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长歌系列散文
邢体兴
吃大席,很难吃到“肉丝带底儿”。如果你在北京,到河南大厦,还是可以吃到这道“河南名菜”的!
“肉丝带底儿”,是省略了一个“炒”字的。这菜是热菜也是凉菜,是荤菜也是素菜,这菜是长垣的传统名菜,也是豫菜代表菜之一。
说长垣是“中国厨师之乡”当无人反驳。说“肉丝带底儿”,就不会像“黄河鲤鱼”“红烧肉”这些菜脍炙人口了。
在一家豫菜馆儿,上桌一份看起来热气腾腾鲜嫩无比的土芹炒肉丝,下垫滑润清爽的芥末粉皮,粉皮浇淋了炒肉丝的汤汁,炒肉丝的油热烘香粉皮里的麻酱、蒜泥,肉丝鲜嫩,土芹清香,浓郁的芥末蒜香味,激活鲜美汤汁,麻酱淡香,黄瓜丝爽脆,来上一筷子,味道独特!
且住,如果你没吃过这菜,我还是善意的提醒你两点,再入口。一是芥末耐受力不强的,就不要大口吃,我怕呛着你。二是抄起一筷子菜,先注意的你胸前,我怕菜汁污渍的白衬衣。 芥末拌粉皮和炒肉丝,是两个不同的菜,即炒肉丝+芥末粉皮。这里的芥末粉皮,是用绿豆粉皮儿,冷水阀开,拌入黄瓜丝,佐以蒜汁、芥末、芝麻酱拌匀,这是妥妥的一个凉菜。炒肉丝,得用煸炒的技法。煸炒的肉丝最能考验厨师的灶上功夫,好的炒肉丝既能把肉的鲜香味道完全体现出来,肉香和土芹的鲜香融合,肉丝嫩爽,嫩爽中还有点肌肉纤维的一点弹牙感,在咀嚼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厨师精湛的技艺!“肉丝带底儿”是诱人魅力。但你着不准,就会“吃相”难看。因为芥末味儿在底,有热菜炒肉丝土芹在上,猛一下,芥末味儿被遮住了,当你送到口腔,发现时“为时已晚”。有人顿时倒吸凉气,大咳不止;这菜用的粉皮是绿豆粉皮儿劲道筋韧,用筷子挟,太容易趁筋弹之势,凉皮儿尾巴蹭你前胸或汤汁潲洒衣襟。
说起来肉丝带底的由来,就不得不说沿黄河北岸滩区的贫穷。
河南当地风俗,谁家办红白喜事,村里的街坊邻里都会过去蹿忙。这样,等自家办事,别人也会来给自己蹿忙。当地经常料理红白喜事的厨师,都会配几个做饭比较拿手的忙工帮厨,就在自家院子里盘灶烧菜,门口大街摆桌设席,宴请好友亲朋。
据说,长垣有一户人家办喜事,主家安排的有芹菜炒肉丝这道菜,可猪肉炒出来咋也装不够盘数。厨师看到泡发开,还没用完的凉拌粉皮,突发奇想,就把芥末蒜汁凉拌粉皮装到海碗里,把炒好的芹菜炒肉丝盖在上面,匆匆忙忙端上桌,谁知宾客一吃,都赞不绝口,连称妙品。就盘问厨师,这是道什么菜,这么好吃?厨师顺口答:“炒肉丝带底儿”。结果这菜一炮走红。其他人家办事都要求安排此菜,时间一长,就成了长垣的创新菜。
故事的真假无考。但在80年的农村,“席面”中的肉少,始终是考较厨师本领的唯一标准。我们老家就有“清蒸垫底儿”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肉不够清蒸凑。
故事终归是故事,长垣菜是官家菜。长垣菜的菜谱里,早有:红烧鱼翅(带底),酸辣海参(带底),清汤燕菜(带底)等。所谓的带底,一般是两个菜组合在一起,一个垫在下面做支撑,一个盖在上面做主菜。这些菜大多是高档菜,因为当时高档原料珍贵稀少,就用与其外形接近或口味能相互搭配的原料相衬,使整道菜肴既有档次但成本又不至于太高。
以上故事中,这位厨师用芥末粉皮垫土芹炒肉丝,以高档菜形式报出一道名菜。这也只有在广大农村才会出现,当然不会出现在官家菜中!
这段小文,既然您已经看到这儿了。就不能让您白看,肯定得教您吃“肉丝带底儿”的正确姿势儿。
“肉丝带底儿”正确吃法是,先吃几口面上的炒肉丝,再把剩下的一点肉丝和垫底的粉皮搅和拌匀,然后挟拌粉皮,这时所有炒肉丝的汤汁全部被温拌的粉皮吸收。肉香、菜香加上粉皮的筋软,还有点芥末蒜泥的味道融合的是那么恰到好处,你会不自觉的想风扫残云。这时你一定要耐得住诱惑,先挟一条粉皮试一试芥末蒜汁的轻重,觉得适口,降得住芥末的冲劲儿,再大快朵颐。
顺便再交代一句,挟粉皮儿时,如果粉皮儿尾没离开盘子,就是站起来也要把它挑顺溜了再入口。嘿,忘告诉您了,这菜不光叫“肉丝带底儿”,也叫“丢人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