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建勇(岁月潜影)的头像

徐建勇(岁月潜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7
分享

记忆中的竹子

少时就喜欢竹子,但我们那个平原地方,可能是由于气候、环境等原因,很少有栽植竹子的习惯,因此,更不可能见到成片地竹林了。记得第一次见到竹子的情景,是在集镇上小学期间,偶尔看到花园墙角生长一棵小竹子,倍感稀奇。每当课余时间,我与同学都会蹲在竹子旁边仔细观察。那棵竹子并不太高,主杆上只有几道骨节,在节上分部出翠绿的枝叶,寒风吹来全身抖动,而“沙沙”作响。突如其来那场大雪将其压倒,皑皑白雪仅露出半点叶片,向人间招示它的存在。不久,天气回暖,冰雪开始消融,它“抖抖”身上的残雪,依然潇洒如初。次年春天,竹子周围又有几株小笋破土而出,转眼间,它脱掉笋壳抽出嫩竿与枝叶,高高站立在母竹身边,南风徐来,不停的摇曳,仿佛在向春天招手致意!

在学校几年里,那棵孤独的竹子,年年繁衍生息,逐渐变成一片小竹林了。令我们奇怪的是,那株母竹及新竹在这几年间,并未长高增粗、枝繁叶茂。后来听老师说才知,竹子在脱掉笋壳过程中,仅十几天生长期,就奠定了高、粗、枝叶等外观特征,而不在改变外形尺寸了。“文革”初期,学校停课,大多数人都回家了,等到“复课”返校再去花园看时,那片竹林“遍体鳞伤”,但依然生存着东倒西歪几棵残竹。食堂的徐师傅告诉我们:一天夜里,有几个人悄悄地来到花园内,将几株高点竹子挖走,次日才发现竹子被人盗挖。

父亲知道我特别喜欢竹子,就托人从外地带来连根的一株小竹,栽在园地沟边。你甭说这小竹生命力极强,很快适应了土壤环境,当年栽活,竟然还长出新的笋芽来。在短短几年间长势良好,年年有新竹长出,很快形成一片小竹林,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竹的根部已穿过园沟,伸向园地,争夺了肥力,直接影响到蔬菜与其它作物的生长。父亲令我把园沟挖深,以防竹根继续蔓延。其实这片竹林中的个体关不高大(品种不同),最大的一棵仅当成鱼杆之用罢了。也引来不少钓鱼爱好者前来索取小小的竹竿。当然,我也乐在其中,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自从有了这片竹林,自然景观增色不少,我们几乎每天都去竹林中转上一圈,闲暇之余坐在竹下享受一番。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嗅到的淡淡清香;仰望穿透林中的道道光线与“个字”不停叶曳,聆听风与竹的伴奏及鸟鸣声。这声、这光、这香,令你遐想瞬梦间……

这片竹林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嬉闹场所,吸引着许多鸟儿前来“打卡”游玩鸣唱春晓。春夏季节林中绽放着不少小花野草,牵牛花缠绕着竹茎而攀,那只会喊的知了偶尔逗留林中,鸣唱一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来驻足林中小鸟有麻雀、白头翁、喜鹊、斑鸠、黑鸫、大苇莺等,竟然有一次我们还发现了一只猫头鹰。特别是每年冬日傍晚,成群结队的鸟儿伴随着“叽叽喳喳”鸣叫声飞入林中,随着鸟鸣声逐渐消失,竹林仿佛进入睡梦中。清晨,这鸟鸣声又一次“唤起晓耕人”更有种“白头回首立多时”的新鲜感。

实际上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世界范围内约有一千二百余种,在我国也有五百种之多。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民间相传有关竹子故事很多,那时村上有点文化的老人常把这些故事讲给孩童们听。时至今日,还记忆犹新。

孟宗哭竹:据说,三国时期有个孝子叫孟宗,其母在病重期间,想喝一碗鲜笋汤,但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铺天盖地,哪有鲜笋啊?眼看可怜母亲愿望难以实现,孟宗无计可施,只好跑到山坡竹林里抱着竹子嚎啕大哭。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地上竟然冒出了许多嫩笋。他高兴万分,将笋挖出洗净,煮熬成汤给母亲慢慢喂喝下,不几天,母亲的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因此,母子对竹子有种特殊感情,更加珍惜的竹子生长过程,看管施肥,那山坡竹子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在古代,竹子又被视为平安的象征,有竹报平安之说:在南北朝时期,有个叫竹简的人,在当官时,他因刚正不阿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发配至荒凉的边疆。在此劳役期间,每天休息之余,都在竹简上写下自己对家人无比的思念之情,然后将竹简悄悄地放在竹林中某个地方。终于有一天,他的家人在竹林中发现了这些竹简,知道他依然平安,心中十分欣慰。故:竹报平安的故事流传下来。“竹报平安”的横幅、书画、诗句各具特色。

《竹石》图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画诗。诗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又体现出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通过吟咏立根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内心世界,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品质。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竹子的坚韧、顽强、清高、正直等品质,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推崇和赞美。

记忆中,当时小学课本中有《朱德的扁担》一文。该文主要讲述了当年“朱毛”会师井冈山后,任红四军长的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实质讲述了红军官兵一致、讲述革命榜样的作用。在山上红军要储备些粮食才能有保障,但山下驻扎着敌人,年长的朱德经常与大家挑着军粮在曲折小路上奔走几十里路程,战士怕他劳累过度影响身体健康,就把其扁担藏了起来,他找到后就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战士们都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课堂上有同学问老师,那扁担是竹制还是木料扁担啊?老师告诉我们,井冈山盛产毛竹子,当然是一根软硬兼适(施)的竹扁担。邻居二老爷也有一根那样的竹扁担,两头略细有点翘起,中间段稍宽,挑起东西走路“吱吱”作响,而且很舒服不太磨肩,我们经常借用它来挑东西。后来,扁担逐步走下人的肩膀,那根竹扁担也早以束之高阁了。

有关竹子的一些成语、典故等知识,也在那时得到学习与了解。如青梅竹马、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高风亮节等。其中“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源自宋朝画家文与可的故事。文与可擅长绘画,尤其喜爱画竹子。他居住周围种了许多竹子,以便能够四季观察竹子的生长和变化。无论是明媚春光还是风雨交加,大雪纷飞的季节他都亲临竹林观察。一天,上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他披着蓑衣戴上斗笠奔向竹林。此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他的斗笠刮掉,衣服湿透他全然不顾,依然站在风雨里,看着那上下起伏的竹子和飘落的叶片,仿佛听竹叶间与雨对话“涮涮”声。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使他对竹子的形态和生长规律非常熟悉,以至于闭上眼睛他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竹子的立体形象,清晰地描绘出竹子的各部分。当他作画时,他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忆,将胸中成熟的竹子形象表现在画布上。他的画作生动逼真,充满了生机。他的好友在诗中赞扬他:“与可画竹时, 胸中有成竹。”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成语“胸有成竹”的来源。现在用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或充分的准备,对要做的事情充满了信心和把握。

记得一次,老师布置同学们用“势如破竹”成语造句子的作业,课堂上老师检查作业,让同学三法读一读他的造句。三法捧着作业本起立,刚读到“每当中午开饭时,我就听到母亲“吃饭了”的叫声!这时我们兄弟几个端着碗势如破竹般涌向锅台边……”时,鸦雀无声的课堂,突然响起了喜笑声。老师让同学安静下来说:此句应改成“争先恐后”为好。当时我们对一些成语都似懂非懂,又不愿意向老师请教。

后来不什么原因,三法造句的事情被他父亲知道了。他父亲上过私塾有点文化且善于思考。他并未责怪三法,但他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当他看见三法再次端碗争抢勺子时,他火冒三丈狠狠打了三法一巴掌,并随口说着“我让你势如破竹”!其他兄弟们都感到莫名其妙,好半天才转过神来。时至今日,每当谈起此事,三法依然感到好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