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罢年,出了正月,为啥紧接着有个“二月二”呢?我发挥想象:二月二是春节的收尾,是过年的余兴,是又一春的正式开始。
二月二算不上多大的节日,但在不少人心中,有几分庄重;它粘带着年味,链接着喜庆;从此告别寒冷,迎来春天的明媚。
进入农历二月,雨水和惊蛰交替;惊蛰之后,迎来春分,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开始复苏。虽偶有料峭春寒,但再看不见了冰冻,更无漫天飞雪。二月,绿意渐露,迎春花盛开,有个节日来庆祝,不是很好吗?
这时节,厚重的衣服脱下来了,人的精气神来了。尤其是少男少女,面庞活泛起来,两腮透出红润,红花花、绿格格、蓝道道的衣服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这里的风俗,二月二吃煎饼。早些年是小鏊煎饼,玉米面和白面两掺,夹层是红萝卜丝、粉条,还有切好的豆腐丁。这样的素食,清淡,清新,清心。如今,什么菜都有得卖,有得买,韭菜、西葫芦、芹菜、圆葱为馅的小鏊煎饼,味道更鲜美。
“二月二,龙抬头”。我们的祖先崇拜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你看吧,这天理发的最多,尤其是孩子们,嘁嘁喳喳,挤得满满一屋子,人人要“抬头”。
最美在于“二二”同数、同音,看上去顺眼,听起来悦耳。“二”,成双成对,有了情的成分:燕子双飞,鸳鸯双栖,男女对望。
这么想的时候,我忽然有了灵感,还有没有类似于二月二的节日呢?嗬,嘴边上就有,正月正是新年,五月五是端午,七月七情人节,九月九重阳节。
我又查了资料,有了更多的惊奇。三月三,古称“上巳日”,是出门踏青的日子,是男女相会表达爱意的时机,是古时中国的狂欢节、复活节。杜甫的《丽日行》就是写这个节日盛况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又传说是黄帝的诞辰,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那么“四月四”呢?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圣诞日。文殊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还是“智”的化身。六月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相传,宋真宗赵恒声称老天在这天赐给他天书,故定为天贶节;翻经节是一个佛寺的节日,传说唐僧取经回来,不慎将经书失落在海中,忙捞起来晒干。从此,佛寺到了这天就晒书、翻书。姑姑节这天,要请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回。
八月八,十月十……想必也是有节日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美好的寓意。
除了这些月与日同音同数的节日,还有更多值得纪念的节日。清明节除了缅怀先人,踏青是很多人的选项。踏青,是将身心与春天的第一次交融,春天的气息芬芳心脾。中秋节,每个人的心中挂了一轮明月,团圆着亲情、爱情和乡情。
农民丰收节选在了秋分。秋风爽神,果实飘香,田野跳动着欢快的音节,心窝溢满收获的喜悦。
除了人们共度的节日,每个人还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生日是每个人都要过的,小孩子过,年轻人过,中年人过,老人更重视,尤其到了六十岁、八十岁寿辰,必要有个隆重仪式。
结婚纪念日,一束束玫瑰,一杯杯红酒,一句句表白,浪漫且有情调。金婚之时,更是要好好庆贺一番。
古代的人们,现在的人们,想把每一个日子当节日过,把单调的生活丰富起来,把丰沛的情感表达出来,把每一天都过好!我顿悟到,盛世节日多,盛世里每天像过节,盛世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