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斌的头像

徐荣斌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9/03
分享

穿越秦岭的天路——0702工程纪实

 巍巍秦岭崖陡壁峭,巍然突起,深壑幽涧,山曲水湍,成为阻断中国南北的天堑。正如司马迁《史记》写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唐李白《蜀道难》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可见自古以来,秦岭被人们当成阻断蜀秦而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然而,1971年0702工程地全面告竣却创造了穿越秦岭的伟大奇迹。

0702工程(即周城公路)由武功县城起,从周至黑水峪口穿越秦岭,与城固县3602战备公路相接,全长257.7公里,其中渭河大桥至狐狸沟段由周至承担,共66.8公里。0702工程周至段,由于有几十公里长的险段,在全国公路修筑历史上堪称奇迹。1966年交通部第一设计院、陕西省公路设计院根据三线建设规划进行周城公路勘测设计。1969年冬,有汉中、咸阳、陕西公路局、驻周851部队组织0702工程的施工,因战争形势所迫,又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水利部在此设计有金盆水库,两者工程发生撞车,后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在原测定的公路线上提120米,留足了黑河水库库容回水线的高度。

1970年2月,周至近两万名民工,在各公社领导的带领下,以营、连为编制(公社为营,大队为连),浩浩荡荡开进秦岭,进入0702工地。同时,驻周851部队也参与了这项工程。在0702工程中,周至共完成土石方337万立方,驻周851部队完成土石方40万立方,大小涵洞163座,全县总投工288万个工日,851部队40万工日,日上2万3千余人,全县死亡68人,伤残95人,851部队死亡15人,总工期一年两个月。1970年末开通使用。1981年划属108国道(北京—昆明公路)组成部分,西安市辖路段有周至县城至南天门92.5公里。

那时候,物资短缺,山势险峻,生活艰苦,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人们全凭着一种信仰,凭着对毛主席的一颗红心,硬是从人迹罕至的悬崖上开劈了一条天路,这在中国筑路史上也是一场艰苦卓绝、声势浩大的国防建设工程。我为了更全面地展现0702工程真实全貌,我走访了周至及佛坪两县工程亲历亲闻者多人,听听他们口述吧!

采访见证人一:李昌兴,生于1943年,甘河镇西宋村(原为周至管辖)。他回忆道:

1969年,新中国为了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再一次提出从周至黑水峪修筑一条南北战备通道,工程代号为"0702"。

我就是该工程的参与者之一。现在的甘河镇最西边一些村子(我们是西宋村)当时属于周至县管辖,我过去亲自参加修筑0702公路的事情,工程在南山深山老林里边,常年不回家,两人合作一组,一人持钢钎,一人抡铁锤,人工铳石眼,然后再下入雷管炸药,炸山开路,那场面真是炮声轰鸣,石雨纷飞,我既是施工员又是安全员,施工环境相当危险,悬崖峭壁上开凿随处可见,条件相当艰苦,手打泡,肩膀磨掉皮,许多工具都是自制的。我家里还有用过的藤条安全帽盔和肩扛肩挑的环形布肩垫。记得当时生活很艰苦,粮食供不上就吃野莱,饿的受不了,有挖野莱,打野兔;有时去河里抓鱼,提螃蟹……工程竣工后,我作为先进劳动者被批准转为公路局职工,却因生产大队不给办理关系而放弃。我记得死一个农民工给家里人720元的丧葬补偿费,尚村乡宫家庄村一次死了8个民工,全村哭声一片,惨不忍睹。

“0702”,这个数字让我终生难忘,因为它是我听到次数最多的数字,但我更难忘那些牺性的工友,向参加0702国防工程及牺牲的人们致敬!

采访见证人二:罗文希,马召镇武干,存有大量0702国防工程照片。他亲闻了这一工程经历:1969年,新中国为了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再一次提出从周至黑水峪修筑一条南北战备通道,工程代号为"0702"。其实就是后来的周城公路,是指北起周至县,南经佛坪、洋县,抵城固县的这条公路,现为108国道的一段,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三线是指当时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对国土所作的一个战略区域划分。沿海、沿边地区为一线;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地区为三线;一线、三线之间地区为二线),代号——0702工程,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这条路的开通,是联通西安、汉中仍至成都的一条捷径,属于一条国防战备路。

当时,负责工程的干部口传,0702是毛主席亲自过问,林副主席亲自指挥的国防战备工程。为了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工程,周至人民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1969年秋,0702工程进入勘测设计,因战争形势所迫,又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水利部在此设计有金盆水库,两者工程发生撞车,后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在原测定的公路线上提120米,留足了黑河水库库容回水线的高度。

1970年2月,周至近两万名民工,在各公社领导的带领下,以营、连为编制,浩浩荡荡开进秦岭,进入0702工地。同时,驻周851部队也参与了这项工程。那时候,物资短缺,山势险峻,生活艰苦,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人们全凭着一种信仰,凭着对毛主席的一颗红心,硬是从人迹罕至的悬崖上开劈了一条天路,这在中国筑路史上也是一场艰苦卓绝、声势浩大的国防建设工程。

在0702工程中,周至共完成土石方337万立方,驻周851部队完成士石方40万立方,大小涵洞163座,全县总投工288万个工日,851部队40万工日,日上2万3千余人,全县死亡68人,伤残95人,851部队死亡15人,总工期一年两个月。

在那个没有现代化机械施工的年代,人们仅凭着对毛主席的忠诚,凭着对党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全靠人力在悬崖上开凿完成的0702国防工程,这项工程将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照片附后)。

以上照片是笔者保留下来的0702国防战备工程的唯一影像资料,足以见证那段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历史。

采访见证人三:陈永明,佛坪县人,作家,他回忆了他父亲当修建0702国防战备工程的情景:

周城公路,从周至马召镇进秦岭大山,沿黑河至沙梁子,过黑河又沿板房子河溯河而上,翻秦岭抵佛坪界,到东河台,顺椒溪河,经龙草坪、长角坝、县城袁家庄、西岔河,再经磨石沟,翻土地岭进洋县界,到秧田坝顺金水河南下至金水镇,过酉水、八里关、槐树关、龙亭,贯溪到洋县城,然后一马平川就到了城固县。全长270公里,佛坪境内全长66.5公里,从1967年开始建设,本县境肉从1969年开始动工,1971年7 月27日全线通车。

按照上面统一安排,周至、洋县、城固由各县修筑本县境内的路段,因佛坪境内全系山谷、河道,加之全县仅三万余人,就由洋县完成秦岭顶开始的龙草坪公社境内路段,有几段全为石崖中炸开路基的最难部分,由解放军851、5752部队完成;其余部分由佛坪县完成;本县境内横跨椒溪河的龙草坪、干半坡、两河口、县城的四座大桥,由省公路工程局第十工程队承建。

修这条路是政治任务,主力军是农民,各机关单位也都安排的有任务。县上把任各分解各人民公社(现在叫乡镇),公社把任务划分给各生产大队(现在叫村),大队从各生产队抽调30﹪的劳力,参加修路,自带口粮和被褥,统一食宿,按男壮劳力记10分工(一个工),女劳力记7分工,年底回各生产队核算,参加各自生产队的年终分配。当时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起干一样的活,记一样的工分,譬如,你是第一生产队的,你干一天一个工,价值一元钱,他是第二生产队可能就只有八毛钱。那年,大姐被抽去给生产大队修路的人做饭,天凉了,母亲让我去给送衣服,步行了6公里,到两河口大桥以北,这段路由我们大队负责修筑。见修路的农民,有的腰系粗绳,悬在石崖上,手扶钢钎或轮锤打眼;有的两人抬石头或四人抬着石头,送至路边;砌石坎的、推车运土的、举镐挖泥的、挥铲上石碴的……都在忙碌。那时没有任何机械,全凭人力,甚是艰辛。

修筑周城路,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说是全民参与。我当时不到十岁,正上小学三年级,也参加了县上分给学校的筑路工程。班主任老师把我们带至县城北边,现交通局前的那段路基处,从河道里到公路边,站成一列,相邻两人面对面,将碗口大的石头传上来,填入路基的深坑内。路边石坎四五米高,每周每班要用一天时间去参加义务劳动。常到下午,腹中饥饿,浑身无力,还不敢有丝毫怠慢。王家河小学离修建的椒溪河大桥只有100多米远,首次见修这么大的双拱水泥大桥,很是好奇,上学、放学都要去工地,看工人们施工,看着看着大桥从基础上用水泥浇筑起了桥墩、架起了又高又大的桥拱、直到大桥竣工。通车典礼上,早早到了现场,站在那块施工队用水泥浇筑的浮雕式、立在大桥西头空地上的、一快墙面大小的、仿毛体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标语牌下,看着第一辆大卡车徐徐通过,锣鼓声、鞭炮声齐鸣的热闹场面,至今都历历在目。

周至县人民为修这条路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年数以万计的农民兄弟,坐着卡车到工地,然后在周边农户家,花一角钱,打地铺,睡一晚,第二天背着简单的行装,步行四五十公里,住着仅能遮风僻雨的间易工棚,吃着从县城里买的便宜萝卜、白菜,能吃一顿豆腐,就算改善生活的缺盐少油的饭菜,每天干着十几个小时的繁重体力活。有些人支撑不住或家中有事,想回家,如果没有洋县的工程指挥部通行证,车站是不准卖给他车票的,被守在这儿的指挥部工作人员抓住,要进行处罚,再送回工地。父亲的一个师范时周至县同学,就在这支筑路队伍里,他们买不起豆腐,拿着生产队里带的黄豆,领了两个人,经常住在我家,专给工地上做豆腐,他们负责用石磨磨好豆浆和砍柴火,母亲负责制做豆腐,他们用人挑着送到工地上,豆渣留给我家喂猪。一次一个帮做豆腐的人,想偷偷回趟家,用一块熏豆腐干,制做了一枚指挥部的公章,买车标时被发现,差点落个私刻公章罪,受牢狱之灾。直到筑好这段公路,这些农民兄弟才回到了故乡。

这条公路修筑中,还牺牲了多位农民和解放军官兵。有从悬崖上掉下来摔死的,也有放炮被炸身亡的。5752部队一位营长王石宝烈士,一次在排除哑炮时,突然石炮爆炸而牺牲。“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皮裹尸还。”王石宝烈士就安葬在周城公路边的塘湾公墓内,守望着他付出生命代价的周城公路。

采访见证人四:周振岐,1934年5月出生,西安市周至县尚村镇马村人,一个地道的关中农民,也是一个5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1961年,周至县尚村公社第6营解散,我开始担任马村第三大队长,到1968年文革时期又重新合并大队,又任马村大队大队长。

在此期间,我又一次带领村民前往100公里外的板房子乡参与修建周板公路(周至县城—板房子乡),并任尚村连指导员,个中艰辛,不胜唏嘘。如今,行走在108国道这一段的人们,不知谁会意念想起?那些当年的建设者们……

那是中央军委1970年第2条国防战备公路(0702工程),因战备,工期紧迫,当时拟定为三年完工,但在来自全县各乡镇参战的众多村民的齐心奋战下,仅两年时间便告竣。

1969年2月,尚村公社成立了“0702工程尚村工程营”,要求各大队成立民兵连,实行军事化管理,我任尚村工程营副营长。

农历10月末,公路的平原段竣工。回想当年的工程建设,几乎全靠人力,路基是用架子车拉土一车一车所填,所铺石子是用手锤一锤一锤所砸,石子飞溅擦破皮肤,抡锤虎口震得出血,都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从未叫苦。接着,工程建设进入山区段,我随交通部第一勘察设计院第六队王立勋工程师等进行工程先期勘察,在技术专家设计好施工路线后,真正的挑战摆在了参战的农民工跟前,这是工程最危险、最艰苦的阶段,经常面对的是悬崖绝壁,沟壑深潭。有时要在崖壁打眼放炮,有时身悬一线掌钎撬石,炮声、锤声,在山间、沟里不断响彻,尘土、石灰也是漫天飞,条件之艰苦,环境之危险,回忆那些年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聊发感慨虽是平凡一辈,但也曾留下无名辉煌。

1970年12月,经全体民工艰苦奋战两年,工程胜利竣工,周至县召开0702工程总结大会,宣读了各工程营死伤致残情况。尚村公社以及我个人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采访见证人五:陈志友,马召镇东火村人。1969年2月至1970年12月,东火大队209人在父亲的带领下,参加修建0702战备公路(今108国道)。该路为国防战备路,由武功县普集镇起,穿越秦岭,至城固县与3602战备公路相接。周至负责修建渭河桥至狐狸沟段。东火连负责修建两段,第一段:马召大桥至涌泉窑头坡。第二段:大湖沟向北延长一公里。工程实行军事化管理,以营连编制,当时东火大队选举父亲为马召工程营东火连连长,下辖三个排。施工中,他身为连长,但常常以民工和炮手的身份置身一线,时而在岩壁上打眼放炮,时而在身悬一线撑钎撬石,每排所遇险情,他总是挺身而出,将一宗宗事件化险为夷,直至工程竣工。县委在群众堂召开了0702工程总结大会,全县共牺牲68人、受伤致残59人。唯东火工程连无一伤亡,父亲个人和东火工程连均获嘉奖。

采访见证人六:黄文庆,佛坪县人,作家,他回忆了他父亲当修建0702国防战备工程的情景:

在我上小学和刚上初中的那几年,一个国防工程代号数字我很熟悉,它就是“0702”。当时我还小,心思都在学业上,注意力不在别处,也没有能力关注那些学业之外的事件,对“0702”的理解就是我们那里的人们去佛坪开山放炮修建公路。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0702”是周(至)城(固)公路(108国道部分路段)的代称。周城公路北起周至县城,越秦岭,经佛坪、洋县至城固县城南与汉(中)白(河)公路相接,全长257公里,汉中境内长160.4公里。当时,因中苏交恶不断升级,周城公路与其它公路接通,组成国防战备的重要大动脉。1966年初,周城公路被列入国防公路,代号为“0702’工程。1969年11月动工,周至、佛坪、洋县、城固组织7万多名民工,会同省公路局二、三工程处4个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851部队修建,1971年6月基本竣工。全线共移动土石方1千万立方米,其中石方占72%,修建大桥9座,涵洞923道,防护砌石27万立方米,1974年起铺筑为柏油路。

我父亲当时是我们贯溪生产大队的会计,几乎亲历了“0702”工程修建的全过程。那几年,他基本上一直待在佛坪的公路工地,只在有事需要处理时才回一趟家。记得他说,起初的一年多是在佛坪磨石沟路段的工程上。因为磨石沟和洋县接界,洋县当时的公路已经基本上通到了金水,洋县人口多,自己的民工把公路修建到和佛坪相邻的地界后,又调用大量的洋县民工修建佛坪段公路。先修了磨石沟后,工程用物就便于从洋县方向调运。磨石沟段修好后,他们又到了佛坪的东河台路段。

那些年的经济条件人很差的。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们村家家户户给上0702公路的民工晒西葫芦片片。西葫芦是不怎么择地的作物,种在哪里都会长得茁茁壮壮,青藤绿叶,一蓬蓬地开花,一茬茬地结瓜,而且瓜大如婴儿的小枕头。村上的壮劳力都去了“前线”,“后方”的妇老孩子们就种瓜、摘瓜、晾晒瓜片片。晒好了,就交到生产队,队上用编织袋或麻袋装了,一车一车地往佛坪运。所以时间长了,西葫芦就把人们吃伤了。直到现在,我们那一带上点年纪的人都很排斥西葫芦,看到它就直摇头……还有,那些年我们队上家家养的猪基本上都供给了0702公路上。因为听人们说,山里的水比较吸油,几天不吃肉就会心里挠人难受。

以当时的技术和设备水平,修路是很艰难的。没有电力,没有空压机,没有风镐,只有铁锤、钢钎、雷管炸药和铁镐、铁铲,所以,建设者的体力消耗特别大,而且非常危险。就拿抡锤打钎来说,在较为平坦的界面倒还罢了,实际上人们更多的要在悬崖峭壁上进行。抡锤的腰里拴着绳,扶钎子的腰里也拴着绳,把自己悬挂在空中,抡锤的挥一锤荡一下秋千,扶钎子的要把钎子挪一下,让石窝里的石粉出来,并且让石窝大一点点,免得把钎子卡住了。他们就这样演着杂技,艰艰难难地打出一个又一个炮眼。不知道别的队上怎么样,光我们队上就拧了腰,折了腿,断了胳膊的就有好几个,他们休息几天,身上或者还缠着绷带,或者还贴着膏药,或者还喝着药酒,就又开始工作了。我有个长辈亲戚,就是在0702工地扶钎子时不小心上钎花飞进了眼睛,瞎了一只,留下终身残疾。那年月哪有残疾补助啊,他就那样瞎着一只眼继续他漫长的后半生。

据我所知,我们邻队就有人死在了0702工地上,埋在了秦岭巍巍的大山之下。

记得我们队上有个叫段羊德的人,平时爱看点书,写点顺口溜。当时,他有一年都没有回过家,心里难受,就偷偷在一个石头上写了一首谜语诗:

远看峨眉山不在,天下西女谁不爱,

口中有口难开口,法字去掉三点水。

不料被人看到了,胡乱分析,说他盼望国民党回大陆,开会批斗他。他哭着说,他只是想说“我要回去”啊!批斗会开到中途,开不下去了,因为在场的人大多数都哭了。

不过,0702工程对我们那里的人来说,也是一次磨炼。工地上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设团、营、连、排编制,上下班时间、考勤请假、探亲、出差等都很严格,使散漫惯了的村民得到训练,增强了时间观念、纪律观念。

在0702工程上,我们队上的几个年轻人谈了恋爱,工地结了婚。0702工程留给他们无限绵长和五味杂陈的记忆。

0702工程也让不少人体验了吃公家饭的人“上下班”的生活。洋县人是爱说普通话的,处境一改变普通话就出来了。有几个小伙子回家探亲,仿佛是从什么大城市回去的,见了父母、村人一口普通话,连叫狗叫鸡都是普通话,惹得家里和村上的人哭笑不得。

1978年,周城公路通车十几年了,我为躲避极左思想的影响到了佛坪龙草坪公社大南沟队上,一边劳动子边复习课准备考学,常常一个人路过干半坡脚下,看到路边陡崖的水泥语录牌上写着“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署名是洋县贯溪营六排,心里便无限感慨,我站在那里好久好久,不愿离开。

周(至)城(固)公路(108国道部分路段)北起周至县城,越秦岭,经佛坪、洋县至城固县城南与汉(中)白(河)公路相接,全长257公里,汉中境内长160.4公里。1966年初周城公路被列入国防公路,代号为“0702’工程,由省建委领导,省公路设计院重新按六级公路标准测设。1969年11月动工,周至、佛坪、洋县、城固组织7万多名民工,会同省公路局二、三工程处4个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851部队修建,1971年6月基本竣工。全线共移动土石方1千万立方米,其中石方占72%,修建大桥9座,涵洞923道,防护砌石27万立方米,1974年起铺筑油路。

0702工程因未能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施工,纵坡超限,路基偏窄;开山放炮炸药超装,致使线外岩层整体性和路基稳定性受到破坏,坡边松动危石高悬;有些路段原设计为全开路基,施工中改为半控半填,路基由废方支撑,并且挤塞河道,遇水辄行流失;防护工程多以片石代替块石干砌,工程质量差,为公路留下隐患。投用后多次发生水毁,通阻无常,局部整修无济于事。1974—1975年只得对全程公路进行重新勘测设计,将70%的路段改线重建,建大中型桥梁5座,涵洞197处,滚水堤2处,耗资7000万元,尽管如此,隐患依然未能解除。1980年7月2日一场特大洪水过后,陈河至沙梁子27公里的路基全部冲毁。1982年对部分公路进行重新勘测设计改建,将陈河至沙梁子水毁路段47.8%做全封闭处理,铺筑混凝土或混结碎石路面,重建钢筋混凝土涵洞82处,并炸毁河中巨石疏通河道。经过二次重建,周城公路达到了六级甲标准,一般路基宽度不小于7.5米,工程艰巨路段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最大纵向坡度不大于8米,平均纵向坡度5.5米,最小平曲线半径20米,回头弯最小半径15米,混结碎石路面宽度6米,桥梁净宽7+2×0.75米,涵洞宽度与路基宽度匹配,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型桥梁50年一遇,小型桥涵洞40年一遇,1990年交通流量为600辆/昼夜。

现在,108国道又宽又平,做了一些升级改造,可这条国道的基本路基是那时修的,现在沿着这条路走走,还原当时的条件,想象它是怎么修成的,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如今,那些当年魂落山间沟壑的参建民工们不知有谁还在被纪念,又有谁未曾被忘却?铭刻那一段修路的艰苦岁月,弘扬那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希望后来者发扬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不断奋斗,为建设最美金周至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