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裴李岗
隆冬的河湾,霜冷长河。黄河在此时,安静又富于哲思,只有呼呼的东北风,在聒噪。我知道,风不是在虚张声势,一场大雪即将来临。
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夜晚。窗外,大雪纷飞,二楼桔黄的灯光柔和,煤球炉上的水沸腾热烈。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正和一名瘦弱的律师唇枪舌剑,这情势,在我们老家叫“抬杠”。激辨的命题是“子女,是父母寻欢作乐的副产物”。
这命题来自于1978《考古》杂志第一期报道的新郑县裴李岗文化群,以这片地域的名称来代表远古文化,以独特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诞生,来宣示黄河流域,在这个地方的农耕文明来自于8000至10000年前。这是一场,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思辩。
黄河,这条被两山一川羁拌近万里的水流,来到河南这片土地上就尽收暴戾。却像刚怀孕的女性,时而恣意任性,时而袒露母亲的温柔。这里水草丰美四季分明,没有奇崛的高山,没有茂密的森林,无需掘井为水,只需择水而居;这些简单的生存条件,造就了新石器时代这里农业文明的诞生。
放眼同时期,地球的其他所在,还是茹毛饮血的荒蛮。黄河,在河南的这个区域就开始了原始氏族社会;原始的渔猎、饲养、制作、农耕,在这地方产生。先民们在此结庐而居,自由的生活。他们开始知道,用三足陶鼎煮食,比一足、两足更稳固;用石铲种植收获,会更快捷;用石磨石棒加工粟米更顺便;骨针能缝麻织、结绳甲骨可记事,骨笛有音韵、石片有节奏、泥陶可塑形------。那些长发披肩的男人和骨卡束发的女人,在这里自自然然的生活、孕育、繁殖。他们,就是我们的先人。
我否认中华文明西来说,在世界的东方有这适宜生存的地域,有西高东低、高山入海的广阔疆域,华夏文明的传播一脉相承。所以,崇洋媚外者当诛!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就有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这些文化都在佐证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而中原黄河文化,最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其先进性和优越性对周围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哪些异质文化和原先独立区域文化的发展进程被融合被吸收,此后的前行,皆与黄河文化息息相关。
就中华文明的具体发展历程而言,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以黄河文化圈为核心,不断将周围地区汇入中国古代文明的区域之中,这历史抉择,也是定数。
我们被北大哲学系的老兄,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
作为生活在今天的华夏民族子孙,关注8000至10000年前的裴李岗,就是关注我们的来路和印记。这里,是我们的根。
请记住这个方位吧!中国.河南.郑州.新郑.裴李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