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淑英的头像

辛淑英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14
分享

追忆家乡的元宵节

        /辛淑英

在外多年,时常会想念起家乡来,只想问一句,那里的一切都好吗?

这不,春节过罢,又到了元宵节,不知今年的元宵节否还和以往那样热闹?此时此刻,便有了温润的思绪……

在鲁西,元宵节称作正月十五,简称十五或灯节。我爷爷守旧,性子急,十四下午开始忙碌,扫院子,挂红灯笼,柴灰纸壳(元宝)一把把散放在各个屋门两旁,插上香点燃。烧纸壳(元宝)时一脸的虔诚,口里念叨着作揖磕头,之后徐徐地回屋,在正堂前的桌子上摆供品,对着先祖遗像再磕头。

元宵节一大早,我还在梦中,忽然被一阵噼噼啪啪的鞭花声惊醒——爷爷已院子里了,瞅着一地红纸屑神秘地乐:“嘿,真好啊!”多年后我才明白,他没发现“哑花”才那么高兴。

大门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是舞龙舞狮踩高跷的队伍来了。爷爷惊呼我们都去看热闹,他腿不便行走,只好留家里。我飞跑出去,见街心聚拥了好多人,挤进人群,哈!两只大狮子打斗呢,眼睛一眨一合,身子一跳一扭,尾巴一摇一翘,有力的节奏中,脖子里的铜铃哗啦啦响;一只跳上桌子,另一只踊跃而上,像似打斗红了眼,企图把对方赶下去,结果一只骑上,下面的来个金蝉脱壳,占了优势,赢得了喝彩。后面高跷队伍也不示弱,穿着花哨的戏服,浓妆艳抹,载歌载舞,又一步三摇,如履平地。所扮是戏曲人物,黑脸包,白娘子,法海和尚,渔夫,傻妞,俊哥,媒婆,……身份不同,造型各异,生趣活泼,逗乐中喝彩声不绝于耳

看罢热闹盛况,回家吃饺子。多数人家包韭菜馅饺子。新春伊始,韭菜是“发”意,又碧绿鲜嫩,清香扑鼻,预示日子的美好按说十五吃元宵是正宗习俗元宵是圆的,甜的,香的。可小时候没见过元宵,,吃到一对淮南夫妇做的元宵糯米酒调和的五仁陷,融合了米酒的醇美和馅的浓香,含口里细软滑爽不腻,一咬香甜蜜汁溢出,好吃得不得了……

吃罢饺子,纷纷涌向街头,整条街上像在办喜事,火红而美丽。伙伴们衣帽鲜艳,头戴花,一手摇滴滴金,一手提着花灯。花灯有宫灯,走马灯,狮子灯,龙凤灯……各型各色聚在一起,映红了张张笑脸。玩耍正浓呢,忽听得——碰、嗖嗖响声道道火舌飞上天,黑夜中,朵朵烟花绽放,瞬间绚丽之极,不容人多想便消失了。后来才想,人在间生存,有时机遇也像烟花一样难以抓住,年轻时应该积蓄能量,厚积而薄发,之后才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大概是玩累了,那一夜睡得特别香甜。

正月十六,鲁西有跑百病的习俗。一大早,男女老幼走出家门,结伴而行,绕村,绕树,绕井,逢桥过桥,见坡坡。大小年过,心情舒畅地一游走强身健体。我跟随大姐大哥们跑向野外,空气凉清新,柳树下折柳枝,柏树下柏枝,回来插门旁,免灾辟邪,永葆一年好心情。其实,大哥大姐们另有心事,我那时蒙昧,不懂青年男女之间的情事,后来才知十六野外踏青,那是一场春天的约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词中的浪漫情怀,乡下年轻人身上不多显见,但融动的心事,不少,只是不甚张扬罢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宵节风俗也有了变,先是城乡之间没了多大差异,观花灯,放烟花,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等习俗也都普遍。一普遍,元宵节的热闹情景显得淡了许多。所以心头念念不忘的仍是小时候在家乡过的元宵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