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雁鸣的头像

雪雁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30
分享

诗意栖居的向往

(乡土散文《麦颂》零陆貮)

湖北   雪雁鸣


我所知道的“诗意栖居”这句话,是在二十一世纪初,那时的旅游很红火,已经红火了十年,红火的初级阶段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的旅游正迅猛,旅游区形势一片大好,宾馆人满为患,许多只能睡走廊。也有一些自带帐篷在野外扎营的,那时我见到这情景感到新鲜,就问他们,还有这种旅游办法啊?他们说:我们这是诗意地栖居!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很新鲜,觉得这句话也很有诗意。后来,又有一些游客更是“诗意地栖居”了,那就是他们不住宾馆,白天游览景区,晚上到村舍去,即租用农民的房子,价格也便宜,一个间房三十元的样子,住下来了,就离不开吃,当然是要给钱的,价格比餐馆便宜多了,都是农家自己种的菜,没有化肥的菜,当时流行叫绿色食品。“吃住在农家”在当时很流行。在那时,我算是认识了“诗意地栖居”,城里人也够浪漫的,农村新做的房子是不住的,要选择有老房子、老寐床的农家,在盛夏的月夜,他们在农家吃完晚饭后,主人把竹床、竹椅子搬出来,他们就坐着上面乘凉望月,有的带来了小提琴二胡长箫葫芦丝等乐器,有的唱着京剧红梅戏,给没有文艺生活的山里村落带来了令人欢欣的生机。

由这种“诗意栖居”,我想到了我在老家的岁月,那也是一种“诗意栖居”。

我在儿童时代住的是茅荻、茅草盖的土砖屋,一到两年翻新一次,说翻新,就是请上十人左右到南山崖去砍茅荻,一人砍两担的样子,把去年盖上的茅荻掀下来,再盖上新茅荻。那一年雨水多了,茅荻就容易烂掉,第二年就必须要换掉,不然就要漏雨。那一年雨水不多,就可以用两年。我在茅屋里度过了童年时光,由于哥哥在城镇工作,时常给我买连环画,农村叫图书,城里人叫小人书,最记得有三国水浒西游记智取威虎山铁道游击队之类的图书,还有一些故事书如《周恩来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红泉夺刀》、《杏花塘边》等。父亲是木匠,他给我做了一只小木箱,我就把书都装到里面,随时拿出来反反复复地看,真是百看不厌,我在楼上睡的,就在楼板打铺睡,旁边一张小桌子,桌子旁边放着我那小书箱,白天就着窗户看书,晚上用罐头瓶做的煤油灯照着看书。下雨时节,我边看书边听雨打茅屋的沙沙声。没雨的夜晚,能听到屋后古树林中猫头鹰的叫声。月夜,月光从窗户进来,照着我的书桌,我为了节约煤油,就蹭月光看书。现在想起来,那是我最美的“诗意栖居”。后来我家条件好些了,不住茅屋了,在小溪旁做了瓦房,二楼还有个走廊,我就可以在走廊上看书、弹琴了,可以听到楼下潺潺流水声,可以看到楼下的乡亲短暂驻足听我的凤凰琴、口琴和笛声。每到早晨和傍晚的时分,炊烟袅袅,捣衣声声,晚上,小伙伴们在禾场做游戏。插秧季节,打鼓插秧,山歌在村庄回荡。农闲季节,时有采茶戏、武打戏来村里演出,整个冬天的夜晚听说书,每月有电影队来村里放电影,我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我觉得那也是我最美的“诗意栖居”。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回味也是很幸福的。

现在能“诗意栖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农村的老房子逐渐变老,有的已经垮塌,没垮的大都没人住了,因不适合居住了,因潮湿,因灰暗,也有安全隐患,人毕竟是想改变居住条件的,因时代在改变,在发展,这是新时代带来的福音。农村的经济几乎都是打工经济,这对改变农人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村做了许多新房子,由于没有规划,新做的房子各种各样,密密麻麻,高矮不一,横七竖八,一点也没有诗意了,且到处都是白色垃圾,让人看到很不舒服。现在农村办红白喜事,都是用一次性的碗筷了,白色污染太严重了,道路旁、河道,随处见到的就是白色垃圾。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比原来好多了,但环境污染太严重了,文化生活几乎等于零,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在家的年轻人除了赌博、酗酒,就没别的了,那些书本、琴声笛声都远去了。

我想,所有这些,随着乡村振兴的形势会慢慢改变的,会过上诗意的生活,会随着时代的节拍形成了诗意的栖居,这是物质生活的实在,也是精神生活的向往。我向往着诗意的栖居,这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命脉,也是山村生活浪漫的源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