长者倡首”“众善同心”“有余之家,俱为乐助;微小之家,亦快倾囊。督匠鸠工,数月告竣。”其踊跃情状,让人动容。
在漫长的岁月里,通道之上,走过盐商,行过货郎,跑过军阀,贩过鸦片,更多的是黔桂两地芸芸众生的往来奔波。现如今,古道仍在黔桂边地的山间蜿蜒,发挥着它联络东西沟通南北的作用。那立在坳口的方形石柱上,依然清晰地镌刻着本地乡绅当年筹资整修古道的忙碌身影,讲述着古道“南连桂境,北达黔疆”的动人故事。
八雅的东西两侧是两列高耸的大山,村庄被大山夹在中央。从高处看,处于山坳间的村庄活像一个襁褓中熟睡的婴儿,显得从容而淡定。古人说,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在今人眼里,八雅似乎四者兼而有之。古道悠悠,景色宜人,可行;山峰起伏,绵延千里,可望;树木苍翠,云雾缥缈,可游;古井如镜,山泉叮咚,可居。
上了年纪的八雅,亦旧亦新的八雅,淡定而从容的八雅,像一块镶嵌在黔桂交界处的宝石,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界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