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德银(徐刻xuke)的头像

徐德银(徐刻xuke)

网站用户

剧本
202402/10
分享

爱情的礼物(短片剧本)

(短片剧本)

1.英利县城。清晨。晴。

这是一座不是很大不算特别小,也颇具古色古香的南方美丽小县城。

一丝阳光让英利县城增添了几份光辉。

县城的人们,没有一线城市的匆匆忙忙,也依俙可见几个匆忙的过客,给人几分宁静和惬意。

2.英利县城的陶玲和李科的小家庭。上午。周日。晴。(陶玲和李科的退休人员之家)。

这是这个小县城的普通幸福小家庭。普通的楼房、门梯、屋内的摆设,普通不奢华。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陶玲(女,已婚的。60多岁,已退休的中学教师的装束,显示出年老之人端庄优雅)。陶玲来到家里高衣柜前。打开柜门。在温和的灯光之下。

衣柜里摆放好她和爱人李科衣服、鞋子、帽子、围巾和手套。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和同窗李科结婚之后,每逢结婚纪念日,妻子总会送给李科礼物。因为之前的李科似乎没有妻子浪漫,从没见他向妻子回赠过什么物件。有时,李科在伸手坦然接过礼物的时候,会面对着妻子期待的目光。

(闪回)

青年时,陶玲期待的看着李科。

陶玲(故意伸出手):送我的礼物呢?在哪?

李科(幽默地笑了):等着吧,有朝一日我会赠给你一份大礼的!

陶玲淡淡一笑,没当真。

字幕:心里却情不自禁地回味起陶玲和李科相恋成婚的往事。

(闪回)

英利县某高中--英利县第一中学。

英利一中的校园里。

这是一所在当地有名气的重点高中。校园内,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一片尊师重教的好风气。

高三班,室内。

李科和班花陶玲是同班同学。

生物课。龙成翠老师(女,40多岁,高级教师)在授课。

陶玲对植物特别感兴趣。

课堂上,陶玲举手向龙成翠老师提问,请教一些问题。

随后,李科也举手向龙成翠老师问教一些对恐龙不懂的问题。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李科好奇心强,尤其对当今现实中看不到的恐龙兴致颇高,经常找龙老师借各种奇形怪状的恐龙图片看。也许由于这个缘故,也许是李科不露痕迹地有意为之,他和陶玲的接触也就比其他同学多得多了。

字幕:陶玲和李科喜欢上了植物。

学校后山。植物裁培实验园地。两人搞李树和桃树的嫁接试验。满有兴致,顾不上吃饭,饿了就吃随身带的干粮食物。

龙成翠老师上前,细心指点。夸赞他俩是一双研究生物的好苗子。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在阳春三月的下旬用木质芽接法把桃树芽成功嫁接到李树上,并在夏天结出了红宝石般的硕果,受到龙老师的表扬,同时也在两颗青春年少的心灵中萌发了相互爱慕的幼芽儿。”

英利一中高考的考室。

室内。陶玲和李科参加了高考,细致的答题。

英利一中。教室内。龙老师公布高考的结果。两人满怀喜悦考上了不同的大学。

高考的红榜显示:陶玲考取中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李科考取河北大学生物系。

龙老师:陶玲、李科将会在各自的大学里,求学,深造,为国家做出贡献。

字幕:一直保持着鸿雁传书。

字幕:毕业之后,李科供职于某生物研究所。陶玲在一所中学当生物老师。

字幕:3月12日的全国植树节。

一大群人上山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英利一中龙成翠老师带着学生们热情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热闹而激动人心。

陶玲和李科一起参与。细心地培植小树苗。种苗,浇水,忙得他俩热汗直流,也不想擦一下汗水。

陶玲(痛爱):李科,你也不擦一下汗水,衣衫都湿透了。不怕感冒生病吗?

李科(只顾干活):没事。我身体棒棒的,流汗算不了什么,不致于生什么病。放心干活呀。

3.陶玲和李科的小家庭里。屋内。夜。柔和的灯光下。

陶玲(60多岁)看着光彩照人的结婚照。

陶玲的眼睛里含着温情。

(闪回)

字幕:植树节那天。

新房布置非常漂亮。陶玲和李科,一对年轻人结婚大喜。

在龙成翠老师的见证下(证婚人),陶玲和李科,正在举行结婚仪式。

热闹的结婚仪式。亲朋好友恭喜,祝贺。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经过三载的植物造林活动,两人联系也更多了,终于和同班同学的李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共享未来的幸福生活。就算时光总像春花谢去春红一般步伐匆匆,也将要陪伴共度一生。

4.陶玲和李科的家里。下午。屋内。屋子里没有一丝闷热。(陶玲和李科都先后退休,退休职员之家。)

陶玲(60多岁),带孙儿享受着天伦之乐。

陶玲与小孙儿玩起了“孙子兵法”的乐趣。

字幕:又到了教师节。

一些铭记师恩的学子,提着保健礼品登门慰问陶玲。

陶玲满面春风,迎接前来登门的当年学子。

陶玲给他们吃东西,叙述当年教书育人的故事。

陶玲的孙儿也来凑热闹,与人玩得好快乐。

夜深人静时。陶玲打开手机,边乐呵边看着。没有一丝睡意。

手机显示:还有很多人在微信上给陶玲发送热情洋溢的祝贺和慰问信息。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李科呢?他对植物特别有兴致,在他的老家乡村搞植树造林,给乡亲们奉献余热去了。

5.李科的农村老家。早上。晴。有一丝凉风吹拂。

这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小乡村,山清水秀,美景迷人。

李科(打电话):陶玲呀。你来我的乡下看看,看一下我种植的那片林地吧。

陶玲(打电话):好像有点走不开哦,要照顾孙儿呀。怕耽误儿子儿媳的工作哟。

李科(电话):你是找借口吧。好像你有点不太情愿来呀。难道,你不想我了?结婚纪念日,快要到了噢?

陶玲(埋怨):你一把年纪了。还说这个。来!来!我来!我给儿子、儿媳交待一下,就马上过来。

6.陶玲和李科的家里。

在家休周日的儿子、儿媳。

儿媳(打电话):爸,孩子有我们带!我叫妈妈尽管放心去!

李科(打电话):不会耽误你俩的工作吗?我的孙儿给谁照顾呢?

儿媳(打电话):爸,放心吧。我们有安排的。叫他的外公外婆过来照顾好。

儿媳帮忙陶玲收拾行李。

儿子开上车,送陶玲去火车站。

7.李科的农村老家。上午。

陶玲尾随着李科(男,60多岁,某生物所退休职员)来到乡村,沿着山径爬上山岭。

陶玲眼睛里满是惊喜。

陶玲(惊喜):满山的果木,疏宻有致,蓬勃旺盛喔。

李科(用手一指):你看,那个枝条上长出了新叶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嫩绿色的外衣,在清风中摇晃着,仿佛正在欢迎你的到来呀!

陶玲(欣喜):老李,快看呀。那些绽开着绚烂多彩的花朵,红色的,粉色、白色的,香气四溢,美丽无比,真让我心醉。

李科(打趣):何止是你心醉!心醉了咱一对老伴!桃李满山啊!这一趟来得值吧,阿玲!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老伴李科在自己承包的山地上,种植了4000棵桃李,其中桃树2000棵,李树2000棵。同在一片山地里,让两种不同的果树之间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互相不影响对方的健康成长。桃李结出果实后一年的收益,除去成本,可以获得35000元利润,用于投资植树造林。

李科:阿玲,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陶玲揉了揉眼睛,故意没有言语。

李科:3月12日,我们结婚40年的“红宝石”结婚纪念日。

李科(呵呵一笑):你恐怕早已忘记了吧?

陶玲(白了李科一眼):忘得了吗?亏你问得出口!“红宝石”结婚纪念日,不给我送礼物。却把我带到这里看山林,爬山路,吹山风!

陶玲:哎呦,我的脚走多了,有点痛。你不赶快点给我揉揉。

李科慌忙上前给陶玲细致的揉揉脚。

李科的揉脚,让陶玲由怨转喜。

李科指引陶玲看看果林。

李科(笑得开心):这片果林,就是我多年前承诺要送给你的一份大礼啊!我老李早有准备,胸有成“礼”。

陶玲(故意抬杠):桃(陶)李果林,到底是送给我,还是送给你自己,恐怕谁也说不清吧!

李科(出了招):“桃李满天下!这可是送给你的专属礼物!也是我送给你的爱情礼物!

陶玲笑了,脸蛋像那桃花般灿烂。

画外音(陶玲的声音):等到桃李果熟之时,我和老伴再来这林间,欣赏那挂满枝头的‘红宝石’,还能品尝一下呢。

夕阳之下,李科牵着陶玲的手膀。

两人紧贴着站在夕阳桃李树下。

一对幸福恩爱的老年夫妇。

两人往下坡的方向走去。

陶玲一步三回头,看向山林。

李科:别看了!肯定会叫你吃“红宝石”的啰。吃不完,还叫你装兜里带回。

陶玲欣喜点了点头。

陶玲的满意微笑。情不自禁的欣慰和沉醉。

(全剧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