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河道边,零零散散的种植着几株石榴树,每年五月开始就会开出一树的石榴花,直至金秋十月,石榴花才会凋谢,然后结出一树红彤彤的石榴。
日常一大早的上班路过,也没细看,中秋假日沿河散步,蓦然抬头,一树石榴正怒放,青翠红火浴阳光,真是好兆头。石榴树不是很高,一伸手就能摸着它的枝叶花朵和果实。石榴花开的时候是招眼的,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那些火红的花朵。
石榴花的颜值在花族中也属姣姣者,红得似火,如霞吐焰,怒放的劲头诠释着生命的全部,如夏日的阳光热烈奔放,让人不忍心摘下一朵,她不与春日里的百花争艳,却在阳光灼热的初夏绽放出浓郁的火焰,不娇柔,有内含,没有粉红的轻佻,也没有鲜红的刺眼,一阵幽香入脾,如迷药般让人醉在这夏日里。
在起初的二十多天里,石榴花开了谢,谢了开,只开花不坐果。印象中花开得最热烈的时候要数七八月的中旬,满树都是花,在繁茂的绿叶中间,一朵朵红花象着了红裙的美人,有的含蓄的躲在叶子后面,有的羞涩的半遮半掩,有的张扬地站立在枝头。个性不同,形态各异,都是那样的可心怡神。更让人喜极的是,蜜蜂也从老远飞来凑热闹,一树鲜花一树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面中插入音乐,中看又动听。一阵风吹来,落红化作花雨,纷纷然落下,顷刻间,又是一地红!再看那树上,依旧是红红绿绿,依旧是嗡嗡嘤嘤。真是美极。
唐杜牧有诗赞云:“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环。”人们一般认为石榴花就是红的,但实际上也有白、黄、粉红、玛瑙等各种颜色,但以大红色最为多见,也最为人们称道。
花团锦簇随处有,动情景色不须多。及到秋风起时,石榴树的枝头挂满了果实、如火如荼,似火焰簇簇。那本不太粗壮的树干枝叉繁茂,根儿深深地扎入泥土,长时间的积蓄是为了枝条的饱满而等待。那细长的枝条托起了累累硕果,纤细而不自卑,甘愿为果实而弯着腰。
据记载,我国现生长的石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国的,后人有诗为证:"无尽春光尽更强,不因博望来西域。"石榴有玛瑙石榴、粉皮石榴、青皮石榴、玉子石榴等等。石榴花开初夏,绿叶荫荫之中燃起一片火红,灿若烟霞;秋天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光若玻础。
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谓之“榴开百子”;石榴的榴原作“留”,故被人赋予“留”之意,“折柳赠别”与“送榴传谊”,成为有中原特色的民俗。唐代有“石榴仙子”的神话传说;宋代盛行石榴对联,谜语,也开始流传“榴实登科”一词;金元时,流行“石榴曲”;明清时,又有“八月十五月儿圆,石榴月饼拜神仙”的民俗。
吃石榴是一个极为考验人的事。想要彻底体会到一颗石榴的滋味,不能随剥随吃,一定要按耐得住性子,慢慢将那些透明如同红宝石一般的小颗果实堆成一座小山,然后直接抓上一把扔进嘴里,完全等不及用勺子。
吃石榴要吐籽,这使石榴跟一本正经的优雅从此绝缘。小说里面描写名媛淑女,吃的东西毫无例外是清淡的,囫囵整个的,不能吃了再吐。但生命力鲜活的“荡妇”们则不同。《水浒》里潘金莲吃瓜子,瓜子皮吐到陈经济头上;《红楼》中尤三姐嚼槟榔,吐一地不顾形象;杨玉环爱戴石榴花、吃石榴、穿石榴裙;就连说女子小性儿善妒,也叫“吃酸石榴”。石榴跟女人的性活力紧密相连。民间婚嫁,洞房床上要放熟透开裂的石榴,取吉祥果“百子”的好兆头;皇家的三宫六院里也爱种石榴,为花,也为籽,才有“榴花深处照宫闱”一说。
唐朝李商隐咏《石榴》佳句:“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石榴枝条如柳枝,迎风摇曳,婀娜多姿。朋友家养了一棵盆栽花石榴。花石榴,主要是观花,因为月月开花,也叫月季石榴。石榴花语是“成熟的美丽”,所以石榴的火红秋趣总要回到恋人间的缱绻激情上——热烈、坦诚、酸甜夹杂,回甘无穷。月季石榴比较珍贵,朋友把它当宝贝一样伺候着。它全年开花,全年结果,花果同在一枝,相依相恋,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