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宽
有些事情,即使不宣之于口,也仍然深埋在记忆中
---题记
姥爷很少再讲起过去的事情,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学。尽管并不是什么名牌,仍然是值得骄傲的事情。然而读书这两个字背后背负的,是沉重至极的信念。姥爷今年80多岁了,毕业于日照师范,是个老教师,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文化人。
讲起当年求学的故事,姥爷仍是一脸唏嘘。还在姥爷小的时候,他家算的上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四条腿的板凳一个没有,三条腿的板凳只有一个。当时还没有正规的小学,想要读书只能跟着先生上私塾。可是,姥爷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去读书呢?在上了几天的私塾之后,姥爷家里终于供不起了。可不读书,难道要在地里当一辈子的泥腿子吗?任谁都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后来的故事是我如今才知道的,虽然姥爷只是看似轻描淡写的说出口,可话语中有着隐藏不掉的沉重。就在姥爷辍学的第二年,姥爷的姐姐,我的大姑姥姥出嫁了,家里又有了供姥爷读书的钱。那一年,我大姑姥姥,只有14岁。
我痛恨着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又不得不感谢,若没有大姑姥姥的付出,就没有后来姥爷考出山村的故事了。姥爷至今仍对这个姐姐满怀愧疚,幸而大姑姥姥一直过得不错,儿孙绕堂颐养天年,总不负当年的付出。
姥爷后来上完了初中,考进了后师,总算不负父母的期望。而今虽然已经年过八十,仍手不释卷。每次回姥爷家,都会看到他带着老花镜目不转睛地读书。虽然己经看不太清了,但姥爷仍舍不得放下。姥爷读书很杂,有时事新闻也有古典文学。对他来说,读书不仅仅是吸收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与姥爷的求学历程不同,姥姥的读书之路更加艰难。生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又身为女孩,想读书简直是天方夜谭。
姥姥没有上过学,只上过37天的识字班。她对这个数字记忆十分深刻,可能是因为那是她枯燥无味的少年时代唯一的亮光。姥姥家曾经也辉煌过,只是后来渐渐没落。可即使没落了,流淌在血液中的传统也不会消失。姥姥家只有一个男孩,就是我舅姥爷。老姥姥为了让他能够读书费尽了心思,她甚至带着姥姥出门乞讨,只为了凑够读书的钱。可惜的是,舅姥爷打小身体不好,可以说是药罐子里泡大的,人又调皮,学习并不出色。姥姥对这一点很看不上,她经常扒着私塾的窗户,渴望能听到里面讲课。连私塾先生都被她的好学打动了,他后来提到,让姥姥来替舅姥爷上学,他可以不收学费。可是考虑到舅姥爷身体不好,姥姥算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姥姥还是拒绝了。这也成了她一生的遗憾。后来,妇女的地位渐渐提高,农村也办起了妇女识字班,姥姥就是在那时,上了37天的学。妈妈常对我夸姥姥聪明,就是因为在这短短的37天里,姥姥学的飞快。从大字不识变成了没有她不认识的字。现在,姥姥常捧着姥爷的书,读的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常常问我们小辈。有时候我会问起她,您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捧着书干什么?对眼晴不好。这时候她便会讲起她贫穷的童年,叮嘱我们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如今的好条件,我知道,她是在我们身上看到了她的影子,她希望我们能多学知识,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弥补当年无法读书的遗憾。
这样辛苦的求学历程像一座山一样压在我心上,我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求学的艰难。可是尽管艰难,仍有无数知识青年走出大山,以笔为刀,在丛生的荆棘中砍出一条康庄大道。
这已经不是几个人的经历,而是一代国人的精神。这是一种被时间掩埋的学风,努力,拼搏,奋进,无畏无惧。
后来,我又了解了更多长辈的故事。
爷爷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自小与兄长跟着父母外出闯荡,不幸的是,爷爷的父母客死他乡。出于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思想,村里人将他们兄弟俩接回了村子。无父无母的孤儿,守着父母留下的几亩薄田,如何才能读书呢?答案显然易见。爷爷开始了他半工半读的日子,课时之余便回地里干活,即使这样他的成绩也从未落下过。可惜好景不长,一场动荡之后,学校停课,爷爷不得不抛下他心爱的书本,重新回了田间地头。
后来,爷爷回忆,当时他们正在生产队里干活,曾经的老师飞奔至田中高喊“高考恢复了!”可惜的是,由于家庭原因,爷爷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同年,爷爷最小的弟弟,拿到了西安交大的录取通知书。我能听出来爷爷语气中的落寞与遗憾,在最挚爱书本的时候被迫离开,成了他一生的痛。
感谢这些长辈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让他们了解了学习的可贵,感谢这些长辈们传承下来的学风,让我的父辈有了走出村子的机会。因为自己的遗憾,所以不论是姥姥姥爷还是爷爷奶奶,对让孩子考出村子这件事有了非同一般的执着。我记得妈妈讲起,为了能让他们弟兄四个都上学,又不忍打扰工作的姥爷,姥姥一个人扛起了家里地里所有的工作,落下了腰疼的毛病。村里人经常笑话姥姥,说她“傻子想大处”还不如让孩子们回家干活分担一下,可姥姥咬着牙,硬是把妈妈兄妹四人都供到了大学。
时至今日,再回忆起当年的遗憾,这些老人都己平静。如今,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们这些后辈,能够传承他们的学风,努力读书,好好学习,弥补当年的遗憾。而我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愿望,让这种学风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