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军
江厦村,位于龙门县东部,离县城约三公里。世居村民以谭氏一姓而居,村中的谭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几乎和龙门建立县制的历史一样悠远。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沧桑,龙门谭氏家族最早开基者的身影已渐渐模糊,但是这个家族却不断开枝散叶,人才辈出。
时至今日,谭氏族人谭纶邦的武进士牌匾还被存放在龙门县博物馆。谭纶邦年轻时练习功夫的一个重达十公斤的石锁,依然完整地存放在江厦谭氏宗祠中,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物。这个家族有着很强的尚武风气和凝聚力,江厦老围,城高墙厚,墙壁上设置了多个大小不等的枪眼,防护能力极强,日寇入侵之前,曾有很多悍匪想攻入江厦围,但都未能成功过。
1938年10月12日,日寇从大亚湾登陆,初次进犯惠州,直至日本侵略者投降,这期间日寇先后四次入侵惠州,给惠州带来了巨大的劫难。龙门作为惠州与广州的交界地,更是频繁遭到日寇的扫荡与洗劫。
当尚武的江厦村与穷凶极恶的日寇正面相逢,一场恶战便在所难免。也正是因为这场战斗,江厦,这个村落名字,在龙门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成为勇武的象征。经过那一场激烈的战斗后,双方都有伤亡,而且江厦村建筑损毁严重,坚固高大的碉楼也倒塌了半边,墙壁上满是枪眼,村民将经历浩劫依然道然挺立的老围碉楼称之为“半边楼”。
故事发生在1944年6月底,一队日寇由增城前往龙门进行扫荡,人数在1500人左右,为首的是一名日寇大佐,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连续数日,他们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因此格外地趾高气扬,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7月2日下午4时左右,日寇到达了龙门县城附近。为了谨慎起见,日军停止了前进,屯兵在周田,并派出侦察兵去侦察前方的情况。
其实,日寇进犯龙门的消息早已传到了龙门县各地,县城的居民和附近村落的百姓约三万人拖儿带女的,纷纷逃进江厦村背后约四、五公里的三洞村避难。如果此地避难的百姓被日寇发现和攻破,将会面临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屠杀我们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万分危急时刻,勇敢的江厦村村民站了出来,他们决定挫一挫日寇的锐气。
在收到日寇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全村由村长带领,积极做好防范措施,他们先安排村中老幼妇孺上山躲避,并将1000斤粮食、1席包盐藏在村附近的茨田冚(地名),组织了一支60多人的青壮年战斗队,战斗队共有60多支七九步枪,7支台枪,5支驳壳枪,准备抗击日寇。村长根据敌情,遂决定兵分两路,一队人马埋伏在谭仙公庙正面的田坎上,另一队人马埋伏在新庄坳的小山侧,只要日寇敢于进犯江厦村,就给予他们迎头痛击。而村长自己则坐阵在老围碉楼顶层里,纵观四方、指挥作战。
江厦村的村民熟悉地形,善于埋伏,顺利避开了日寇侦察兵的眼线,侦察兵没有发现前方有埋伏,就回去向大佐报告,大佐抽出指挥刀向前一指,日寇大队人马就向着谭仙公庙方向前进。
“开火!”当日寇进入了埋伏圈后,站在碉楼上的老村长,将手上的小令旗一挥,两队伏兵同时开火,枪声和地雷声大作,走在前面的日寇大佐应声倒下,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行进中的日寇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击倒了20多人。
此时已近黄昏,天色逐渐暗沉下来,由于视野受阻,日寇看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有多少人?只能边打边后撤,最后隐蔽在村子附近的山里,不敢贸然出击。而60多位村民战斗队员,在两位领队的带领下,凭借着熟悉的地形一路追杀过去,又打死打伤了10多个鬼子。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天色已经黑了,行动不方便。村长命令两队人马立即撤退到山上,他自己也带着身边几个人一同撤离,留下了一座空村庄。日寇回过神后,就占领了村前的大小山头,因为大佐被袭阵亡,日寇没有了最高指挥官,因此由一位中佐临时顶上,他命令日寇摆好战斗队列,却又不敢贸然进村,只好又命令部队驻扎在山上露营。
7月3日凌晨5时左右,日寇再次向江厦村发动进攻,先是向江厦村发射了28发炮弹,将村中的碉楼炸塌一半,一些民房被炮火击中,冒着浓浓的黑烟。经过一轮连续急速的炮轰之后,大队日寇便进入江厦村,他们见村内空无一人,就将村中财物洗劫一空,宰光全村的鸡、猪等家禽家畜,折腾了一个下午才离去。
由于江厦村民的顽强抗击,扫荡的日军摸不清我方实力,不敢轻易继续向前扫荡,便撤出了龙门境地。
日军撤退后,江厦村民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七堆柴炭中夹杂着日军的残遗骨灰,可以断定至少有七具以上的日军尸体在此焚烧。在山侧有一处新埋的土坟,单独埋着一具尚未腐臭的日军尸体,身上穿着军官服,脚上穿着皮靴,双臂已被截去(可能因为其级别较高,截去双臂烧成骨灰带回日本),身上裹着日本军旗。江厦村民把这具尸体拖到当时的国民党龙门县政府,经当时的龙门县县长汤灿华辨认,断定其军服为日军大佐服。
江厦保卫战,是由龙门儿女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保卫战,有力地保护了躲避在三洞村的三万多县城及附近居民,避免了一场大屠杀,极大地鼓舞了龙门群众的抗日热情,沉重打击了日寇扫荡的嚣张气焰,体现了龙门儿女不畏强权、勇敢坚韧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