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根生上学
文/徐光太
鲍根生考上高中了,可是他父亲不让他继续读书。
那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鲍根生刚进入初中时,他们年级四个班200人,初三时并成一个班大约40人,参加升学考试的只30多人,有资格升高中或高职的只有10余人,鲍根生便是其中之一。
鲍根生虽然考上了高中,但他家里困难,常常连锅都揭不开,哪有钱交学费。父亲要他在家干活挣点工分,可是他想继续上学,母亲也想让他接着读书,可家里实在困难。
父亲拿着学校发给的毕业证和推荐信,领着鲍根生找到大队长,说我儿子初中毕业了,学校说他可以当会计。大队长看了看推荐信,心里在想,这个小伢是天官大队书记老鲍的外甥,老鲍是他姐姐拉扯大的,外甥还跟着舅舅姓鲍。大队长就说,那好啊,先在你们生产队当会计吧,你不是生产队长吗。等大队会计位置空缺时,可以考虑你的儿子。
回到村口,围上来的人们说,看这小伢长这么高的个儿,再当个会计,一定有出息。旁边一个老太太转过脸说,大个子无料,推车抬轿,一根竹竿,有什么好高兴的。
父亲回到家就逼着鲍根生学珠算。父亲想,生产队会计没有多少帐,把珠算学好就行。父亲拿出一把油光锃亮的算盘,鲍根生知道这把算盘是祖父开烟行购置的。父亲算盘打得好,加减乘除都会,年轻时,常带着这把算盘走南闯北,收烟叶送烟丝,靠着这把算盘经营。
父亲叫鲍根生从一加一二加二三下五除二练起。父亲说练好了,把加减乘除学会了,你当生产队会计没有问题,当大队会计也绰绰有余,我不信我儿子无料。
鲍根生也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父亲管这个家实在不容易,一家七口,等着父亲在生产队挣一点口粮,累得腰弯背驼。他还当生产队长,一百多口人的吃喝拉撒,都等着父亲和男劳动力们一起去拼命。
学算盘虽然有意思,但他脑子里常常冒出个什么三叶草,露出老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圆的样子,有时还冒出什么巴甫洛夫的狗。鲍根生心想,再见了狗,再见了草,再见了圆规。
但是,他还是不甘心。
一天早晨,妈妈给鲍根生一个煮熟的鸡蛋,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吃了好去干活。转过头,妈妈好像在抹眼泪。下午,鲍根生正在放牛,姐姐急匆匆地跑来叫他回家,说舅舅来了。他把牛交给姐姐,赶紧回家,心想舅舅来了,也许上学就有希望了。他心里在估猜,兴许是母亲带口信叫舅父来家里的。
到了家门口附近,就有几个人在路边站着说话。见到鲍根生就说,你舅舅来我们大队当书记了,你当大队会计稳了。那个老太太也讨好地说,你这是要有料啦!
回家时,鲍根生见到舅父与父母亲正聊着,舅父对他说:
“你初中毕业了,学校给你的鉴定说可以当会计,可你现在考上高中了,你想念高中吗?你还是聪明的,不然不推荐你当会计。你也肯下功夫念书,还有潜力。”
舅舅又对父亲母亲说:“这孩子满打满算才15岁。我到大队当书记,就不能安排这么小的孩子当大队会计,你们别指望。”
鲍根生当然求之不得能念书,那是他心心念念的期望。可他知道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交高中学费,就说:
“可以上中等师范学校,不用交学费,每月还有八块五毛钱的生活费。”
可是母亲说到舒城读师范太远了。
父亲知道大队会计没指望了,心想哪里来钱做路费。
之后就听舅父做了最后的主张:
“那就上舒城师范吧,每学期都可以回来,放假回来你也要干点农活、家务事,不要只顾着玩。”
说着舅父又掏出了一些钱递给母亲。
鲍根生的命运转折点就在这一刻被确定了。
多年之后他回想起来,舅父当时费了不少口舌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还给了一点资助。他记得小姨夫也为此事来家做工作,很可能也给了点资助。
没过多久,就收到了舒城中等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开学的时候,鲍根生带着仅有的一点行李,进了公社粮站,登上一辆运粮的货车。货车上堆满了金黄色的稻谷,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稻香,他感到一丝安心。那是小姨夫特地为他联系的车。
在县城,他坐上开往舒城的长途汽车。秋风拂面,秋景从车窗外闪过,他想着即将开启的读书生活,暗暗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