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男朋友书籍的时候从最下面翻出了这三本厚厚的书。已经忘了这是哪次送他的礼物,从呼和浩特到阿拉善。路上的迁徙让人变得疲惫,这套书倒也还安然无恙。
我最初只是大致知道这本书写的是民国时期前后的那些学者的生平。但也不是感觉多有趣味,毕竟学过的近现代历史中,算得上有些名头的角色。都被教科书赋予了单调刻板的性格。专属的像是游戏里面的NPC一样,属性点都早已被安置好,连升级都没机会。要知道,故事里从来不缺的,就是被拱上神坛的圣人,看似完美的君子,以及体无完肤的小人。好的太格式,坏的太刻意。
在我的印象里,正史总像是正襟危坐的老太爷,呆板枯燥不缺乏味。而稗官野史,总还带着点隐秘不宣的窥伺心理,登不得大雅之堂,算不上雅俗共赏。
在课堂和课本里看过了被简化的历史脉络,看各朝各代的结果,后人怎么说。就算有时候看个人传记,看的也往往是主角的一生。而主角的光环足够强大,往往也徒留一堆轶事,谁会分析那背后的波澜壮阔的时代长河。
所以我随意的把书挑拣了出来,除了想晒晒上面的蠹虫,也想看看,里面有多少学者,我拜读过他的著作,或者曾见过他的名字。
用了不算太长的几段时间把这三本书读完。不甚仔细的颇有些囫囵吞枣的意味。
确实,在厚厚的书卷中没有体会到滋润的汁水,相反的,还带来了在读完了之后长达几天之内挥之不去的痛苦。
这种痛苦的源头并非是因为书籍的语言有多么艰涩,故事有多么生僻,而是源于承载故事的背景。最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有一定的意识,毕竟它所描述的对象。是近现代历史上几代大师集体命运的。特殊时代下的特殊群体。
如果剥离开背景不谈,这本书也就和其他描写人物生平的书籍没什么不同,一件件事单纯的拼凑,完整成一生。无非是这里的故事来的更为具体,脱离了单纯的风花雪月,你侬我侬。
然而并不是这样。柴米油盐混合着笔墨书香之外,自始至终都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战火硝烟。
上一瞬还在书房挥毫恣肆,洋洋洒洒。下一秒可能警报就响彻长空。还来不及裹夹太多的行李,就要匆匆躲避。太多家什和纸张丢弃一地,里面可能是记载着家人最后情况的只言片语。
在那样的年代,相逢和离开都显得仓皇和无可奈何。
几年前见过的某某某,多年后可能只余下衣冠冢。
还想念着谁家姑娘巧笑嫣然,却不知青丝赋予一抔黄土。还惦记着年少邻居青梅竹马,却不晓马革裹尸无人识得。隔壁家的阿婆含泪离开了居住几代几世的祖屋。年前刚粉刷过几遍的校舍,簇新的春联上覆盖着停课通知的浓墨。街上的人行色匆匆,流浪的猫足迹轻巧的踏过断壁残垣上的兽头。
生离和死别,都无法操纵。混合着近现代史的阴郁气候,让人觉得更加痛苦。而且,这种痛苦的发酵,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它不会一针见血的“给个痛快”,相反的,犹若丝丝缕缕,附着在纸张的字里行间,历史的风尘云烟里。一次回首,一次阵痛。与其相信命运对这些大师带有几丝慈悲,不如承认硝烟掩映下的一世沉浮。人力在世事的面前,犹如蝼蚁。所以更觉无力。
《南渡北归》一共有厚厚的三册,每册各有其名。一《南渡》、二《北归》、三《离别》。每一个都是颠沛流离,陌上花开缓,无处得以归寂寞凄凉。
那些书中出现的名字,分开看每一个,都是当年学历史和语文的时候,名声鼎鼎的大人物。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
还有一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无出其右的著名学府,西南联合大学,这个学校的出现,属于那样的一个时代,记载了当时的时局动荡,也为那个动荡的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一批人才。
历史或许会因为传世的样子渐渐模糊而慢慢湮没,变得不为人知,但是,任谁也做不到否认曾经有过的样子。
在我读完了那本书的一刻,无论我愿意承认与否,那段岁月的样子,已经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印刻。
或许这就是我们读书的意义。很多书籍的存在就是这样,它不是课本,也并非说明。它在俗世的功利性意义可能几近于无。但是,在某一个刻,你从某处觅得它,打开扉页的那一刻。就等于在和书的作者在对话,然后再对话中,能有所得,便不虚此行。
看书到最后,发现了当年买书时候嘱咐店家写的纸条,纸条上的字迹还清晰可见。随手打开淘宝顺着订单打开这家店,已经由卖书的店铺,变成了一家卖各种针织家居的店铺。有些喟叹,却也只是喟叹。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还在泛舟于书海,恐怕不用南渡,已然难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