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雁鸣的头像

雪雁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20
分享

雪雁鸣《知世录》零伍肆:冲破生命的迷楼

冲破生命的迷楼

文/雪雁鸣


我不知不觉走到了佛国的边缘。

我并不是佛教徒,对佛也没有过多的接触,也就没有太多的感悟。只是从迷楼开始,乔达摩说人的生命就是一座迷楼,木心说他对生命感悟是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指我们本觉佛性、本来佛,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就是十方世界的凡夫;正等,就是三世诸佛之心是真正的平等,慈悲于一切;正觉,就是佛是真正的觉悟,不但自己能悟明,而且令众生也能悟明。

对佛的了解,对乔达摩的认识,一定要读木心。木心是当代著名画家、作家、诗人,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他曾旅居美国多年,晚年回到故乡乌镇。木心对古代世界伟人的崇拜,只崇拜三个人,一是老子,二是乔达摩,三是耶稣。木心认为,一切伟大的思想来自悲观主义,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从悲观、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形成一种生命的飞跃和思想的宏大。这一切,乔达摩做到了,也实现了。

乔达摩是印度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祖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名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人们常说佛是神,其实佛不是神,而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乔达摩就是个最有“觉悟”的人,他虽被尊为圣人,但他是人不是神;他出生富贵,但他忘不了穷人和众生之苦;他超出常人之处,但总也摆不脱常人的许多疑惑和痛苦;他身份那么高贵,但他愿意以己之身承受天下的苦难;他前途无量,受万众俯首,但他愿意舍弃常人所羡慕的财富、王位、妻儿,毅然决然的去出家修道了。他历经六年,艰苦备尝,或枯灯静坐,苦思冥想;或游历山川,目及乾坤。终于大彻大悟,切除了各种人间烦恼,觉悟到宇宙人生的实相,获得超世般的解脱。

乔达摩的父亲是国王,他从小在皇宫里长大,生活非常奢侈,可他并不贪恋,因为在地域之内,有太多的穷人,遭受着贫苦生活的折磨。他同时发现,即使是富人,也并不幸福。本是快乐的王子,生老病死的过程,他都一一看在眼里,看到了妇女难产致死,看到了穷人无钱治病致死,看到了穷人饿死,看到了行刑致死,看到了有的人无端的被人打死,看到了有的人蒙冤自尽,看到了有的人对生命绝望而选择绝路,看到了宫女毫无自由而白白耗费着青春,看到了她们尽管平时是美丽的笑容,为什么在静静的睡着了时相貌是那么丑,那么恐惧,这如死人一般模样,人死后就是这般模样。人睡着之后的模样很恐怖,这一点我也相信,我读初中时,两个班的男生40多人在二楼睡着通铺,我值日时陪老师去检查,看到那些竖鼻错嘴、歪脸张嘴、掉舌瞪眼的睡态,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后来我在一则资料上看到,说如果一个人在深夜单独看到了一百个人的睡态,十有八九要被吓得患神经病。不知这是不是夸张,但那种恐惧是真实的。

他觉得人生有时候很虚无,他觉得世界很空茫,他觉得人类面临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烦恼、疑惑、谜团,他觉得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座迷楼,并且总是被孤独包围。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不光是世界是一座迷楼,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座迷楼。

他决定放弃奢华的生活,出去修行,他要将自己的毕生献给对真理的追求,当一名苦行僧,踏上了流浪的旅程。这一年,他才十九岁。

这就是源于他开始对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有了深深的思考!乔达摩怎么就有这般超然的人伦智慧?难道是神仙下凡吗?不是的,他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他是对现实的一种心灵的感召,一种反思的观照。六年的艰难跋涉,最终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修行虽然苦了筋骨,却丝毫不能使他获得真理。真正找到了人生真谛的时刻,是他坐在菩提树下通过长夜沉思,黎明的曙光照在菩提树下,形成一道七彩光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光,此时的他如醐醍灌顶、大彻大悟,让仰面长啸,声若洪钟,他身轻如燕,蹈云如步,他确信自己彻悟成“佛”,成了最大的“觉悟者”。这一刻,他认为自己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人,这一年,他三十五岁。此后,他在印度北部传教近四十五年。截至公元前483年他去世时,他已有弟子数千人。他的言论也就是佛经没有亲自写成文字,都是口述,是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再在四方口授,通过世代相传,才一直流传到今。自己不记录,通过口授有弟子记录的,古今中外有之,孔子基本不写字,他的《论语》等著作,都是通过自己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册,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重在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北宋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帮助赵匡胤把国家治理得好好的。希腊诗人荷马是一位盲人,自然是难以写字,他也是通过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一部《荷马史诗》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造就了“荷马时代”。张恨水一边打麻将一边口授故事,由记者记录后,即拿到报纸发表,这位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的作品,有一部分也是口述而成。

世界上十亿基督教徒,有五亿穆斯林,而佛教徒只有两亿,一些人就说,释迦摩尼在世界的影响远远没有穆罕默德和耶稣大,然而,光从数字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些悬殊的数字往往会蒙骗人们的眼睛,真正的影响是什么,是深入人性,是根植人心,是渗透灵魂,是彻悟人生,而不是简单的数字,一些枯燥的数字会倒了人的胃口和崇拜的方向。试看,基督教不同教派之间发生过无数次战争而血流成河,还有穆斯林的战争,它们囊括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斗争、竞争、争吵、嫉妒、觊觎、仇恨、互撕、相咬、吞并、侵占、杀害等关系。这些表面上是派别之间的争斗,实际还是为了贪欲而侵占,说好听一点是宗教战争,实际就是利益争夺。当然,这是在耶稣之后发生的,如果耶稣看到了,那怎么不会气冲斗牛、痛心疾首?这些战争彻底违背了耶稣的心愿,耶稣认为暴力源于人内心的罪恶,不能以任何借口使用暴力,任何借口都是贪欲,都是为己,强者的力量不是暴力,而是宽恕,不管是谁做到了,他就是个非常伟大的人。

然而,佛教与这些教派相比,则大有不同,大有可观,佛教是所有教派中最悲悯的教派,尽管佛教教派众多,教义不同,但教派之间从未发生过战争,这源于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初心和慈悲,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言,不饮酒,不淫欲,这在其它派别里是做不到的,在这方面,佛教就太伟大了,在百姓群体中,释迦牟尼对信徒的影响要比穆罕默德和耶稣大得多,佛教的人心根植的土壤比其它派别要肥沃得多,因而,佛教也就更伟大了。那些教派为什么那么多教徒?我想这与战争的兴起是分不开的,有了财富的掠夺,有了利益的吸引,芸芸众生就会趋之若鹜。而佛教不存在这些,皈依佛教的人几乎都是虔诚之心。

中国有一个与释迦牟尼同在一个时代的伟人,他就是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世界上也影响深远,孔子的信徒也遍及各地,并不只是当时的三千弟子,这是当时直接信徒,而儒家学派的信徒那就不计其数了,还有一代一代的承前启后,在每一个朝代里也产生了很多大儒,尽管这样,但还是无法超越佛教的影响,也就是说,西来的佛教超过了本土的儒教,这也是可想而知的,佛教是民众式的,民间的成分更大,信徒遍及乡野,很多是不识字的贫苦大众。儒教的信徒都是读书人,自然是少之又少。佛教是世界性的,儒教是本土性的,佛教的教义可以深入世界大众,而儒教的思想更偏重根植于中国的固有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区里影响也不大,因外国的执政理念与中国的执政理念相比差别很大,所以儒家思想难被异域所接受,所以孔子学说在异域传播是很难通行的,流行的说法是孔子是属于世界的,这只是一种影像而已。

那些帝王所谓的重视,是为统治的需要,汉明帝刘阳、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武周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氏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而“以佛化治国”做得最纯粹只有一个,他就是萧衍,五十岁时就远离嫔妃美色、宫廷美食而到佛寺里舍身为奴,守持佛教戒律。萧衍著说立传,还颁布法令,要求佛教寺庙从此以后不可以使用荤食,中国佛教的素食传统就是从萧衍开始的。梁武帝萧衍废除道教,改信佛教,自己数次出家修行。没有哪个朝代的佛教有萧衍时代的兴盛,他的版图内建起了大量的寺庙,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盛况。

人生怎么会没有意义?生命怎么是一座迷楼?这样的谜团谁又能解释得清楚?多少圣人哲人都没有过完全的概念。老子阐明了吗?法家阐明了吗?王阳明阐明了吗?谁能有个烛光似的通达,无论是认识论的“通”,还是方法论的“达”,无论是观照,还是自为自在,都难正确地认识自己,也难正确地认识别人。人存世上,精神世界的恍恍惚惚,物质世界不干不净,最后给心留下的都是遍体鳞伤。

没有多少人从生命的迷楼走出来,你走出这座楼到另一座,得到的还是迷楼,就连在来去的路上,都是谜一般的困惑,你看到人行道上的人,一个个都是冷冰冰的面孔,行色匆匆的行囊,和斜视你一样的漠然,满街行走的人,来来往往,怎么就有这么多不认识的人?又为什么要认识这么多人?在一百个人里面,你认识九十九个人,只一个人不认识,那又怎么样?在一百个人里面,你只认识一个人,有九十九个人不认识,那又怎么样?你兄弟众多,被亲情拥裹,那又怎么样?你形单影只,被孤独包围,那又怎么样?你骄奢淫逸,荣华富贵,那又怎么样?你绳床瓦灶,食不果腹,那又怎么样?当你思考这些时,你就进入了迷惑的境界,你就踏上了生命的迷楼。

多少人在肆意挥霍时,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也就是居安思危。多少人读了红楼梦,看到了里面的兴衰史,但不知有多少人得到了一面镜子。多少人从红楼出来,享尽了极致的快乐,可想到了罪恶深渊?多少人从高墙里面走出来,是否真的洗心革面?我不知古今中外那么多文学大著和哲学经典到底挽救了多少人教化了多少人,我总觉得有些人走过了一个阶段,就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或是像那读过了的课本,当你进入新的课程时,那些旧课本早就蒙上了灰尘甚至不见了踪影。

说实在的,我参悟到人生课题还很少,许多事物还是个未知数,当一个人坚持退守柔弱时,偏偏要受到他人的欺凌,当一个人表现出顽抗出猎时,又会遇到更多的敌人。古代的暴君欺民,现在的弱肉强食,流行不衰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浊流,估计没有谁能破解这个局,这就是人性,或是人性的一种。孔子的大同思想解决不了,老子那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退让逃遁解决不了,庄子的无为主张解决不了,文史哲解决不了,刑律解决起来也很吃力。最是,万物都好解决,只是人心难测。只有教化,不断的教化,无穷无尽的教化,子子孙孙,代代相传,绝不停步,绝不气馁,只有这样,才能在深深的雾霾中裁出一点光明。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世界就是一座迷楼,环境就是一座迷楼,人心就是一座迷楼,生命就是一座迷楼。只有冲出迷雾,寻找光明,百折不挠,坚毅前行,冲破生命的迷楼,才是最好的选择,才是最好的行动,才是人类不断向前的最有力的证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