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玉的头像

孙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6/04
分享

端午忆屈原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光如白驹过隙一闪而逝,不经意间我们已不再年少,偶然间看到桌角的日历,才知道又是一年端午时节,小镇上棕香四溢,江边上吆喝声四起,遥远的画面慢慢浮现,曾经的一幕幕总是让人感到十分怀念。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又名“端五”,意思是五月初五的意思。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历史上众说纷纭,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吴越民族图腾说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纪念屈原说。

还记得小时候总是追着爷爷询问端午节的来历,爷爷便与我讲了屈原的故事。据爷爷说,屈原当时身在楚国,满怀壮志却无以报效国家,也因此创下了许多诸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最终因眼看着自己祖国被侵略自己却无能为力,抱石投江而死。当时的楚国百姓听闻后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也撑起船只去打捞屈原的遗体。当时有一位百姓拿出为屈原准备好的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说是让江中的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但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于是便是用粽叶包饭并缠上丝线,发展成为粽子。再后来的五月初五,便有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也是我一直在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意思是在追求真理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依旧会不遗余力的去追求和探索。我最佩服的是屈原执着的探索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与此同时屈原强烈的爱国忧民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将他的满腔热血书于纸上,将他的爱国之心,体民之情化为杜鹃啼血般的诗句,为世人所传颂。

屈原政治上的失意,成全了他在文学上的天赋。屈原以他独特的楚辞体诗歌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执着于追求真理,最终以死明志。他的死虽未唤醒楚国昏君,却唤醒了后世无数的执政者。“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昏庸的统治者固然让人失望,能坚持寻求真理的人才是时代的伟人。

大江东去,汨罗江水默默的流向了远方,屈原的传说也随着时间延续了下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其求知探索,爱国忧民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