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云富的头像

杨云富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3/03
分享

科技扶贫大承包

干旱贫瘠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老厂乡,吃粮问题始终困扰着民族山区的全面发展;实施“吃饭工程”是干部群众连年鏖战的难题,摆脱贫困成了这个地区战胜顽固病根的要务;希望的金秋是实现小康之梦的远大理想。是什么灵丹妙药医治了穷根顽疾?是什么标本兼治的办法三年打了翻身仗?是科技扶贫大承包创造了奇迹。

科技扶贫大承包,在云南少有,在玉溪仅有,在新平独有,在老厂乡前所未有。这段历史永远不能忘记。那是1994年的金秋,当时我以新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玉溪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深入实地调查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记下这段特殊的历史。

历史翻阅到纪年公元1994年,我深入到少数民族山区的村子里,才真正了解到:特困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老厂乡,在做民族工作中,紧紧抓住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这个根本。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行科技承包,创办丰产样板;增加农业投入,搞好基础建设;结合山区实际,发展优势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山区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最根本的是实行科技扶贫大承包,从根本上解决了全乡的温饱问题。

解决全乡的温饱问题,说来容易做到难。记得当时的乡党、政领导是这样向我们介绍的:基础差、底子薄的老厂乡,有13个村公所,186个合作社,4303户,20528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土地总面积553平方公里,最低海拔740米,最高海拔2459米,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由于地处干旱贫瘠山区,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全乡有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50%以上,有7个特困村公所,一个贫困村公所。全乡人均占有耕地近2亩,人均产粮仅有200公斤左右,1988年人均产粮只到167公斤。吃粮问题始终困扰着老厂乡全面发展,扶贫救济成了历届领导的工作重点。全乡年平均吃国家返销粮30万—40万公斤,最高达65万公斤。当地农民祖祖辈辈沿袭着“等雨栽秧,骑双头马”的生产模式,每年等到六七月份没有雨水,再改种旱地作物,结果是秧栽不成,种植旱地作物的节令又耽误了,吃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吃粮问题如何解决?在这样一个干旱贫瘠的民族山区,如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何加快发展民族经济的速度?老厂乡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出一条发展新路子。乡党委、政府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是干旱贫瘠地区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温饱问题,加快民族山区脱贫步伐的重要手段。老厂乡党委、政府本着调整产业结构,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要符合贫困山区农民迫切需要增加收入的现状这一原则,进行了全面的,合理的调整。

合理的调整,不骑双头马,水路不通走旱路,走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的路子,用1亩栽秧的水,解决10—15亩旱地作物种植的用水问题。原以种稻谷为主,苞谷为辅,后改为以苞谷为主,稻谷为辅;原以种山地烟为主,后改为田烟为主,提出了“抓住小春,突破苞谷,压缩水稻,扩大田烟,发展畜牧”的脱贫致富思路。抓好典型,取得经验,全面推广。1991年在黑查莫行政村搞出经验后,1992年又在哈科底和转马都两个行政村创办样板收到成效,1994年在全乡推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水改旱”工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1990年与1994年相比,稻谷面积由7413亩调减到4525亩;苞谷种植面积由6892亩,调整到10262亩,烤烟种植面积由9076亩调整到13013亩;甘蔗种植面积由2672亩调整到4086亩;小春种植面积由14667亩调整到17404亩。由于紧密结合乡情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干旱贫瘠山区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粮食、经济得到快速、协调发展。

如何协调发展,解决民族特困山区人民的温饱问题,仅靠给政策,给钱给物还远远不够,还得交给本领。党政干部和科技干部结成“同盟军”,以科技手段承包扶贫,“手把手”地推广农科技术,特困山区人民才会有饭吃、有钱用,才能真正脱贫。

脱贫初见成效的老厂乡黑查莫小寨这个山梁上的彝族汉子施正学,过去年年差贷款,吃粮靠救济,他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他也有存钱的日子。1991年县乡政府请地区农科人员搞科技承包扶贫后,第二年施正学就打了翻身仗,粮食自给有余,经济纯收入就有3000多元,过去只知道借钱的他,拿到这大把钱还不知道怎么存。激动之余,施正学只好请支书代劳,把钱存到信用社。就是施正学所在的小寨社1991年前人均产粮仅100公斤左右,到1993年,人均有粮就达774公斤,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00多元增加到1100元。这是实施科技承包扶贫试点第一年所显示出的效益。

效益来自科技承包扶贫,历史纪年翻到公元1991年,新平县、乡党委政府领导,在与农科人员共同诊断山区贫穷症后,终于寻到了一个治穷的良方。

这个富于创造性举措的诞生,有其偶然性,但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1991年,地区农科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梁海书率员对全区最贫困的黑查莫村公所进行考察后,在与老厂乡党委书记、乡长神侃时,对梁海书说:“梁老师,黑查莫太贫穷了,请你帮想想办法。”梁海书不假思索地说:“好说,你想办法给我们发两万元奖金,我保证解决黑查莫的吃饭问题。”梁海书当时说这话时可没当真,要钱不过戏言而已,而急切寻找良策解决老厂温饱问题的乡领导可是当了真,很快将想法报告县委、县政府,得到了县领导的同意和支持,1991年8月,地区农科所正式接受新平县人民政府的书面聘请,小春组由所长赵熙祯带队立即沉下去,大春组由副所长梁海书率施立安、王志学、王树明三位农科人员组成课题组,就像当年土改工作队进村,背着背包来到了黑查莫蹲点,正式启动这个特困村的“吃饭工程”。科技承包扶贫的工程拉开了序幕。项目实行合同承包,考核指标定为:1992年全年粮食总产由33.95万公斤增加到60万公斤;完成指标,县、乡给予奖励并提供一定数额的开发经费。这一举措的实施,把山区科技联产承包开发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度的责任感促使课题组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抓住小春,突破苞谷,压缩水稻,扩大田烟,发展畜牧”的总体脱贫致富的思路。在实施项目期间,课题组在县乡领导的支持下,坚定不移地推行“水改旱”,大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全面推广粮、烟、畜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苞谷、烤烟种植、生猪饲养等完全实施技术措施。他们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谈心交朋友,下得去,留得住,苦得了,以“粮食不解决,愧对彝山人”的雄心壮志投入紧张而艰苦的工作。除了环境艰苦外,课题组同志还要承受牵挂家庭、老人、孩子的心理压力,而工作中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从始至终保持着是农民中的一员,将压力、动力融为一股献身山区的拼搏精神。

农科人员以拼搏精神,在黑查莫实施科技承包扶贫两年,结出了丰收的硕果,其效果是两年出现两个飞跃,全村粮食总产由1991年的33.95万公斤增加到1992年的98.52万公斤,1993年增到108.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180公斤增加到578公斤,平均单产由207公斤提高到506.8公斤,增长144.8%,使有名的“糊拉”村不仅粮食够吃,1992年还向外销售余粮15万公斤。经济总收入由59.4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218.4万元(1992年达到145.78万元)比科技承包前增长267.2%,人均纯收入由203元增加到858元,增长322.7%。烤烟收入、畜牧业收入分别增长250%和176%。黑查莫粮、烟、畜的发展已步入良性循环,小康已不再是遥远的梦。

小康之梦在黑查莫奇迹般的脱贫效果中呈现希望,给县乡领导以极大鼓舞,为贫困山区群众树立了信心。1993年乡政府又聘请地、县、乡科技人员在黑查莫、哈科底、转马都三个特困村公所进行不同层次探索性扩展开发,取得黑查莫增产再增产、哈科底低产变中产,转马都起色明显的佳绩。事实证明,在民族特困山区,由于群众素质低,观念落后,推广科技措施难,只有采取科技承包扶贫的办法效果才会明显,路子才可行。因此,1993年11月梁海书等再次接受新平县政府聘请后,一个由党、政、技协同配合推行的“扶贫大承包”方案,经老厂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1994年正式在老厂全乡推行。这就是全面解决老厂人民温饱问题的“1147”科技扶贫工程。其内容是:举办一万亩苞谷样板为龙头,促使烤烟总收入突破一千万元;实现人均占有粮食接近400公斤,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力争达到800元。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同时,对党、政、技领导的组织、协调和实际指挥能力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使科技扶贫计划能顺利实施,县委书记刘邦元、县长方家平经常亲临老厂指导,并且每次都要专门拜访农科员,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能相遇都要留张字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永祥根据县委分工,在老厂乡蹲点负责。老厂乡党委、政府则采取党政干部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将干部落实到村社蹲点,与科技人员密切配合。“工程”开始启动,科技人员和乡、村、社干部各就各位,声势浩大的粮烟生产技术培训和物资就位全面展开,仅用10天时间就全部落实到户。该乡党委政府发出全乡人民苦战50天的号召后,乡、村、社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群众披星戴月奔忙于田间地头,科技人员穿梭在村与村之间加强指导,乡、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然而,每一件好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干旱、劳动力太紧以及部分群众对科技措施接受不深,“1147”工程的开展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轻松,有些移栽下去的苞谷死苗率高,有的群众甚至将育好的苞谷苗犁翻,还说推广科技是折磨人,一时,观念还转不过来。苦战期间,乡党委、政府领导担心弦绷得太紧,怕干部群众受不了而影响积极性;乡长龚家福则受到资金不到位,化肥供给不足的困扰;梁海书则因太苦太累和压力大,常常半夜噩梦惊醒。在民族山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辛酸苦辣,用梁海书的话说:“不经一番亲身实践,无法‘享受’其中的滋味。”对梁海书等农科人员的苦干精神,县委书记刘邦元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5位农科员在贫困山区推广科技的严肃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令人感动。他说,他十分佩服梁海书。

梁海书课题组与老厂乡和各级党政干部通力合作,大家都视农技推广为己任,谁也不知道什么大星期小星期,日工作时间一般均在12小时以上,就是通过这样的真抓苦干才谱写出如此动人的篇章。“1147”工程的实施,使老厂乡粮烟10项综合措施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8006亩,比上年增加29838亩,科技措施到位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8月28日,由地区农科专家组对新平县老厂乡万亩苞谷样板进行验收,结果是:1994年老厂乡苞谷总产达428.97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71.17万公斤,增长66.4%,平均单产由上年的286公斤增加到432公斤。全乡粮食总产达到710.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55公斤,预计今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苞谷120至150万公斤。全乡经济收入达2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70元。几十年沿袭以撒播种苞谷,以火药枪射程计亩的彝族同胞,看到今年的收成都惊叹:“活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好的苞谷。”验收当天,县乡政府当即兑现给梁海书、施立安、王志学、王树明、马家斌等4万元奖金。在作总结报告时,梁海书这样说:“老厂万亩苞谷样板的成功及‘1147’工程顺利实施,完全得力于各级党政干部的全力支持,有一半功劳应归于他们。像老厂乡这样,领导一心一意利用科技发挥优势,全面发展种养业,全力支持科技推广的领导,在全区都是十分难得的。”

难能可贵地是,老厂乡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推行科技承包扶贫,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乡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1994年,乡党委被评为县委表彰的先进党委,老厂乡被推荐参加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表彰会,黑查莫村公所党支部也甩掉了多年后进支部的帽子,被评为地委表彰的先进党支部,乡人大和4个村支部,7个党小组也受到地、县的表彰,一个强化科技更新观念,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局面已经打开。

打开新局面,促进新发展。老厂乡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制定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方针,抓住机遇,增加投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1989年以来,全乡共投资2207.2万元,农民投劳190.68万个,进行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在地、县的支持下,全乡集中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大规模的水利、电力、交通建设。1989年以来,投资1059.7万元,其中,乡、村和群众集资259.8万元,投劳121.05万个,兴建了小湾子水库;哈科底水库、滑石板水库、老厂河水库等水库、坝塘达25个,水浇地工程35件,架接水管20万余米,总蓄水量达700多万立方,实现灌溉面积9500亩,新增灌溉面积5000余亩。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为老厂乡粮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9年以来,全乡先后投资352.5万元,其中村社群众集资270.5万元,农民投劳15940个,架通了204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目前有11个村公所,123个合作社,3236户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结束了祖祖辈辈照亮靠松明,吃米靠碓舂的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几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全乡共投资372.8万元;农民投劳68.04万多个,修通了乡、村、社公路405公里,其中村、社公路249公里,蔗区公路44公里。有13个村公所,124个合作社通了公路。在老厂乡5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部分地区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运输靠人背马驮的状况,有效地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发展优势产业,是开发山区资源,振兴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向。老厂乡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从1986年起,组织了一定的力量开采白达莫铅锌矿,到1993年,该矿点总收入达1338万多元。1993年乡上投资160多万元,兴办了联营铜采选厂。还引进资金100多万元,开采保和铁矿。矿业收入成了老厂乡经济支柱。

矿产开采是有限的,绿色产业是持续的。老厂乡大力开发利用竹子资源,1990年以来,竹子由4000多亩发展到万余亩。1993年产干笋100余吨,收入160多万元。腊戛底村峨卡起社普成生家有竹子101蓬,年产干笋达500多公斤,收入5000多元。竹子是摇钱树被越来越多的老厂农民所认识。马家坝农民陈保云、李玉山联合开发荒山200亩种竹子。为促进老厂乡竹业的发展。1993年9月,他们从厦门引进技术设备,兴办生产高级竹凉席和高级卫生筷,产品销往玉溪、瑞丽、昆明等地,年产值达20多万元,发展竹业生产实现脱贫致富。

开发热区荒山脱贫致富,这是老厂乡的又一条路子。腊戛底村公所近两年来组织群众开发热区荒山荒坡2500亩,种植石榴、芒果、荔枝、香蕉、甘蔗等经果植物,目前初见成效。对自己无力开发的热区资源,请外地人来开发。1991年,县扶贫办到腊戛底村投资200多万元,开发热区土地2000余亩,兴办绿色企业,奉行有福同享,利益均沾的原则,使开发性扶贫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卓有成效的烤烟收入,是老厂乡的一大经济支柱,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0%左右。在农科人员的指导下,实行科学种烟,提高了烟叶质量。全乡烤烟总产由79万公斤增加到174万公斤,烤烟收入由191万元增加到952万元,增长3.96倍。很多农民靠科学种烟脱贫致富。哈科底村阿则左社曹永彬家1993年种烟8亩,产烟1490公斤,收入11182元。对河谷热区适宜种甘蔗的,大力种植甘蔗。全乡甘蔗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2672亩,发展到1993年的3990亩,甘蔗收入由45万元增加到115万元,有相当部分农民靠科学种蔗发家致富。腊戛底村他斗可社罗伟明家,1993年种甘蔗135亩,产甘蔗406吨,收入43036元,成为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典型。

抓好典型,以点带面,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推行科技承包扶贫,使老厂乡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乡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如今老厂乡的村民们,依靠科技发展民族经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实现了金秋之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