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雁鸣的头像

雪雁鸣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7/15
分享

“真”难

(《知世录》壹伍叁 )


 

一个字,让许多人欣喜万分。

一个字,让多少人惊慌失措。

 

首先,我想到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南郭先生就害怕一个“真”字,他只能混在群体中合奏,那时他运气真是好,偏偏有个齐宣王喜欢热闹的大场面,每次吹竽必三百人,有了这样的一个吃大锅饭的机制,南郭先生还能混一口饭吃,他应该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应该居安思危,应该好好地深造一下自己,可他目光短浅,得过且过,出工不出力,出力也无效,反正也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有真才实学真实的本领,以为这样一直可以混下去,可以平安过渡到退休,根本没有想到或不愿去想时局会发生变化。他那几下子,真是没有人知道吗?我一直是怀疑的,我想他的身边左右是会知道,同是吹竽者,紧挨着身边的人吹个什么样子,应该听得出来,尽管自己也在同时吹,但也是能听到的,或吹得不和谐,或吹得不同步,或完全是乱吹,或根本没吹,只是做做吹的样子,身边的人一次没注意,多次后一定是会注意到的。但我想,他身边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只得懒得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又不要自己发薪水,再说,如果说了,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得罪了南郭先生。或是直言说了,那就触了南郭先生的面,让他难堪也不是一件好事。或是出于同情,虽说南郭先生技艺不佳,但总要让他混口饭吃,不能饿肚子,反正大家都是玩,那就拉他一把吧。再说,我也没有检举的职责啊。 可是好景不长,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我想,知道南郭先生内情的人,肯定会为他捏一把汗,不知道内情的人,根本就不想到。怎么办?大锅饭吃不成了,如果按湣王的要求来,那岂不是遭到同行的耻笑,那岂不是出尽了祖宗的丑,那岂不是要惹得湣王的不高兴?何止不高兴,说不定还有杀头之祸?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要丢人现眼,更是为了保命,那就赶快逃吧!湣王啊,湣王,你怎么就突然来个大改革呢?三百人齐奏的场面,那多气派啊,那多热闹啊,你怎么就这样不好大喜功啊?你看,你来这一招,完全、彻底、干净、快速地断掉了南郭先生的饭碗,让他仓皇逃窜,他会逃到哪里去?会不会冻死饿死?或被让痛恨弄虚作假的人打死,这一切都说不清楚啊!不知那三百人的队伍里还有没有像南郭先生那样也是混的呢,我想肯定还有,只是没有披露出来而已,只是把南郭先生拉出来做个反面教材,让人们都知道虚假派。三百人的队伍,绝对不止一个南郭先生,如果真的只有一个,那还不成比例,还算是一个精干的队伍,我担心的是,会有一半,会有一百个,会有五十个,一个三百人的吹竽队伍,有一半是混的,我估计齐宣王也不一定能听得出来,我也估计他不懂什么音乐,只是讨个热闹而已,只是消遣一下而已,随他们吹得怎么样。不说有一半是混的,有一百人是混的,那两百人的声音也能压住。不说一百人是混的,有五十人是混的,混在三百人的队伍中,几乎也听不出来,除非他们是故意捣乱,但我想他们绝对不敢。不管干那个工作,在里面混的人还少吗?白拿报酬的人还少吗?吃大锅饭的人还少吗?面对现实,如果一个三百人的队伍,有一半之人有真才实学,能真抓实干,这个团体还能生存下去,还能创造出业绩,怕就怕,大部分的人是混的,能干的人只是少数。说可怕,也不怕,这样的事实也不少,也没听说哪个单位哪个团体垮了,同样还在虎虎生风,不论是虚胖,还是个空壳子,反正实干的人还在实干,糊混的人还在糊混。因为,他们碰到的是齐宣王。现在不知南郭先生逃到哪里了,但愿他遇到的都是齐宣王。

 

再想到那个湣王,他喜欢挨个挨个地听他们吹竽,这肯定让人欢喜让人愁,欢喜的是那些技艺一流的人,这有了让自己独奏的机会,不然像以往那样鱼龙混杂,把自己埋没在风尘里,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虽说日子也过得四平八稳,吃穿不愁,但总是这样耗着也确实是耽误是青春,许多了年华,跟着那些半瓢水的人一起混,也太没意思了,也不是个滋味。能来真的,那岂不是更好啊?我独自站在湣王的面前,充分发挥我的才华我的实际本领我的高超技艺,那我一定会出人头地,荣宗耀祖,湣王喜欢听独奏,说明他也是个真货,是个爱好音乐懂音乐的人,我显露一把,说不定就会时来运转。愁的是那些技艺不怎么高,如果来个独奏,我这样的水平岂不丢人?其实这些都不是我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这支吹竽队伍里或有如南郭一样但不能自知之明的人,他以为还能吹几下,至少还吹得响,就算水平不行,说不定湣王知道我还有一股上进心,就让我去进修也说不定啊!

 

想来想去,真难啊,“真”是难啊!不知那两百九十九人的命运如何?

 

 

说了南郭先生好景不长,时去运消,喜欢合奏的齐宣王死了,喜欢独奏的湣王继位,南郭先生见来“真”的了,只好悄悄地跑掉,不跑怎么办啊,因为混不下去了,不能丢人现眼,兜人耻笑。在这一点上,我还是佩服他有自知之明,混不了就不混,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不能为了那一份俸禄也赖着不走。他实际上是承认了自己的无能,不像有的人那样,尽管知道自己的无能,但不是暗下决心好好造习,而是认为还有比自己更无能的,人家混得我也混得。还有一种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还认为自己很不错,从不认为自己不行。人家指点他一点什么,他不但不感激,反而认为人家是看不起他,是跟他过不去。这些人在公有制单位里也能混得下去,公有制单位如果没有大形势所迫,这种人是能长久地呆下去的,因为在这个环境里,出一个人比进一个人更难,意思是辞退一个人比引进一个人更难,只要他没有触犯刑法。这样的人在私有制单位是无法混得开的,但在公有制单位会舒舒服服一辈子,你好我好大家好,同在一起都吃饱,不到万不得已,就不会有人刻意地与他们过意不去。我不知南郭先生身边的人如果指出了他的弊端,不知他是否高兴,但我凭直觉,他会虚心接受,至少不会闹情绪。观照历史与现实,我很佩服南郭先生的逃跑精神,尽管他怕“真”,但他尊重了“真”,由于没有能力面对“真”,也就见“真”而去,而不是在“真”面前,惭愧、喘气、流汗,也不是在“真”面前强词夺理,以自己的“真”脾气来压倒“真”人真道理。

 

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怕“真”,他就是怕不真,就怕弄虚作假,越是有真本领的人,就越不怕真,越是没什么本领只是喜欢投机取巧蝇营狗苟溜须拍马的人,就越不喜欢真,因为他没有能力面对真。有真才实学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就喜欢来真,就喜欢动真格,只要面对真实的世界,有了真实的环境,他才有出头之日,他才有英雄用武之地,他才会与那些不真的人区别开来,他才有机会让喜欢来真、重视真的主子甄别谁真谁假,让主子知道自己的真功夫。

 

但有多少人包括一些主子,他面对“真”也有很多难处,也存在“真”难,尽管他也崇尚“真”,追求“真”,但他有时也怕“真”,因为身边也有一些人一些舆论:你何必那么认真?或是,都像你那样认真了,那工作还怎么搞?或是,难道只有你那样真了,世上就没有假了?或是,你太真了对你没有好处。于是,在这些“道理”面前,他也就难得那么“真”了,有时也就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能看得过去的就让他过去,能马马虎虎的就不要斤斤计较,只要不是太露骨太出相太看不得了,那就让他过去吧,太认真了对他人没有好处,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人在世上,毕竟有三亲四故,毕竟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太认真了,也就是太清高了,就会给自己设置了一座孤岛。这些人想到这些,也就不敢太认真了,很多时候也就不敢来真格动真功夫了。人情世故是一朵花,人情世故也是一把刀,你栽了花你就拥有一身花香,你动了刀人家就会举起更长更锋利的刀。他可以对不真动刀,但他的头上也有几把刀,如果他对那几把刀的三亲四故动了刀,那他头上的那几把刀也会对他动刀。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影视作品里还见得少吗?这样的人生存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也需要生存,也需要发展,如果他动“真”动多了,就会有人对他也来“真”的,他无法逃脱一些桎梏,他的存在也实属不易,他钳制他人,他也受人钳制,他就是不钳制他人,他也会受到他人的钳制,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断了一环,也就断了一节,自己面前就多了一道障碍,就是自己在给自己设障,自己给自己添堵。人大都很聪明,没有几个有壮士断腕的精神,不说给自己营造一个安乐窝,至少不能让自己处于难堪之地。可以说,许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一股气流,一个环境,一种风气。在这个前提下,他还能“真”得起来吗?在这个大环境之下,看还有几人能“真”得起来。有的人说,我不是不想“真”,我是不能“真”,如果我一味地“真”了,那些人就会离我而去。如果动真格了,那些虚假的叶子就会浮起来。

 

是啊,“真”是难啊,“真”太难了,怎么办呢?不认“真”不行,太认“真”了也不行。有时,往往是一个认真人,还不得不说假话不得不办假事,有的人为人处世坚持原则做了一个认真的人,办了一些认真的事,人家还要说他是假认真假正经不会做人,还落得一个不好的名声。有的人办事不是那么认真,为一些人开了绿灯,人家就说他这个人不错这个人轻下这个人会做事这个人会做人。唉,真是难啊!要想真得起来,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开诚布公,大道朝天,风物清明,大公无私,如果有了这个大环境,就一切能“真”得起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