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妻子就起床了,她要去和面,蒸一锅枣馍馍,再带两个花糕。
“你不能等早饭后吗?像要做什么大事似的。”我嘟囔一句。
“就是大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妻子不听,早已穿好衣服,到厨房忙活去了。
蒸花糕是个细活儿,擀饼,捏花,排枣;三层或者五层,放几十个红枣。
妻子把一天的活计早安排好了,上午蒸一锅馍馍,一锅馒头,下午出去买菜,晚上还要酥鱼。妻子把家务活安排得紧凑,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要忙到二十九。
这几天,不但起得早,还会睡得晚,大半夜的熬着。炖肉都安排在了晚上。羊肉,牛肉,鱼,猪皮冻,都需要慢火,需要几小时,甚至一个晚上的时间,才能炖好。
妻子跟我说,过年,要抻着十二分的心劲。
人生的长短往往是按年计算的,过好每一年,既是对年的敬重,也是对生命的敬重。想想吧,一个人即使活一百岁,也才过一百个年,相对于三万六千多天来说,过年的次数也极少。不好好过年怎能行呢?
是呢,所有的人都在抻着心劲过年。该买的东西买足,把要办的事办好。
超市里人挨人,货架上的年货活蹦乱跳。一看那价格,我的天,低于五块钱的蔬菜几乎没有。茄子,青椒,尖椒,西红柿,芹菜,这些天天吃的菜都成了年货,身价跟着增加。一位老太太,手托着一棵有机菜花说:“恁都看看,一棵菜花九块钱。”
旁边的人说,嫌贵可以不买啊。
不,再贵也得买。老太太毫不犹豫。
每户人家购置的年货堆成小山,冰箱撑得也发了粗。
在外地工作的人,哪怕赶到除夕,哪怕只能待两天,也要回家见爹娘。归心似箭啊,坐高铁都嫌慢。回来了,与家人团聚了,就算过了一个好年。
到了除夕,不看完春晚不睡;大年初一,六点前起床拜年。虽然不让放鞭炮了,但饺子一定要吃啊,五更的饺子能交好运。
谁不是在抻着心劲过年呢。
红灯笼要换,窗花要换,对联更别说。手巧的女人一剪一裁,描花绣云般用心。写对联的,把墨蘸得浓浓的,写出的每个字都叫心情。
来亲戚了,来客人了,要做出最多、最好、最拿手的菜,盘盘碟碟摞一桌子,每道菜都带着年味。
“来,尝尝这个!”主人热情介绍着,也在显摆着手艺。
“不错,不错,味道挺好。”亲戚和客人赞许着。
“这个呢?怎样?”主人用筷子指着一道菜。
“我还是头一回吃呢,真好。”客人也是为了讨好。
主人笑得看不到了眼睛。
喝的酒自然是好酒,再不济,也要五六十元一瓶;有钱人家,拿出珍藏的茅台,或别的高档酒,且都是年份酒。
都是在抻着心劲招待亲戚呢。
小孩子的红包涨了又涨,一给,都是挺括的百元大票。
新媳妇第一年给公婆磕头,会得到一个大红包,最少一万元。女婿到丈人家,喊一声爹娘,给的红包是同样的大。小两口过个年,就能挣几万。
这是在抻着心劲待承女婿和媳妇呢。
我所在的这个小城,刚过腊八就挂满了红灯笼,几个街道的树上挂着闪烁的五彩灯。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卡通虎。那虎拿着“虎年大吉”的条幅,慈眉善目地跟人招手。为了便民,政府在临时空出来的几个地方,开辟了免费停车的地儿,让赶年集和走亲访友的人有“家”的温度。
年末,各地、各级召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十件民生实事,涉及方方面面,让群众在来年得到更多的实惠。
政府这是在抻着心劲为民办好事呢。
正月里来是新年。冬奥会开幕式选在了正月初四,选在了立春这一天,这是中国的一个大年,是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在中国过春节。为了办好这届冬奥会,过好这个大年,国家抻着心劲,抻了最大最大的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