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录》壹肆伍 )
初中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杜甫深表同情,当时我想,那么大的名人,连生活都难以为继,只能住着茅屋。这里说的茅屋,就是成都的草堂,即是“杜甫草堂”。杜甫入蜀前,先在长安应试落第,他为了心中的理想,也是为了出人头地,过着委曲求全的生活,先是向皇帝献赋,与京城那些阔佬贵人写诗投赠,他的诗作“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就很明显反应了这方面的生活,有点自嘲、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最后讨得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像是一个管理员,这个官职让他哭笑不得,这个平台与他的政治抱负相隔甚远。自己的生活很窘迫,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在囧途”,就是“京囧”,在自己过着悲苦的生活的同时,也看到了世间的疾苦,这使他的诗作更加沉郁,《兵车行》、《丽人行》等评论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杜甫入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这个茅屋,不光是自己的茅屋,天下多少茅屋尽在笔底,忧国忧民的情感留于纸墨。安史之乱后他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面对混乱的京城,他用诗记录下来,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后来,杜甫弃官带着家人逃难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间茅屋,当然是离不开写诗,诗风也大有改变,由“国事诗”转向了“家事诗”,由慷慨悲壮变为宁静淡远了。过上的是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心中还是牵挂着国家的安定,除了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外,还写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作。
自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虽是崇高的理想,但实现起来又是多么艰难,这是一种难得的茅屋精神,面对乱世,他不颓废,而是奋笔疾书,寄托自己的忧思和向往,多想有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让天下贫苦的人、落魄的读书人来入住,让他们开颜欢笑,没有大雨大漏、小雨小漏的忧愁,没有雨天书湿、晴天晒书的烦恼,让天下书生不受风寒不受冻。理想高远,现实太难。
我很同情一瘦弱的老人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居住环境中,那种不安全感,那茅草随怒号的秋风卷起,怎能不让人着急,自己的家如此,天下的贫苦百姓何尝不是这样?感慨万千,难以入梦,世道如此,谁能挽天?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两百四十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就是这间草堂成了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诗意画”在中国画坛成为一个专题画类,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王雪涛等也多以杜诗画意为题材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精品。
天地为宽,胸怀为大。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这就是一种神圣的茅屋的精神,我为这种精神所倾倒。这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与诗仙永远不分离,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在世时声名不显,在后世声名远播,巍巍青史千秋鉴,留得身前身后名,每一个朝代,对读书的关爱只是形式上的,秀才为什么寒酸,文人为什么不遇,为什么焚书坑儒,孔子为什么自嘲丧家之犬?人生天地间,总离不开餐风露宿,总免不了各种磨难,但无论乱世和盛世,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不要忘了这一份茅屋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